创新课堂评价管理 高秀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课堂评价管理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高秀芝
我们的课堂,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开评价。
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
创新课堂评价管理,实现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就是要依托“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个灵魂建构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必须从“学生”和“学”入手,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看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
以学生的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课堂最重要的评价依据。
课堂评价由评教师为主转变成评学生为主。
其次,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中去,没有讲台,没有权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越俎代庖。
教师是学习的“管理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管理者,主导确立学习目标,宏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更多的时候是了解和倾听;作为引导者,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矫正学生学习方向,坚持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创新主旨,真正成为“导师”,做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作为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主动弥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提供咨询。
第三,课堂要注重“三效”,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结合。
“效果”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反映课堂的“扎实”,不能偏离或悖于教学目标;“效率”指取得的效果与投入时间、资源的关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反映课堂的“充实”;“效益”是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反映课堂的“价值实现”,从整体上能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
也就是说看投入、看产出、看能力增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