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宝山区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本试卷共6页。

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
未机器人
①11月10日,由腾讯组织的WE大会在深圳拉开,前后有四幕十三场讲演,其中第二场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的“人类与机器人共建未社会”。

徐院士不仅介绍了究竟何为机器人,还带了一系列他们已经研制成功的机器人的动画视频,的确十分有趣。

②坐在台下聆听的我,虽然看到了一幕又一幕的徐院士口中“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行动能力”三要素俱全的机器人演示,但我始终无法抹去这样一个意念:在未,恐怕机器人不是我们制造的那种人造仿生体,也许,机器人就是我们自己。

③知名英剧《黑镜》的第一季第三集之“你的全部历史”其实已经隐隐约约地预示了这个未。

在这部黑色短剧中,人们在脑后植入一个芯片,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永久保存起,以供自己事后随时查阅。

黑镜前后两季,做的都是对高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事。

在这一集中,它的矛头指向的其实就是:可植入设备。

④人类其实一直是靠外部设备生活的,比如衣服就是一种外部设备。

而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长,也就是因为人类会发明并使用工具——工具就是一种外部设备。

数字化时代开启以,前后已经事实上出现了三种设备:台式设备、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

前两种风靡全世界,后一种正在有这个趋势风靡全世界。

这三种设备有如下这条路径:它们在物理距离上离我们越越近,它们希望牢牢地和我们在一起,走到哪里都能带到哪里。

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就是我们——事实上,今天一个智能手机里的所有正在产生的和曾经产生过的数据,的确可以多维度地代表我们自己。

⑤但这三种设备,无论物理距离离我们多近,都还毕竟:1、有距离的;2、我们可以随时把它们拿掉。

设备会不会出现“负距离”,也就是存在于我们的体内?这被我称为“可植入设备”,一旦这种设备大规模出现(零星的,其实已经有了,比如说人工心脏),我们何尝不是半个机器人?
⑥在我看,有两大类“可植入设备”。

其一是植入我们脑壳中的芯片,就像黑镜那一集里所描绘的那样。

其二是智能义肢或功能更为强大的义肢,比如说,你的手掌本身就是一个电话,手心在需要的时候会出现九宫格(翻拍科幻片Recall里有这个设计);再比如说,你的双腿可以用时速达到60码的速度行进。

当然,这些都是义肢,你需要把你现在的手和腿给砍了换上“智能义肢”才能做到。

⑦这一幕听上去有些恐怖,有些人会声称这还是人吗并由此表示拒绝。

但我却(不知道是乐观还是悲观地)以为,高科技的发展,并不是以个人好恶为抉择的。

正相反的是,很多人使用高科技,其实是被裹胁而去的——他人都在用。

⑧当你发现你身边的人由于大脑里的芯片真正能做到过目不忘时,当你发现身边的人都在以60码的速度飞速前行时,当你发现身边的人对着手就可以和别人视频通话时,你会屈服的。

即便你不屈服,你会让你的孩子屈服的。

因为未的高考,都是建立在能完美记忆一万本书所容纳的知识这个基础上的,你的孩子没有芯片,那就是被淘汰的命。

级中的一种。

⑩这个未,我承认,也许还很遥远。

不过考虑到百年科技发展的速度,恐怕也不是遥远到极其遥远的事。

这究竟是人类之福,还是人类之哀?不知道。

我只知道的是,这些设备也好芯片也好,都在无时不刻地产生数据,并经由没有死角的网络,向中央服务器同步,经由大数据运算,构建出一个我们自我感觉很美妙的美丽新世界。

而我们,就是机器人。

1.题目“未机器人”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联系全文,分析导致“机器人就是我们自己”的两方面原因。

(3分)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对未设想的依据的一项是()。

(3分)
A.徐扬生院士展示的动画视频。

B.电视剧中脑后植入芯片情节。

C.高科技时代出现的各种设备。

D.科幻片里手掌电话设计创意。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填入第⑨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
①其它什么都是可以替代的
②而只是因为它拥有一般动物所无法拥有的大脑
③而大脑不被替代不等于它不可以被升级
④所以只要大脑不被替代
⑤不是因为它的任何一个肢体很强大
A.②⑤③④①B.②④①③⑤
C.⑤②④①③D.②④①⑤③
5.概括第⑧段所要阐明的观点。

