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9期V ol.4, No.29, 2019
182
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
周月杰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300)
【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与分析。
平均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将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的46例患者视为常规组,将实施手术室风险护理管理的46例患者视为实验组,分析且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几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以及医疗事故的几率分别为6.52%和2.17%,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3.91%和10.87%,(P<0.05)。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96%,(P<0.05)。
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护理管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较低护理风险,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质量,维持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理论;护理质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9.182.02
对于手术室而言,其是临床事故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之一,存在巨大的护理风险[1]。
且一旦发生护理风险,不单单会损害医院的声誉和服务水平,同时还会引发一定的医疗纠纷,为医院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可见,如何有效预防手术室风险事故的发展,已成为医学界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的临床效果,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与分析。
将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的46例患者视为常规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在19-66岁之间;将实施手术室风险护理管理的46例患者视为实验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分布在17-72岁之间。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如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观察,做好风险事件的预防工作;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饮食和药物护理,使患者的病症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则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操作如下:
1.2.1 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主治医生应该时刻嘱咐护理工作者,将零失误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需要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严格检查,以此保障工作中不出现任何纰漏。
护理人员工作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应该由护士长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一经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
1.2.2 对潜在性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应该时刻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尤其是针对一些高危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该安排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陪同,以防风险事件的发生[2]。
1.2.3 加强鉴于力度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医院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各项培训和学习,其中包括手术室的灭菌、消毒等,还要为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的法律常识,以此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以及个人法律意识。
1.2.4 加强手术室内的各项细节管理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严格落实医院制定的隔离、消毒以及管理制度,对手术中所需的物品进行详细的清点;对手术仪器加强管理,务必根据规范制度操作各项仪器;在手术完成时,详细清点器械和物品,切勿将其残留在患者体内;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的手术记录进行严格整理,确保数据准确、书写规范;为患者调整体位,保障患者舒适,不出现压疮;对患者的高危情况进行监测,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协助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且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几率,并运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其中患者的满意度可分为三个级别,即非常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切口感染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几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经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以及医疗事故的几率分别为6.52%和2.17%,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3.91%和10.87%,(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96%,(P<0.05)。
见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组别例数(n)非常满意(n)基本满意(n)不满意(n)总满意度实验组46378197.83%常规组462218686.96%
3 讨 论
将风险护理管理应用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3]。
护理人员倘若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疏忽,就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甚至引发医疗事故。
因此,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管理风险的能力,积极传播风险管理知识。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探究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经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以及医疗事故的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护理管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较低护理风险,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质量,维持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的大力
(下转185页)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9期V ol.4, No.29, 2019
185
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下,急诊室护理人员均经过严格的培训学习,且多拥有丰富的接诊急救经验[3]。
当出现急性症状的孕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能够快速通过护理评估等步骤,缩短急救耗时,进而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安全。
综上所述,急诊可于孕产妇接诊急救护理中,推行程序化护理管理,以改善急诊接诊急救效率,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玉桃,梁振清.程序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
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23-228.[2] 郦珍芳,冯薇.程序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的
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8):2878-2879.
[3] 靳海宏.分析总结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
[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274-276.
本文编辑 :雷巧云
力造成的风险,要持续培训和学习。
对于针头脱落和输液渗漏问题,护理中则要固定好输液针,通过提升巡视次数的方式降低发生风险[3]。
部分患者会由于输液堵塞或用药问题产生不良反应,此时要引导护理人员巡视中多关注患者身体情况,多和患者交流沟通。
只有通过此种情况方可降低护理风险。
最终通过对各种风险事件的总结分析,达到制度化固定分析成果的作用[4]。
观察组患者不良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分析可知,对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后,风险事件有显著降低,可提升护理质量。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对比发现,风险管理护理受到患者广泛认可,有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为骨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
受到患者认可,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亚丽, 贺永杰, 罗双莉,等.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
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及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5):239-239.
[2] 莫国花.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 饮
食保健, 2017, 4(9):348-348.
[3] 蔡娜利. 护理风险管理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 医
药前沿, 2017, 7(9):250-251.
[4] 陈云宏.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生物技术世界, 2016, 16(3):169-170.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73页)
4 结 论
以上所提及的问题和策略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得出结论:皮肤管理护理中的优质管理是对于患者在护理沟通中,增强护理沟通质量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这也是对增强皮肤护理质量需要切实的一条护理路上的必经门槛,在积极有效的护理沟通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将皮肤病患者实际状况的信息有效的掌握,这种掌握,对皮肤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而言,必将是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英花. 护理沟通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管理[J]. 中国卫生产
业,2016, 13(1).
[2] 伍露娜,邱梦桃,余鹏.护患沟通的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
[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22).
[3] 孙耀辉,尹瑶,丁秀敏."5S"管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
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6).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81页)
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虹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5):228-229.
[2] 段闵等.风险意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
代医药,2016,23(35):165-167.
[3] 张少玲.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
疗,2016,35(28):161-163.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82页)
出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及时采取应对策略进行处理;重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加强其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急诊风险,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6]。
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满意率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分诊接诊患者救治中采取风险管理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琳.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卫
生标准管理, 2016, 7(16):202-203.
[2] 赵瑞. 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10):49-51.
[3] 赖伟兰, 黄秋萍, 胡佳俊,等.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
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6, 14(7):730-732.
[4] 钟敏. 风险管理对急诊分诊接诊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5):107-108.
[5] 斯思.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医药
管理杂志,2016,24(17):134-135.
[6] 刘小媛,邓素锦,周丽珍,张丽. 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在
急诊科的实施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2):108-109.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