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的多样性2

合集下载

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生理与代谢多样性

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生理与代谢多样性

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生理与代谢多样性多细胞真核生物是指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细胞拥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这类生物体通常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原核生物而言,其生理和代谢活动更加复杂多样。

本文将就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生理和代谢多样性展开讨论。

1. 细胞结构多样性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多样性是其生理活动的基础。

在这类生物体中,不同种类的细胞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神经细胞负责传递神经信号、肌肉细胞负责运动等。

此外,还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共同协作完成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2. 新陈代谢多样性多细胞真核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也呈现出多样性。

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对氧气、营养物质的利用方式各不相同,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代谢途径。

比如,动物细胞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而植物细胞则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此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代谢途径,如细胞色素P450途径、尿素循环等,这些途径在不同生物体中的表达和作用也有所差异。

3. 调节机制多样性多细胞真核生物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来维持细胞内稳态和整体生理活动。

这些调节机制涉及到多个层次,从分子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到整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比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递来调节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平衡,神经系统则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传递神经信号。

这些调节机制的多样性为多细胞真核生物适应不同环境和条件提供了基础。

4. 代谢适应性多样性多细胞真核生物在代谢适应性方面也表现出多样性。

比如,一些生物体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来适应新的环境。

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生物体通常具有较强的代谢适应能力,能够通过改变生理和代谢活动来应对极端条件下的挑战。

这种代谢适应性的多样性拓展了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生存空间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生理与代谢多样性体现在细胞结构、新陈代谢、调节机制和代谢适应性等方面,这种多样性为它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次级代谢产物的特点

次级代谢产物的特点

次级代谢产物的特点次级代谢产物是生物体在进行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化合物,与生命维持无直接关系,但对于植物和微生物的适应性、竞争力以及抗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次级代谢产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次级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倍半萜类、酚酸类、萜类等。

不同种类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化学结构上存在差异,并且同一种植物或微生物中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次级代谢产物。

2. 生态适应性次级代谢产物是植物和微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适应策略。

例如,某些植物为了抵御天敌而产生毒素;某些微生物则通过合成抗菌素来竞争养分资源。

3. 细胞特异性不同类型的细胞或组织在合成和积累次级代谢产物时存在差异。

例如,在茶树中,嫩叶和老叶中茶多酚含量存在差异;在酿造啤酒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酵母细胞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也存在差异。

4. 生物学活性许多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可以用于制药、保健品等领域。

例如,某些生物碱具有镇痛、抗癌等作用;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

5. 变异性同一种植物或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在光照强度、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植物中花青素含量会发生变化。

6. 可塑性植物和微生物在遭受外界压力时可以通过调节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来适应环境。

例如,在干旱或寒冷条件下,植物中一些次级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增加。

综上所述,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多样性、生态适应性强、细胞特异性明显、具有生物学活性且具有变异性和可塑性的化合物。

对于了解植物和微生物的适应策略、竞争机制以及开发新型药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物质代谢的特点

物质代谢的特点

物质代谢的特点引言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物质的吸收、利用、转化和排泄等一系列生化过程。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过程之一。

物质代谢的特点如下:一、多种物质参与物质代谢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而无机物主要包括水、无机盐和气体等。

二、能量的转化物质代谢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特点。

在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产生能量,同时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

三、代谢途径的多样性物质代谢有多条不同的途径。

例如,蛋白质代谢可以通过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来完成;碳水化合物代谢可以通过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来完成;脂类代谢可以通过脂肪酸的合成和氧化来完成。

3.1 蛋白质代谢的多样性蛋白质代谢包括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两个过程。

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蛋白质的合成器官,如核糖体和高尔基体进行的;而蛋白质的降解则是通过蛋白质酶的作用进行的。

3.2 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多样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包括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两个过程。

糖原的合成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而糖原的分解则是通过糖原酶的作用进行的。

3.3 脂类代谢的多样性脂类代谢包括脂肪酸的合成和氧化两个过程。

脂肪酸的合成发生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而脂肪酸的氧化则是通过脂肪酸氧化酶的作用进行的。

四、代谢速率的调节物质代谢的速率可以通过调节多个因素来实现。

这些因素包括酶活性、激素水平、温度和环境条件等。

五、代谢产物的利用和排泄物质代谢的产物包括能量和废物。

通过细胞呼吸,细胞将产生的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而废物则需要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六、物质代谢与疾病的关系物质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阻,导致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而产生的疾病。