(2分)
6.文章第⑦、⑩两段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21分)
归的温馨聂鲁达①
①我的住所幽深,院内树木繁茂。

久别之后,房子的许多去处吸引我躲进去
...尽情享受归的温馨。

花园里长起神奇的灌木丛,散发出我从未领受过的芬芳。

我种在花园深处的杨树,原是那么细弱,那么不起眼,现在竟长成了大树。

它直插云天,表皮上有了智慧的皱纹,梢头不停地颤动着新叶。

②最后认出我的是栗树。

当我走近时,它们光裸干枯的、高耸纷繁的枝条,显出高深莫测和满.
怀敌意
...的神态,而在它们躯干周围正萌动着无孔不入的智利的春天。

我每回都去看望它们,因为我心里明白,它们需要我去巡礼,在清晨的寒冷中我凝然伫立在没有叶子的枝条下,直到有一天,一个羞怯的绿芽从树梢高出远远地探出头看我,随后出了更多的绿芽。

我出现的消息就这样传遍了那
棵大栗树所有躲藏的满怀疑虑的树叶。

现在,它们骄傲地向我致意,俨然已经习惯了我的归。

③鸟儿在枝头重新开始往日的啼鸣,仿佛树叶下什么变化也未曾发生。

④书房里等待我的是冬天和残冬的浓烈气息。

在我的住所中,书房最深刻地反映我离家的迹象。

⑤封存的书籍有一股亡魂的气味,直冲鼻子和心灵深处,因为这是遗忘——业已湮灭的记忆——所产生的气味。

⑥在那古老的窗子旁边,面对着安第斯山顶上白色和蓝色的天空,在我的背后,我感到了正在与这些书籍进行搏斗的春天的芬芳。

书籍不愿摆脱长期被人抛弃的状态,依然散发出一阵阵遗忘的气息。

春天身披新装,带着忍冬②的香气,正在进入各个房间。

⑦在我离家期间,书籍被弄得散乱不堪。

这不是说书籍短缺了,而是它们的位置被挪动了。

在一卷17世纪古版的严肃的培根著作旁边,我看到萨尔加里的《尤卡坦旗舰》。

尽管如此,它们倒还能够和睦相处。

然而,一册《拜伦诗集》却散开了,我拿起的时候,书皮像信天翁的黑翅膀那样落下。

我费力地把书脊和书皮缝上,事前我先饱览了那冷漠的浪漫主义。

⑧海螺是我住所里最沉默的居民。

从前海螺连年在大海里度过,养成了极深的沉默。

如今,近几年的时光又给它增添了岁月和尘埃。

可是,它那珍珠般冷冷的闪光,它那哥特式的同心椭圆形,或是它那张开的壳瓣,都使我记起远处的海岸和事件。

这种闪着红光的珍贵海螺叫Rostellaria,是古巴的软体动物学家卡洛斯·德拉托雷,有一次把它当作海底勋章
....赠给我的。

这些加利福尼亚海里
的“橄榄
..”,以及同一处的带红刺的和带黑珍珠的牡蛎,都已经有点儿褪色,而且盖满尘埃了。

从前,就在有那么多宝藏的加利福尼亚海上,我们险些遇难。

⑨还有一些新居民,就是从封存了很久的大木箱里取出的书籍和物品。

这些松木箱自法国,箱子板上有地中海的气味,打盖子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随即箱内出现金光,露出维克多·雨果著作的红色书皮。

