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陇海—兰新经济带
德国莱茵河经济带
合探要求 1.根据自学情况,个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请在
小组内互讲互学 2.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没有解决的问题组
长记录好,准备质疑 3.讨论过程中需整理答案,并做好展示准备 4.限时8分钟。
探究一:教材第86页活动2 探究二:教材第85页活动1 探究三:教材第83页活动1、2
3.通过实地调查、网络查询,了解某区域或某城市周边
交通线或站点布局,并做出评价,设计改进方案,提升
地理实践力。
4.通过学习,认识到交通运输发展要与区域发展相适应,
二者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自探要求 1.阅读教材第84--89页“,理解、识记基础
知识。 2.整理自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自探提
第四章
第四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 1.运用交通专题地图,了解某区域或某城市交通方式和
说明运输方 布局特点以及不同时期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提升学生
式和交通布 的区域认知能力。
局与区域发 2通过案例研究,了解某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变化的原因,
展的关系
分析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布局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材第87页活动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扬州成为 我国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 南北漕运咽喉,交通的繁荣使扬州成为当时世界大城市之一;清代 中叶以后,京杭大运河淤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新中国成立 后,京沪铁路的修建、京杭大运河的疏浚使扬州又迅速发展起来。 扬州的兴衰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和布局密切相关。 扬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又是闻名的旅游城市,在全国拥 有很高的知名度;京杭大运河大规模疏浚,加强了扬州与运河沿线 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扬州经济的发展;随着连淮扬镇高铁 的修建,扬州进入全国高速铁路网,交通地位得以提升,有利于城 市的发展。
探究三:教材第83页活动1、2
1、略 2、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使郑州成为重要的交通 枢纽和货物转运中心;加强了郑州的对外联系;扩 大了郑州的服务范围;促进了郑州的经济发展,提 高了城市等级,使郑州由一个小县城成为省会城市, 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 疑问?请大胆提出来,让同学们的共同 智慧帮助你。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选择原则 2.影响交通运输(点、线)的区位因素 3.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下作业:教材第89页活动2 (1)从东京出发0—400千米内,短距离高速公路所占比重
较高,随距离的增加高速公路比重下降,新干线比重上 升;400—800千米内,新干线占绝对优势;800千米 后,新干线比重下降,航空比重最高。 (2)1975年,高速公路总长度小,密度小,连通主要城市; 1985年,交通线路总长度增加,密度增大,由沿海向 内陆发展,连通城市数量增多;2014年高速公路总长 度大,密度大,形成网状交通运输。
(3)促进人员流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技术传播;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缩短出行时间;加 强区域联系。
(4)日本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交通运输发展能加强日 本对外联系,缓解资源和市场问题;日本经济对交通依 赖度高,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促使产业 向太平洋沿岸布局,形成太平洋沿岸经济带;太平洋沿 岸经济带的发展,促进沿岸经济发展,提升运输能力, 促进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种类
举例
城镇的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诞生 形成 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水运
杭州、南京
城镇的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城 发展 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 日益密切,影响城市的正 常运营、对外交流和发展
铁路、公路、 石家庄、郑州 水运、航空 等与铁路枢纽
纲,以备组内探究。 3.限时5分钟
知识串讲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交通运输 1、概念: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 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 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运输方式 1、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北方:把马匹和马车等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以陆
Hale Waihona Puke 短途运输 短程、量小、容易死
成本低
亡变质的货物
投资大 急需、贵重、数量不 大的物品(短小轻薄)
投资大
气态、液态货物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 “多、快、好、省”
(3)现代交通方式发展趋势 高速度、网络化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4)带来的变化 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
间,增强了原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 3、特点: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
沿海型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沿河型 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以河流为 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沿路型 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 为增长极
复合型 依托两种货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 交通运输网络
案例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探究一:教材第86页活动2 现在人们出行首选高铁,因为高铁比其他类
型的列车耗时少,正点率高,乘坐舒适度高
探究二:教材第85页活动1 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线路里程长、密度大、通达度高;
交通线路类型多样,形成网状交通运输格局。西部交通线 路里程短、密度小、通达度相对较低。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交通运输需求 量大;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修 建难度低。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 复杂,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
区位密切关联
城镇的 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 水运、铁路、 扬州、济宁、
兴衰 给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 公路等的变化 聊城因运河淤
很大影响
塞,发展受阻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经济带
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径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 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2、经济带与交通运输
经济带
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路交通为主 南方:水运发达
南船北马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
运输 方式 水运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运价 大低
小高
运速 慢
较快
较慢

运量大、损耗小、连 续性强、安全性高
特点 灵活性
差 差



连续性 差 好



适合运输货物
成本

投资大, 占地广
大宗笨重、长途、时 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