结论物质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过程。

它涉及多种物质参与,能量的转化,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代谢速率的调节,代谢产物的利用和排泄,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特点。

深入了解物质代谢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4.6 代谢的多样性

4.6 代谢的多样性

A.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B点。 AB段可说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 胞呼吸加快 B.乙图中曲线Ⅰ表示无氧呼吸类型,曲线Ⅱ表示有氧 呼吸类型 C.如果乙图中曲线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 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乳酸 D.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 糖
A、乳酸菌 C、蚯蚓 B、白菜 D、蘑菇
6、在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段中,高等生 物全部死亡,河水发黑发臭,但仍有一些 细菌生存着。这些细菌的代谢类型是 ( D )
A、自养需氧型 C、异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D、异养厌氧型
7、当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 会放出一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经 过研究可知,沼气是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 物质时释放出来的。据以上信息可知,甲 烷细需氧 D、异养、厌氧
4、存在于泥土中及正常人呼吸道内的破
伤风杆菌不会使人致病,当深而窄的伤口 内感染破伤风杆菌后,则由于大量繁殖而 致病,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是 ( D )
A、自养需氧型 C、异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D、异养厌氧型
5、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 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 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仍然能生存的 是 ( A )
1、自养型生物与异养型生物的根本区别 是 ( D) A、是否需要氧气
B、是否有叶绿体
C、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2、香菇上长有霉菌和栽培香菇的培养 基上长有霉菌,这两种霉菌依次属于 ( B ) A、异养和自养 B、寄生和腐生 C、化能自养和光能自养
D、自养和需氧
3、在原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 型最可能是 ( D ) A、自养、需氧
A、好氧异养型细菌 C、好氧自养型细菌 B、厌氧异养型细菌 D、厌氧自养型细菌

代谢的多样性课件

代谢的多样性课件
小麦、蛔虫、 小麦、蛔虫、人、蚊子、蘑菇、金鱼 蚊子、蘑菇、 属于自养型的 小麦 是: 。 属于异养型的
蛔虫、 蚊子、蘑菇、 蛔虫、人、蚊子、蘑菇、金鱼。 是:
3 、异养的营养方式主要包括 捕食、寄生、腐 捕食、寄生、 等几种形式。 生 等几种形式。

捕食: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营养的方式。 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营养的方式。
5、存在于泥土中及正常人呼吸道内的破伤风杆 、 菌不会使人致病, 菌不会使人致病,当深而窄的伤口内感染破伤 风杆菌后,则由于大量繁殖而致病, 风杆菌后,则由于大量繁殖而致病,破伤风杆 菌的代谢类型是 ( D)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 、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 、
6、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 、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 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 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 它们仍然能生存的是 ( A) A、乳酸菌 、 C、蚯蚓 、 B、白菜 、 D、蘑菇 、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是兼性 厌氧微生物。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是: 厌氧微生物。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是: 葡萄果汁+白糖+酵母菌放入发酵罐, 葡萄果汁+白糖+酵母菌放入发酵罐,先 通气使酵母菌进行 有氧呼吸 ,产生大 量的能量,从而大量繁殖; 量的能量,从而大量繁殖;然后使发酵 罐密闭, 罐密闭,使酵母菌进行 无氧呼吸 获得 葡萄酒。 葡萄酒。
植物体内 的有机物
土壤
土壤中的水 和无机盐
二.营养方式
1、自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 、自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储藏着能量的有机物 主要是淀粉),作为自身的有机养分, ),作为自身的有机养分 (主要是淀粉),作为自身的有机养分,这 种营养方式叫做自养。 种营养方式叫做自养。

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3-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讲义)(解析版)

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3-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知识点分析】一.营养物质的利用:1.糖类的代谢: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用以氧化供能,多余的部分会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储备着。

(如图是血糖的转化)2.糖元: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3.血糖:血浆中的葡萄糖,血糖含量通常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质量分数为0.1%。

4.糖类的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5.脂肪的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6.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含氮废物(比如尿素)。

7.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的转化:8.人体每天都需要大量氧气来氧化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以产生足够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88获得的能量8=8消耗的能量8+8贮存的能量二.泌尿系统:1.排泄:人体将体内所产生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的三种方式:(1)排尿:排出绝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无机盐;(2)排汗:排出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3)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

【注意】排便的过程属于排异,食物残渣一直在消化道内,属于体外。

3.泌尿系统(1)组成: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4.肾脏: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位于人腰后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