旧版的《悲惨世界》便把形形色色令人心碎的生命,在我家的几堵墙壁之内安顿下。

⑩不过,从这口灵柩般的大木箱里还出一座雕像,她有一张可爱的脸,一双浸.透音乐和盐水
......的手。

我给她取名叫“天堂里的玛利亚”,因为她带了失踪船只的秘密。

我在巴黎一家旧货店里发现了她,当时她因为被人抛弃而面目全非,混在一堆废弃的金属器具里,埋在郊区阴郁的破布堆下面。

现在,她被放置在高处,再次焕发着活泼、鲜艳的神采出航。

每天清晨,她的双颊又将挂满神秘的露珠,或是水手的泪水。

○11玫瑰花在匆匆开放。

○12从前,我对玫瑰很反感,因为她没完没了地附丽于文学,因为她太高傲。

可是,眼看她们赤身裸体顶着严冬冒出,当她在坚韧多刺的枝条间露出雪白的胸脯,或是露出紫红色的火团的时候,我心中渐渐充满柔情,赞叹她们骏马一样的体魄,赞叹她们含着挑战意味发出的浪涛般神秘的芳香与光彩;而这是它们适时从黑色土地里尽情吸取之后,像是责任心创造的奇迹,在露天里表露的爱。

而现在,玫瑰带着动人的严肃神情挺立在每个角落,这种严肃与我正相符,因为她们和我都摆脱了奢侈与轻浮,各自尽力发出自己的一份光。

○13可是,四面八方吹的风使花朵轻微起伏、颤动,飘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

青年时代的记忆涌,令人陶醉:已经忘却的美好名字和美好时光,那轻轻抚摸过纤手,高傲的琥珀色双眸,以及随着时光流逝已不再梳理的发辫,一起涌上心头。

○14这是忍冬的芳香,这是春天的第一个吻。

【注释】①聂鲁达:智利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6年后由于政治原因被迫流亡国外,1953年才回到国内。

②忍冬:即金银花。

7.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3分)
8.概述文章第④—⑧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书房最深刻地反映我离家的迹象”?(3分)
9.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用“躲进去”更能表达我对家中一切充满新奇、亲切之感。

B.作者因为栗树变化大而产生生疏感,表达为栗树对作者“满怀敌意”。

C.作者将海螺视作“海底勋章”、“橄榄”,表达他对海洋的热爱之情。

D.女神雕像的双手“浸透音乐和盐水”表现女神内心充满快乐与痛苦。

10.阅读第○12段,概括作者对玫瑰充满柔情的两个主要理由。

(4分)
11.联系上文,理解结尾句中“春天”的涵义。

(3分)
1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评析本文的选材特点。

(5分)
(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道阻且右。

(《诗经·蒹葭》)
(2)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3)洞天石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5)地势坤,。

(《易经·坤》)
(6)往者不可谏,。

(《论语·微子》)
(7)盖文章,,不朽之盛事。

(曹丕《典论·论文》)
(8)千人之诺诺,。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4—16题。

(8分)
西江月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①这首词据传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悼念侍妾朝云之作。

②瘴雾:惠州一带的湿热之气。

③倒挂绿毛幺凤:(使者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

幺凤:鸟名。

④涴(wò):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王诗中有“梦中唤作梨花云”句。

14.概括上下阕中梅花的形象特点。

(每一点均在四字以内)(2分)
15.下列对词的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瘴雾”既写出当地气候特征,也渲染了仙风。

B.运用比拟,谓即使梅花谢了,而梅叶仍有红晕。

C.反其意而用典故,慨叹自己已经不再梦见梅花。

D.整首词借花喻人,借咏梅倾诉了对朝云的思念。

16.从侧面描写的角度,赏析上阕画线句。

(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6分)
李太虚
①江右李太虚为诸生时,嗜酒落拓,而家甚贫。

