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咏雪》世说新语二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知识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 (2)倒装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正常语序为“空中撒盐差可拟”) (3)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用“也”表判断)
激趣导入
谜语: 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 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谜底:雪
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 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咏雪”的故事,写出了 谢道韫的聪慧、机智。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 “大笑乐”,体现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 会风气。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写“友人”不守约定、不 讲信用的故事,说明了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能受 到别人尊重的道理。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刘宋宗室,武帝刘裕之侄,袭临川王。任官各地清正有 绩,后因疾病还京师,卒年四十一。义庆为人恬淡寡欲, 爱好文史,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著有《徐州先贤 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多散佚,存 《世说新语》一书,大传于世。
文题背景
积累词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寒雪日内集
家庭聚会。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子侄辈的人。 诗文。
(3)俄而雪骤
不久。
(4)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致,差不多。
(5)未若柳絮因风起
凭借。
积累词语
2.独立翻译课文。标画出疑难语句。 3.组内交流、释疑。 4.疏通文意大比拼。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 人,看看哪组翻译得又准又好。 5.最后疏通、翻译课文。
理解内容
1.复述故事。
在一个寒雪日,谢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辈谈论 诗文。谢太傅问:“纷纷白雪像什么呢?”他哥 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回答说:“不如比作像柳絮 一样乘风飞舞。”谢太傅听了大笑起来。
理解内容
2.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 的气氛如何?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 轻松,欢快,融洽。 从“欣然”“笑乐”可以看 出来的。 3.对于胡儿与谢道韫的回答,谢太傅是什么反应?
拓展延伸
1.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韫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 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例:像鹅毛、蒲公英等。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 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逸事,以短篇 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 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 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 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 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文言知识
1.易错字 谢太傅( fù ) 雪骤( zhòu ) 柳絮( xù ) 无奕女( yì ) 哉( zāi ) 2.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用在句尾,表示疑问)
文言知识
3.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家中的子侄辈;今义:子女)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凭借;今义:因为) 太丘舍去 ( 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大笑乐。
理解内容
4.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 出来呢? 作者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文章最后点明了她的身份,这 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回答。
5.对于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大笑乐”了之,编者是赞赏 谢道韫的,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 示例一: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近,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 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所以我觉得胡儿的回答好。 示例二:诗歌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 的,“柳絮”一词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因此,“柳絮”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 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这种意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