每个肾脏由肾实质和肾盂组成。

肾实质由外到内分为皮质和髓质。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大约有100万以上个肾单位。

肾单位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其中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5.尿液的形成:肾脏就像一部过滤机,当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一个个微小的“过滤器”——肾单位进行工作。

血液流经肾单位,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通过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由收集管收集进入肾盂。

原核生物及其多样性1

原核生物及其多样性1

原核生物及其多样性【摘要】: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1】,其多样性在维持生物圈生态平衡和为人类提供广泛的、大量的未开发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原核生物生活在各种生境中,包括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条件下,其仍能进行多种形式的物质循环,并以我们初步了解的方式同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作用。

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在形式和分化上表现并不突出,而主要表现在物种和基因水平上。

因此,研究原核微生物及其重要性具有主要的意义。

【关键字】:原核生物多样性【正文】:1.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最早是由Chatton提出的,原核生物是指一类无真正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或类似于细胞的简单组合结构的微生物【2】。

20世纪70年代,Woese和Fox根据不同生物类群细胞中的ssuRNA的序列同源性提出了生物的三域学说,即地球上所有的细胞生物由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生物组成,细菌和古菌都是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细胞中无膜围的核和其他细胞器。

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是仅次于真菌和病毒的第3大类病原生物,浸染植物可引起许多重要的病害,造成农作物的严重减产,例如国内外普遍发生的茄科植物的青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有国外危害严重,国内尚未发生的检疫性病害梨火疫病和玉米枯萎病,还有在国内较普遍的泡桐丛枝病和枣疯病等【3】。

但是原核生物也有着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地方,比如,中国的泡菜制作,就需要利用乳酸菌来发酵。

现在,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原核生物的有利之处。

例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致突变、致畸和致癌这三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多数的致癌物就是细菌诱变剂,而且通常的致畸剂量就可引起致突变,加之各种环境因子对原核生物的致突变作用与它对哺乳动物的潜在致癌作用有关【4】,原核生物rRNA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5】,对冰河消退时土壤微生物碳含苗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生物量与冰河峰面消退程度和植被盖度均呈正相关【6】。

代谢的多样性(共10张PPT)

代谢的多样性(共10张PPT)

泡菜 乳酸菌
读图:巴斯德
一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巴斯德
放线菌,霉菌,嗜压菌
读图: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1.葡萄为什么会变成酒?这中间主要的变化
是什么?酒瓶为什么要密封?
葡萄经酵母菌发酵变成酒,
主要变化是无氧呼吸, 密封主要防止进一步的氧化和酒精分子的运动
2.为什么蒸熟的馒头,烤制的面包里面
代谢的多样性
1、自养: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 贮存能量的营养方式。
2、异养:是指人和动物等通过摄取现成食物来获 得营养的方式。
光能自养型: 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自养
贮存能量
化能自养型: 通过化能作用,合成有机物,
贮存能量
(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
讨论:
1、绿色植物有哪些适应自养生活的特征? 植物都能向光生长, 叶的上表面颜色深、下表面颜色浅,
腐生生物 ——巴斯德
只能靠周围潮湿环境中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葡萄为什么会变成酒?这中间主要的变化 牛的反刍胃,多种多样的消化腺等.
异养生物
寄生生物 深海里光线太弱,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叶镶嵌着生方式,不重叠,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 叶的上表面颜色深、下表面颜色浅,
微生物是如何呼吸获得能量的? 只能靠周围潮湿环境中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海带是自养生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淀粉产生二氧化碳,
叶的上表面颜色深、下表面颜色浅,
1、绿色植物有哪些适应自养生活的特征?
有氧呼吸 深海里光线太弱,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是什么?酒瓶为什么要密封? 是什么?酒瓶为什么要密封?
酿酒 酵母菌
3、获能 无氧呼吸 微生物 发酵 酸奶