太仓王司马岵云备兵九江,校士列郡①,拔太虚第一,引见之,谓曰:“吾固多子,择师无若子者。

顾远在娄东,子能一往乎?”李许诺。

次日即遣使送至家。

②时王氏二长子已受业同里吴蕴玉先生。

蕴玉者,梅村先生父也。

而太虚教其第四、五诸郎。

两人共晨夕甚欢。

梅村甫髫龄,亦随课王氏塾中。

李奇其文,卜为异日伟器。

③岁将阑,主家设具宴两师,酒半,出所藏玉卮侑酒。

李醉挥而碎之,王氏子面加诮让,李亦盛气不相下。

席罢后,谓吴曰:“我安可复留此!”遂拂衣去。

吴知其不能行也,翼日蚤起,追于城闉②,出馆俸十金为赠。

乃附贾舶归。

然所赠赀,大半耗于酒,及抵家,垂橐萧然,亟呼妇治具。

妇曰:“吾绝粮已久,安所得粟?忆君去后,犹存故人酒一罂。

请佐君软饱可乎?”妇往邻家觅薪,李即发罂。

罂内产一芝如盘,紫光煜煜。

喜且愕曰:“此瑞征也,顾酒败不可饮奈何?”挹之,则清冽异常。

乃泛白独斟。

妇负薪归,则罂已罄矣。

④是秋登乡荐,明年成进士,入词馆③。

数载后,以典试④复命过吴门。

王氏子谒于舟次,李亟询吴先生近状,是时梅村亦登贤书⑤,因购吴行卷,携以北上,为延誉京师。

辛未,梅村遂为太虚所荐登南宫⑥第一及第第二人,年仅弱冠。

蕴玉先生享荣养者三十年,可为疏财敦友之报。

而岵云诸子,自司马没后,家渐替矣。

【注释】①校士列郡:在各个郡县考评士子。

②闉(yīn):古时指瓮城的门。

③词馆:翰林院。

④典试:主持考试之事。

⑤登贤书:乡试中举为登贤书。

⑥南宫:指礼部会试。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岁将阑.(2)王氏子面加诮让
..
(3)李即发.罂(4)家渐替.矣。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顾远在娄东,子能一往乎?
(2)翼日蚤起,追于城闉,出馆俸十金为赠。

19.第④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
梅村遂为太虚所荐登南宫第一及第第二人。

20.第③段“此瑞征也”在文中是指。

(2分)
21.概括李太虚为人。

(3分)
钱神问对戴名世
①有神色赤而目方①,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

众皆拜,祈请甚笃,或咄咄叹息不已。

戴子见之,曰:“此何神也?”众曰:“非若所知。

”前问神,神具以名对。

戴子笑曰:“吾闻汝久矣,汝固若是而已者耶!其何以动众如是甚也?”神曰:“吾行游天下,靡人不畏,罔敢不恭,子顾且云云,岂有说乎?”
②戴子曰:“固也,吾试且略言之。

昔者生民之初,浑浑噩噩,数千百年间,耕田凿井,衣衣食食,天下太平,安乐无事。

当是时,岂有汝哉?自汝出,而轻重其制,铢两其名,方圆其象,流传人间,惑乱民志,万端俱起。

于是庸夫之目,以汝为重轻;奸人之手,以汝为上下。

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

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

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

至于官之得失,政以贿成,敲骨吸髓,转相吞噬,而天下之死于汝手者,不可胜数也。

挻②土刻木以为人,而强自冠带;羊狠狼贪之徒,而恣侵暴,刳③穷孤,而汝之助虐者,不可胜数也。

且又酿争而藏垢,避正而趋邪,使夫义士仁人,瞿瞿然惸惸然④不能出气,修德益穷,有文益困。

而汝独纷纷然奔走天下,颠倒豪杰,败坏世俗,徒以其臭熏蒸海内,气之所感,积为迷惑之疾,见之者慕,闻之者思,得之者喜,失之者悲,有无不平,贪吝接踵,而充塞仁义,障蔽日月,使天下伥伥⑤乎无所之,而惟汝之是从。


③神曰:“子言固然,然余之道,此乃其所以为神也,汝乌足以知之?”因仰而嘻笑,俯而却走,伸目四顾,举手而别,众共拥之以去。

【注释】①色赤而目方:古时以铜铸钱,外圆而中有方孔。

②挻(shān):揉和。

③刳:剖开,挖空。

④瞿瞿然:惊恐貌。

惸惸然:忧虑貌。

⑤伥伥:无所适从。

22.戴子见钱神而不知其何神,随后又说“吾闻汝久矣”,分析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2分)
23.概述戴子列举钱神造成“万端俱起”的罪状。

(3分)
24.赏析结尾画线句钱神的动作、神态描写。

(3分)
2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2分)
A.众人对钱神的膜拜拥戴正是文章命意所在。

