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调查
收稿日期:2018-12-01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生涯混沌论的医学生生涯适应力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析”(2017SJB0287)作者简介:王丽丽(1982-),女(汉族),江苏南京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
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1]。

护理专业的大学生从在校见习、实习开始,已逐步接触临床,面对临床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生涯适应力才是改善临床沟
通能力[2]、
实践能力的基础,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成功转型。

对高校而言,帮助大学生做好生涯准备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而大学生生涯成功准备的核心就是其生涯适应力的发展。

因此,为了解我校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为学校今后生涯教育提供建设性参考,特开展此次调查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
选取我校护理专业536名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一年级学生138名,二年级学生130名,三年级学生133名,四年级学生135名;男生共76名,女生460名。

问卷回收率100%。

(二)方法
1.调查方法。

应用赵小云等编制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 )对536名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该问卷共有35个条目,包含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关注、生涯自信、生涯调适和生涯人际6个因子,因子结构清晰,信效度良好,Cronbach α系数为0.90,重测信度为0.92,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总分越高,说明生涯适应力越强,可用于评估护理专业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

2.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有描述性分析、t 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结果
(一)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总体描述对获取的536份有效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发现,护理专业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总均分值略高于中等临界值3分(M=3.63,SD=0.43),居中等偏上程度。

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涯适应力低的学生(总均分小于临界值3)共计28人,占总人数的5.22%,生涯适应力高的学生(总均分4分及以上)共计70人,仅占总人数的13.06%,81.72%的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居于中等程度,表明护理专业大学生在面对其生涯中的发展任务或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时已具备一定的因应准备程度。

从诸维度上看,护理专业大学生在生涯调适上得分最高(M=3.82,SD=0.72),生涯控制得分最低(M=3.02,SD=0.99)。

(二)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比较
护理专业大学生在生涯适应力总均分上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p <0.001),总体上看女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优于男生。

在诸因子上,除生涯控制上(p >0.05)差异不显著,生涯自信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 <0.01),其余因子上都表现为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 <0.001)。

王丽丽
(南京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29)
摘要: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为学校生涯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护理;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94-02
表1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总体状

Investigation on the Career Adaptability of Nursing College Students
WANG Li-li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29,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eer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nursing an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school educational career.
Key words :nursing;college students;career adaptation.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生涯适应力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p <0.05),各年级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二、大三、大一,事后多重比较(LSD )发现,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p <0.05),同大二和大三的差异不显著。

各因子上年级的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事后多重比较(LSD )发现,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关注上表现为大
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四(p <0.001),
大一、大二和大三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在生涯控制上,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一(p <0.05),大二(p <0.001)和大三(p <0.01);在生涯调适上,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p <0.001),大二(p <0.05)和大三(p <0.01)。

表2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比较
注:*代表p <0.05,**代表p <0.01,***代表p <
0.001
三、讨论
(一)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分析
护理专业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学校现有的生涯辅导课程已起到一定作用,学生面对生涯问题时已具备一定的心理要素。

但生涯适应力水平较高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13.06%,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生涯控制低。

终究原因可能与传统文化、职业刻板印象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相关。

“拼爹”的时代遇事找父母的想法让学生对父母产生过度依赖,缺少信心去独立解决问题,害怕面对生涯决策,自主性不够。

其次,现在社会对医患沟通的负面报道加上见习、实习中接触临床的自身体验,使学生对职业定向出现不稳定现象,对今后职业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学校需多关注学生的生涯控制能力,如通过提高生涯决策训练增强学生的生涯控制能力,为自己今后发展负责。

(二)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总均分和诸因子上除生涯控制外其余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这跟今后的职业角色和职业定位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男护士越来越能体现自身的优越性,加上现有护理队伍中男护士的稀缺,使得男生就业前景相对而言比女生
好,所以男生在生涯自信上高于女生。

女生选择护理专业与今后职业的期望度、吻合度更贴切,从而女生会更积极地进行生涯探索,关注生涯前途。

这就提醒高校在进行生涯辅导时应更多地根据专业特性,关注性别,适时引导学生找准自己的“优势”与“弱势”,全面看待自己,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在年级上,生涯适应力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相比大一是生涯适应力发展的低谷期,到大四生涯适应力的发展水平最高。

尽管学校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但父母对个体职业发展的影响强于任何其他群体(如教师、朋友等),这就导致大四学生在生涯控制上得分反而低。

由此可见生涯辅导需分专业分年级开展的必要性,尤其针对大四学生的辅导方案,在设计时应着重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独立性辅导。

参考文献:
[1]Savickas,M.L.Career adaptability: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life-space theory [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247-259.
[2]胡清媛,孔祥静,李亚兰,李健.本科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与临床沟通行为的关系[J].护理研究,2015,29(1):3881-38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