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4.机械损伤 – 损伤明显促进组织的呼吸,因为:
1.原来的氧化酶与底物在结构上 隔离的,损伤使区域 化作用破坏,引起底物的氧化. 2.损伤增加了底物与酶的接触,使更接近,加速氧 化. 3.损伤使一些组织变为分生组织以修复损伤,使代谢 加强.
– 病原菌入侵 – 感菌后植物HMP途径加强,同时抗氰呼吸加 强.
– 呼吸商 respiratory quotient(RQ): 植物组织 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的量与吸收O2的量 的比值.
RQ= Q CO2 / Q O2 RQ可以反应底物的性质:
1.碳水化合物彻底氧化分解,RQ=1 C6H12O6+6O2→6H2O+6CO2 – 脂肪,脂肪酸,蛋白质等氧化时,RQ<1 棕榈酸:C16H32O2+23O2→16CO2+16H2O – 富含氧的有机酸氧化时,RQ>1 苹果酸:C4H6O5+3O2→4CO2+3H2O
[ATP]+1/2[ADP]
能荷 =
[ATP]+[ADP]+[AMP]
通过ATP的产生与利用,细胞的能荷维持在 0.75~0.95之间
§6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 呼吸作用的指标
– 呼吸速率 respiratory rate: 指植物材 料单位鲜重,干重或原生质在单位时 间内所释放CO2的量Q CO2或吸收的O2 的量Q O2 .
Malate dehydrogenase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2. TCA Cycle的调节
– HMP的调节:受NADPH水平的调节,关键酶 是G-6-P脱氢酶. – 能荷的调节: 概念:Energy charge: 指在所有的腺甘酸中 有多少是相当于ATP的.

微生物思考题 (2)

微生物思考题 (2)
四种运输营养物质方式的比较比较项目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特异载体蛋白运输速度物质运输方向胞内外浓度胞内外浓度无慢由浓至稀相等相等有快由浓至稀相等相等有快由稀至浓胞内浓度高胞内浓度高有快由稀至浓胞内浓度高胞内浓度高13运输特异性能量消耗运输后物质的结构无特异性不需要不变特异性不需要不变特异性需要不变特异性需要改变?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逆浓度运输营养物质
玻璃容器(如U形管)。
24
实验步骤:1、将两种合适的多重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 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若在基本培养基是长出了重 组菌落,则发生了遗传转移; 在混合培养期间加入适量DNase,如果在基本培养基上 无重组菌落出现,则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若仍然长 出重组菌落,则原因可能是接合作用或转导; U形管使用只能持留细菌的滤板,臵于培养基适当距离 的上方,不与培养基接触,滤板是放臵一种突变菌, 培养基是接种另一种突变菌,如果无重组菌落出现, 则为接合作用;如果出现重组菌落,则原因是转化或 转导; U形管使用能够持留细菌和细菌病毒的滤板,若培养基 是无重组菌落出现,则是转导或接合;若仍有重组菌 落出现,则原因是转化。
28
21
用紫外线照射该菌株,一段时间后进行镜检,
若是由于溶源性菌裂解所致,则平板上出现噬 菌斑或液体培养基变澄清;若不是,则无明显 现象。
22
第九章 微生物遗传 思考题
1、 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b-c+d+和a+b+c-d-)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 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 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20
通过涂布平板法将发酵菌体悬液均匀涂布在培
养基上进行培养。过一段时间后溶源菌就生长 成菌落。 (1)如果含有溶源性菌,由于在溶源菌细胞 分裂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自发裂解(最好用

代谢的多样性

代谢的多样性

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的代谢差异
不同部位代谢途径的差异
不同部位代谢产物的差异
不同部位代谢调节的差异
不同部位代谢与疾病的关系
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代谢异常也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和康复 了解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代谢的多样性
不同生物的代谢差异
微生物代谢:微生物具有多种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如发酵、氧化等。
植物代谢:植物的代谢产物包括有机物、色素等,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动物代谢:动物的代谢产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等,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 的。 人类代谢:人类的代谢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等,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 的。
进化适应:代谢多样 性对生物的进化适应 具有重要影响,能够 促进物种的多样性和 演化。
展望未来代谢研究的发展方向
代谢网络调控机制的研究
代谢与疾病关系的深入挖 掘
代谢相关药物的研发与应 用
代谢相关技术的创新与突 破
THANK YOU
汇报人:PPT
代谢的多样性
汇报人:PPT
代谢概述 代谢的多样性 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总结与展望
代谢概述
代谢的定义和重要性
代谢的定义: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合成代谢和 分解代谢。
代谢的重要性: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代谢可以获得 能量、合成细胞成分、排除废物等。
代谢的多样性:不同生物体具有不同的代谢方式,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生 长阶段或不同环境条件下也可能具有不同的代谢方式。
总结与展望
总结代谢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适应环境:代谢多样 性帮助生物适应不同 的环境条件,维持生 命活动。