B.文中多用排比、对偶句式,增强论辩气势。

C.文章采用与钱神问答形式,使说理更形象。

D.文章以“臭”为靶的,抨击钱神臭名远扬。

26.如果钱神正面回应戴子的观点,它会如何自辩?(2分)
二写作 70分
27.作文。

有人说,人生本就是不完美的,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

也有人说,人生本就是不完美的,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以上两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宝山区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未机器人(17分)
1.在未,我们自己将成为机器人。

(2分)
2.(3分)(1)三种外部设备所产生过的数据可以多维度地代表我们自己。

(2)两大类“可植入设备”使人成了半个机器人。

3.A(3分)
4.C(3分)
5.人们选择(不拒绝、屈服于)高科技产品(可植入设备)的必然性。

(2分)
6.表面上说不知道是乐观还是悲观,不知道是人类之福还是人类之哀,实际上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未命运的深深忧思。

在强调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同时,插入(补充)作者的主观情感,揭示了作者理性与情感的矛盾,更全面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或者:补充说明未结局无法预见,强调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全面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4分)
(二)归的温馨(21分)
7.以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栗树从没有叶子到嫩芽初生,再到树叶缀满枝头的过程,抒发自己返回故居重获新生的喜悦。

(3分)
8.①封存的书籍令作者感到疏离,毫无生气(死气沉沉);②书籍散乱不堪;③海螺、贝壳等褪色积满灰尘。

(3分)
9.D(3分)
10.充满生命活力;端庄挺立的形象(“责任心”与“严肃”酌情给分)(4分)
11.自然的春天:春风给我送忍冬沁人心脾的芳香;(1)青春岁月:忍冬的芬芳勾起青春时代的甜美回忆;人生的春天:重回家园是美好人生新的开始。

(3分)
12.选取院中花木、书房内书籍海螺等普通事物,善于通过联想(事物前后对照、事物引发的美好回忆)展开文章,抒发了作者回家之后的喜悦之感。

(5分)
(三)默写(6分)
13.(1)溯洄从之(2)侵晓窥檐语(3)訇然中开(4)吾尝跂而望矣
(5)君子以厚德载物(6)者犹可追(7)经国之大业(8)不如一士之谔谔
(四)西江月(8分)
14.(1)冰清玉洁(高洁、超尘脱俗)(2)天然丽质(不施粉黛)(2分)
15.A(3分)
16.写海仙派使者探芳丛,增添作品的浪漫色彩,从侧面表现(烘托)梅花之美。

(3分)
(五)李太虚(16分)
17.(4分)(1)末、残、尽(2)责备(3)打开(4)衰败、衰落
18.(5分)(1)只是远在娄东,你能走一趟吗?(2分,得分点:“顾”、“一往”)(2)(吴蕴玉先生)第二天一早动身,追到城门口,拿出当塾师的十两银子的薪水送给他。

(3分,得分点:“翼日”、“蚤”、“十金”)
19.梅村遂为太虚所荐/ 登南宫第一/ 及第第二人。

(2分)
20.是秋登乡荐,明年成进士,入词馆。

(2分)
21.嗜酒、有才、识才、报恩(3分)
(六)钱神问对(12分)
22.因为作者家境贫寒,所以不识钱神,但是(世人都崇拜钱神)所以又说久闻大名,两者并不矛盾。

(2分)
23.庸夫奸人千方百计获取金钱;官场贪污剥削,害人无数;助纣为虐;伤风败俗,摧残仁义。

(3分)
24.以钱神俯仰自如、嬉笑嫣然、顾盼自雄、挥手作别的神态、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钱神的洋洋自得(趾高气扬)之态,表明作者的批判对钱神没有产生任何作用(根本不能改变世俗的贪婪、拜金风气)。

(3分)
25.D(2分)
26.如:世人崇拜我,正说明我在人们生活中作用大;我给人们带富足、幸福,我也能给饥民带去温饱,给灾民送去温暖,给疾病带去安康;真正的罪恶是社会的不公正,而不是我为非作歹;罪恶于人心,贪欲导致人们疯狂追逐金钱,我何罪之有。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