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基础知识填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附于后)
1.焓变(ΔH)的单位是。

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填“+”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其中液态用表示,水溶液中溶质用表示。

3.若用弱酸或弱碱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会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已知N≡N、N—H、H—H的键能分别为946kJ/mol、390.8kJ/mol、436.0kJ/mol,试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890.3kJ·mol-1
②C(s)+ O2(g)=CO2(g) ΔH2=-393·5kJ·mol-1
③H2(g)+1/2O2(g)=H2O(l) ΔH3=-285.8kJ·mol-1
则C(s)+2H2(g)=CH4(g)的焓变为。

6.ΔH0,Δ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填“>”或“<”)
7.CO2(g)+2NH3(g)CO(NH2)2(s)+H2O(g)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当浓度商Q>K,反应向方向进行(填“正反应”或“逆反应”),v(正) v(逆)(填“>”、“<”或“=”)。

8.反应N2(g)+3H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分别用N2、H2、NH3三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N2)、V(H2)、V(NH3),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v(N2)=v(NH3) B.3v(H2)=2v(NH3) C.v(NH3)= 3v(H2)/2 D.v(H2)=3v(N2)
9.某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该反应是否已达平衡(填“是”、“否”或“不确定”)。

10.对于平衡体系FeCl3+3KSCN Fe(SCN)3+3KCl:
①加入NH4SCN固体,平衡移动
②加入少量KCl固体,平衡移动
(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11.升高温度,吸热反应方向的速率,放热反应方向的速率(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12.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
率,平衡向方向移动
13.增大压强,单位体积里活化分子总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升高温度,单位体
积里活化分子总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4.在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在反应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①等温等容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填“加快”、“减慢”或“不变”);②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平衡向方向移动。

15.加入催化剂,可使正逆反应速率,平衡。

16.下列事实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是。

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B.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H2、I2(g)、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1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当达
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平衡向移动。

18.在三个容器中分别加入①1molN2和3molH2;②2molN2和6molH2;③0.5molN2、1.5molH2和
1molNH3,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N2(g)+3H2(g)2NH3(g),若维持等温等容,最终平衡时,容器的平衡状态相同;若维持等温等压,最终平衡时,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相同。

19.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升温,电离度,电离常数;加水稀释,电离度,
电离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已知室温下K a(CH3COOH)=1.7×10-5,则0.1mol/L醋酸溶液中c(H+)为,
此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度为。

(已知1.32 ≈1.7)
21.①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pH:盐酸醋酸(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下同)。

②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至相同pH时,稀释的倍数:盐酸醋酸。

③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稀释相同倍数后所得溶液的pH:氨水NaOH。

④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稀释至相同pH时,稀释的倍数:氨水NaOH。

22.在水中加入酸或碱会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水的电离(填“抑制”或“促进”)。

23.已知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则该溶液的pH= 。

24.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 ②NaCl ③H2SO4④NaOH ⑤HCl ⑥
CH3COOH,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25.小明在测溶液的pH时,错把试纸预先湿润,则他测出的pH比溶液的实际pH 。

①偏大②偏小③相等(填写所有可能性,用序号表示)
26.常温下,30mLpH=2的硫酸溶液与70mLpH=12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 。

(已知
lg2≈0.3)
27.25℃时,pH=5的盐酸与pH=5的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是。

28.Na2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30.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NaHCO3、②Na2CO3、③CH3COONa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
序依次为。

(用序号表示)
31.一定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A、NaB、NaC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pH依次减小,
则三种对应弱酸HA、HB、HC的强弱顺序为。

32.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蒸干①FeCl3、②Fe2(SO4)3溶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①、
②。

33.在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等体积的①0.1mol/LNaCl溶液;②蒸馏水;③
0.1mol/LAlCl3溶液;④0.1mol/LMgCl2溶液中,搅拌后,Ag+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
序是。

其中,在0.1mol/LAlCl3溶液,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已知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为1.8×10-10,下题同)
34.2×10-5mol/L AgNO3溶液与等体积的10-5mol/L NaCl溶液混合能否生成沉淀?。

35.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离子积常数K W、水解常数、溶度积常数K sp的大小均只受影
响,与其它因素无关。

36.右图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位置,A与C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10,则液面读数
为mL。

若该读数用a表示,则滴定管中余下液体的体积。

A.是a mL B.是(50–a) 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 mL
37.实验室现只有石蕊和酚酞两种酸碱指示剂,在进行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应选
用,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

38.现用KMnO4溶液滴定某待测液,KMnO4溶液应装在式滴定管中
39.原电池的极、电解池的极是失电子的一极;原电池的极、电解池的极是
得电子的一极。

40.在原电池中,电子是由极经外电路流向极而形成电流,而在电解质溶液及盐桥中是
靠形成电流,其中阳离子向极移动,阴离子向极移动。

4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钮扣电池(银锌电池)的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Ag2O+Zn+H2O=2Ag+Zn(OH)2,
则正极为,电极反应式为,负极为,电极反应式为。