光合作用代谢途径多样性

光合作用代谢途径多样性

植物光合作用代谢途径多样性的表现其与环境适应性关系班级:园林09级3班姓名:唐海洋学号:20092307一.代谢途径多样性1.能量的传递方式(1).激子传递,转移能量,不转移电荷;(2).共振传递,依赖高能电子传递能量。

特点:传递速度快(量度单位为皮秒级:10-12秒);传递效率高,接近100%;从能级高的色素传到能级低的色素,反应中心色素能级较低。

2.光合电子传递的类型(1).非环式电子传递:指水光解放出的电子经PSⅡ和PSⅠ两个光系统,最终传给NADP+的电子传递。

H2O→PSⅡ→PQ→Cytb6f→PC→PSⅠ→Fd→FNR→NADP+非环式电子传递,每传递4个电子,分解2分子H2O,释放1个O2,还原2个NADP+,需要吸收8个光量子,量子产额为1/8。

同时在类囊体腔内共累积8个H+。

特点:电子传递路线是开放的,既有O2的释放,又有ATP和NADPH的形成。

(2).环式电子传递:指PSⅠ产生的电子传给Fd,再到Cytb6/f复合体,然后经PC返回PSⅠ的电子传递。

即电子的传递途径是一个闭合的回路。

PSⅠ→Fd→(NADPH→PQ)→Cytb6f→PC→PSⅠ特点:电子传递途径是闭路的,不释放O2,也无NADP+的还原,只有ATP的产生。

(3).假环式电子传递:指水光解放出的电子经PSⅡ和PSⅠ,最终传给O2的电子传递。

H2O→PSⅡ→PQ→Cytb6f→PC→PSⅠ→Fd→O2一般是在强光下,NADP+供应不足时才发生。

特点:有O2的释放,ATP的形成,无NADPH的形成。

电子的最终受体是O2,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3.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将无机磷(Pi)与ADP合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与光合电子传递相偶联,同样分为三种类型: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环式光合磷酸化、假环式光合磷酸化。

4.碳同化(1).C3途径:二氧化碳被固定形成的最初产物是一种三碳化合物,故称为C3途径。

生物大分子多样性及其在功能与代谢中的作用

生物大分子多样性及其在功能与代谢中的作用

生物大分子多样性及其在功能与代谢中的作用生命体的生物大分子指的是由原子组成的具有生命功能的巨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大分子能够具体其特定的结构与功能,其中多样性是其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性质之一。

一、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1. 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广泛的大分子之一,其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结构与功能。

结构上,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单元序列组成,不同氨基酸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几千万种不同的蛋白质结构。

同时,蛋白质的结构特性也包括了其形态(如螺旋、折牌等)、折叠方式以及其三维结构等。

每种蛋白质的独特性使得其具有特定的生物功能,如酶、激素、抗体等。

2. 核酸的多样性核酸和其构成的核苷酸分子是生命体中另一个重要的大分子类别。

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组成、序列和折叠。

组成方面,DNA和RNA分别由不同的核苷酸单元序列组成;序列方面,每种核酸的核苷酸配对顺序和数量不同,进而构成了不同的基因和调控元件等;折叠方面,核酸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折叠成不同的三维结构,从而实现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3. 多糖的多样性生命体的大分子类别中,还有一类是多糖,其多样性同样表现在化学组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

多糖由糖基分子线性或分支构成。

不同的糖基不仅决定了多糖的结构,还能够决定其在生命体内的分布、降解速率以及其在细胞膜上的生物学功能等。

二、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代谢作用1. 蛋白质在生命体中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具有非常广泛的功能,它们的功能涉及到许多生命体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

例如,蛋白质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酶催化过程;它们可以作为激素、抗体、毒素或载体等参与信号传递、细胞间通信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体过程;同时,蛋白质在构成骨骼、肌肉、毛发等组织时也发挥重要作用。

2. 核酸在生命体中的生物学功能核酸在生命体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存储、复制、调控和传递生物信息。

例如,DNA是生命体中储存基因信息的主要分子,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022年福州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福州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福州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表现在: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______,⑥ ______,⑦ ______。

2、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成分中,肽包括______和______ 两种,聚糖则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糖。

3、根据感受态建立方式,可以分为______转化和______转化,前者感受态的出现是细胞一定生长阶段的生理特性;后者则是通过人为诱导的方法,使细胞具有摄取DNA的能力,或人为地将DNA导入细胞内。

4、巴氏消毒法的具体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即______和______。

5、真菌菌丝具有的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6、温和噬菌体能以______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______细胞,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特征(填三个特征即可)。

7、硝化作用需要在严格的______条件下进行,而反硝化作用则需要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8、细菌的菌落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条件下,经过不同的代谢途径最终会产生不同数量的ATP,例如经EMP途径可净产______个ATP,经HMP途径产______个ATP,经ED途径产______个ATP,而经EMP+TCA途径则可产______个ATP。

10、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组成。

二、判断题11、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只有互利或互害的关系。

()12、目前已知的致病微生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生物。

()13、化能自养微生物的产能效率、生长速率和生长得率都很低。

()14、在同种微生物的不同菌株间,一些非分类鉴定特征如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也总是比较接近的。

九年级科学第2课时 水盐平衡、代谢的多样性

九年级科学第2课时 水盐平衡、代谢的多样性

其首要目的是( C )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 调节体内血糖的浓度
[解析]急性肠胃炎容易使人缺水,因此补充生理盐水首要目的是维
持体内水分代谢平衡。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6.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人在睡眠时新陈代谢暂时停止 B.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 C.把物质分解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使细胞内的物质不 断更新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拓展培优
1.图B4-5-6所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B4-5-6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A.若b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c的名称是肺静 脉,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C.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 质的变化 D.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为蛋白质和血 √ 细胞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9.如图B4-5-3所示是表示人体的呼吸、泌尿、消化及循环四 个系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人体不同的生理 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B4-5-3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A.进行A、B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完成A、B过程后, 血液中氧的含量将减少 B.进行C过程的主要场所是胃 C.D过程主要是在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肾动脉中完成的 D.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和氧运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处 √ 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并带走废物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1.如图B4-5-5甲所示的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

植物光合碳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与进化

植物光合碳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与进化

光合作用代谢多样性绿色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代谢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光合碳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上。

光合碳代谢途径主要包括: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景天科酸代谢途径),以及兼有以上光合碳同化途径类型的植物,从而更全面地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多样性。

C3途径的化学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羧化阶段、还原阶段和再生阶段。

(1)羧化阶段RuBP在Rubisco酶的催化下与CO2结合,产物很快水解为2分子的3-PGA。

(2)还原阶段3-PGA在3-磷酸甘油酸激酶(PGAK)催化下,形成1,3-二磷酸甘油酸(DPGA),然后在由甘油醛磷酸脱氢酶作用下被NADPH还原甘油醛-3-磷酸(GAP),这就是CO2的还原阶段。

当CO2被还原成GAP时,光合作用的贮能过程即告完成。

(3)再生阶段由GAP经过一系列转变重新形成RuBP的过程。

整个C3途径每同化一个CO2,要消耗3个ATP和2个NADPH,输出1个磷酸丙糖(GAP或DHAP)。

该途径共产6个磷酸丙糖,其中1个输出5个用于循环。

C4途径(Hatch-Slack途径)CO2的受体与C3途径的RuBP不同,而是叶肉细胞质中的PEP,在PEPC的催化下固定HCO3¯生成草酰乙酸(OAA),然后经过反应生成苹果酸或天冬氨酸被运到维管束鞘细胞(BSC),在BSC中脱羧变成丙酮酸后运回叶肉细胞,经过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催化和ATP作用生成PEP是反应循环进行。

根据运入维管束鞘的C4二羧酸的种类以及参与羧酸反应的酶,C4途径有分为3大类。

一是NADP-苹果酸酶型(NADP-ME型),如玉米、甘蔗、高粱属此类;二是NAD-苹果酸酶型(NAD-ME型),如蟋蟀草、狗牙根、马齿苋等属于此类;三是PEP 羧激酶型(PCK型),如羊草、卫茅、鼠尾草等属于此类。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CAM途径)景天科植物叶子有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经过反应生成苹果酸储存与液泡。

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与功能研究

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与功能研究

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与功能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具有多样性和功能性。

微生物代谢途径是微生物维持生存并参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过程。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以及其在不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定义与分类微生物代谢途径是指微生物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和分解物质的途径。

根据代谢反应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微生物代谢途径分为两大类:异养代谢途径和自养代谢途径。

异养代谢途径指微生物依赖于外源能量来源获取能量的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和化学合成。

自养代谢途径则是指微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或有机物自行合成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

二、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微生物代谢途径具有极大的多样性,这主要是由微生物本身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根据其生存环境和遗传特征,发展了各自独特的代谢途径。

例如,厌氧菌主要通过无氧呼吸途径代谢;光合细菌则通过光合作用途径合成能量;硫氧化细菌则利用硫化物氧化途径来代谢。

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使得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都能找到适应的代谢方式,保证其生存和繁殖。

三、功能研究中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应用微生物代谢途径在功能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例如,通过对微生物代谢途径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和酶的功能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位的作用。

其次,微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对于发现和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代谢产物通常具有重要的药物、食品和工业应用价值。

通过对微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能够发现新的代谢产物并开发相应的生物制剂。

此外,微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微生物代谢可以参与有机物的降解和环境的修复,因此通过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可以找到治理环境的方法。

四、微生物代谢途径研究的方法微生物代谢途径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生化实验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生化实验方法通过分离纯化微生物代谢产物和酶,利用化学检测和酶活性测定等手段来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

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性与代谢多样性研究

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性与代谢多样性研究

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性与代谢多样性研究微生物是指范围广泛的单细胞生命形式,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菌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土壤、水体、大气、植物和动物内外等环境中。

微生物群落则是由多种微生物所组成的群体,通常与特定环境相关,对环境具有明显的影响。

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性和代谢多样性是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从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出发,介绍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性和代谢多样性及其在环境保护、药物开发、农业生产与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一、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微生物群落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包括不同物种之间和同一物种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

传统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主要依靠培养技术,无法覆盖全部微生物群落,直接限制了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开展,逐渐拓展了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范围。

1. 16S rRNA测序技术16S rRNA是细菌和古菌的核糖体RNA的组成部分,其序列在不同物种之间有一定的区别。

通过对16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可以初步区分不同物种,进而研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

由于16S rRNA测序技术无需繁琐的培养操作,可以直接从原生态样品中提取DNA,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因此已成为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2.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对微生物群落中的全部基因进行测序,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

全基因组测序可以更为准确地鉴定物种差异和菌株分类。

此外,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还可用于研究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揭示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性和代谢多样性。

3.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是针对整个微生物群落的基因组测序技术。

该技术可以对微生物群落中的所有基因进行测序,包括编码基因和非编码区域。

相比于其他技术,它可以对整个微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和基因功能进行全面、高通量、高精度的描述和分析,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和广泛的生态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生生物 异养生物 寄生生物
微生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 在有氧的条件下, 将有机物质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同 时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 在无氧的条件下, 将有机物质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酒精, 同时释放能量。
微生物(乳酸菌、酵母 菌等)的无氧呼吸被称 为发酵。
如: 酵母菌发酵
读图: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人和动物可以从食物中得到 能量,而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这 种方式来获得能量的,因此,不 同的生物在代谢的方式上是不同 的。即生物的代谢是多样的。
自养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 能量的营养方式。
光合作用
讨论:为什么海带不能生活在深海?这与它 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关系?
讨论:为什么葫芦藓必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这与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关系?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 1、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 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糖类 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是: 葡萄果汁+白糖+酵母菌放入发酵罐, 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 有氧呼吸 ,产生大 量的能量,从而大量繁殖;然后使发酵罐 密闭,使酵母菌进行 无氧呼吸 获得葡萄 酒。
; 时时娱乐
zth17awb
欲避无从避起、欲拈怕拈伤纤丝,分外为难。如今毓笙忽而明敏解语、豁达大方,他意外之喜,心胸都为之一爽,却又 想起宝音,笑声一敛,转为黯然神伤。乐韵于帘下服侍苏明远穿回雨具,院中又有人来,却是两个婆子,口称领嘉颜命, 奉两个盒子来,苏明远问道:“这样晚,是什么?”一个婆子道:“回大少爷,是些摆设用度之物。”另一个婆子嘴快: “都是重阳用的器皿糕点。”毓笙母逝父陋,苏老太太又非她亲生的外婆,表面上无一些亏待,实则是冷淡得多的,日 常用具、并节下玩器,都差着别屋,纵嘉颜细腻周到,也不能样样替毓笙院中额外照应,而今主子们都在山上没回来, 怎想到给毓笙院里加东西?苏明远心里微愕,也未加理会处,便回去了。婆子们一样样东西给乐韵看过,挎空盒子回去 了。乐韵将东西禀了毓笙,措辞小心,态度恭谨,几乎可以说有些畏惧。她一直是看不起这位 ,但几天前 几乎病死过 去,再醒来,就好像变了个人,莫非是鬼门关上打了转,看穿了生死?从前的怯懦不见了,小心眼更荡然无存,变得浩 然泠然,倒仿佛是——淬了火的刀!不久前把嘉颜都弹压住,也没费什么言辞、不曾递人一分把柄,这上下该来的东西 都送过来了,何等手段?她要再看不起 ,莫非是自己往刀口上送吗!洛月束起了帘帷,替 杯中续好暖茶捧来,毓笙啜 了一口,倚回引枕上,望着微微摆动的帘角。他刚刚坐在这儿,但连他都作梦也想不到罢……毓笙轻轻转过头,掩了唇 角忍不住滑出的冷笑。想不到,她这具身体里的魂儿,已是宝音。第五章 前生后世两茫茫(1)宝音清楚的记得,那 日——便是宝音活在人世的最后一日——真真的半点儿预兆都没有,她正忙着与嘉颜筹备重阳节下诸事宜。她与嘉颜, 是苏老太太身边的一等丫头,左膀右臂,一应事宜都躲不得闲。正是蛩声初动,桐叶生凉的好时节。游学在外的谢大公 子苏明远,也是刚回来没多久,厨下小丫头柳莺儿贪着偷看他,竟忘了火候,生生炊坏明儿要用的八屉儿重阳糕,管事 大娘气狠了,拧着她的耳朵,嚷嚷要把她撵出去。莺儿的亲姐姐燕儿唬得脸都黄了,找嘉颜,救她看在同乡份上救她一 救。宝音恰与嘉颜同对帐簿,一个数字怎么算也算不平,虽是小数目,宝音总觉可疑,嘉颜劝她:“算了!先过节要紧, 这等小小数字,想是谁记错了,回头对出来,再责打不迟。”宝音做事最认真,摇头道:“这干大娘大婶子们,颠三倒 四的记错不是一天两天,你去问她们,她们才肯承认呢!终究我需对出来,查到是哪个条目哪个人人,拿到她鼻子底下, 她才赖不掉了。过节么,”对着嘉颜撒赖的皱皱鼻子,“左右有你在,走不了大褶儿!”嘉颜好气又好笑,恰柳燕儿来, 又不肯说什么事,硬把嘉颜求扯到旁
动物的特点适应异养生活
把下列生物按不同的营养方式进行分类:
小麦、蛔虫、人、蚊子、蘑菇、金鱼 属于自养型的 是: 小麦 。 属于异养型的
蛔虫、人、蚊子、蘑菇、金鱼。 是:
二、 微生物的代谢
自然界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通常都称为微生物。
腐生: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 植物组织中获得有机物。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 体表来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2、人和动物能进行自养吗?为什么?
动物获各种营养物质的方式
肉食动物体 内的有机物
被 吃
动物依靠摄取外 界环境中的有机 物获得各种营养 物质。这种营养 方式叫异养
植物体内 的有机物
草食动物体 的有机物中
被吃
一.营养方式
自养:自己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来获得营养
1.营养方式
异养:靠摄取现成有机物来获得 营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杀灭肉汤中原有微生物; ②本实验推测得出的结论证明了什么? ②肉汤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于瓶外; ③你认为这个实验是否严密?为什么? ③严密,因为加瓶塞保证了瓶外的微生物不能进入瓶 内;且设置了对照组,使实验结论更科学。
• • • •
小结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
植物能向光生长,沙漠中的植物根系特别发达是 植物向水生长的表现,植物的叶表面颜色深、背 面颜色浅,叶的着生方式不重叠以有利于充分接 受阳光照射。 绿色植物的特征适应自养生活
老鹰具有敏锐的视力、锋利的喙和爪,虎豹有发 达的犬齿、良好的奔跑能力,兔发达的门齿、牛 的反刍胃等都有利于这些动物的异养生活。
课堂练习
1、下列生物中属于自养生物的是
A、海带 B、蘑菇
( A)
C、猪肉绦虫 D、水螅
2、香菇上长有霉菌和栽培香菇的培养基上长有霉菌,这两 种霉菌依次属于 ( B )
A、异养和自养
C、化能自养和光能自养
B、寄生和腐生
D、自养和需氧
3、阅读材料:模拟“巴斯德实验”探究肉汤腐败原因的实验:
课堂讨论题: ①实验前将肉汤加热煮沸的目的主要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