42.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
为。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3.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燃料电极):。

正极(氧化剂电极):。

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H3PO4)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燃料电极):。

正极(氧化剂电极):。

44.利用C2H5OH+3O2→2CO2+3H2O可设计为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其正极反应
为,负极反应为。

45.电解时阳极上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为;
阴极上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为。

46.分别写出①氯碱工业、②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③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①;
②;
③;
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可恢复至原浓度(至少答出2种)。

47.电镀时,须用镀层金属作极,镀件作极,电镀液中含有。

电镀过程中,电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

48.电解精炼制高纯度金属时须用粗金属作极,纯金属作极,电解液中含该金属的离子,电
解精炼过程中,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

49.钢铁的电化腐蚀包括和,其中以最为常见。

50.电化学保护法包括和。

51.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CH3COOH和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7(填“>”、
“<”或“=”,下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等体积的CH3COOH和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CH3COOH) c(Na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③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7,溶液中各离
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④将0.1mol/L的CH3COONa与0.05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c(Clˉ)=c(CH3COOH)=c(CH3COOˉ)>c(H+) B.c(Clˉ)=c(CH3COOˉ)>c(CH3COOH)>c(H+) C.c(CH3COOˉ)>c(Clˉ)>c(H+)>c(CH3COOH) D.c(CH3COOˉ)>c(Clˉ)>c(CH3COOH)>c(H+)
⑤把0.02mol/L的HCN溶液与0.02mol/L的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合溶液中c(Na+)>c(CNˉ),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OHˉ)>c(H+) B.c(H+)>c(OHˉ)C.c(CNˉ)>c(HCN)D.c(HCN)+c(CNˉ)=0.04mol/L ⑥下列有关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表示错误的是。

A.c(Na+)>c(CO32−)>c(OHˉ)>c(HCO3−)>c(H+) B.c(Na+)+c(H+)=2c(CO32−)+c(HCO3−)+c(OHˉ)
C.c(Na+)=2c(CO32−)+2c(HCO3−)+2c(H2CO3) D.c(OHˉ)=c(H+)+c(HCO3−)+c(H2CO3)
【参考答案】1. kJ•mol-1-+ 2.l aq 3.偏小 4.N2(g)+3H2(g)2NH3(g) △H=-90.8kJ•mol-1
5.-74.8kJ•mol-1
6.< >
7.K=
[H2O]
[CO][NH3]2
逆反应< 8.D 9.不确定
10.向逆反应方向不11.增大增大12.增大增大向正反应方向
13.增加不变不变增加14.不变逆反应方向15.(同等程度)加快不移动
16.B 17.正反应方向18.①③ ①②③19.增大增大增大不变
20.1.3×10-3mol•L-1 1.3% 21.①大于②小于③大于④大于22.抑制促进
23.2或12 24.①>②>⑥>④=⑤>③25.①②③26.11.6 27.1∶104
28.CO32−+H2O HCO3−+OHˉ HCO3−+H2O H2CO3+OHˉ(第二步可以不写)
29.Al3++3HCO3−=Al(OH)3↓+3CO2↑30.②>①>③31.HA<HB<HC 32.Fe(OH)3Fe2(SO4)3
33.②>①>④>③6×10-10mol•L-134.否35.温度36.10.40 D
37.酚酞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颜色立即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8.酸39.负阳正阴40.负正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正负
41.Ag2O Ag2O+H2O+2e-=2Ag+2OHˉ Zn Zn+2OHˉ-2e-=Zn(OH)2
42.Pb+SO42−-2e-=PbSO4PbO2+4H++SO42−+2e-=PbSO4+2H2O Pb+PbO2+2H2SO4=2PbSO4+2H2O
43.2H2+4OHˉ-4e-=4H2O O2+2H2O+4e-=4OHˉ 2H2-4e-=4H+O2+4H++4e-=4H2O
44.3O2+6H2O+12e-=12OHˉ C2H5OH+16OHˉ-12e-=2CO32−+11H2O
45.S2->Iˉ>Brˉ>Clˉ>OHˉ>含氧酸根离子及Fˉ等Ag+>Fe3+>Cu2+>H+(酸)>Fe2+>Zn2+>H+(水)
46.①2NaCl+2H2O2NaOH+H2↑+Cl2↑②4AgNO3+2H2O4Ag+O2↑+4HNO3
③2CuSO4+2H2O2Cu+O2↑+2H2SO4CuO、CuCO3、Cu(OH)2或Cu2(OH)2CO3任填2种
47.阳阴镀层金属离子不变48.阳阴减小49.吸氧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
50.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51.①> c(Na+)>c(CH3COOˉ)>c(OHˉ)>c(H+) ②> c(Na+)=c(CH3COOˉ)>c(OHˉ)=c(H+)
③< c(CH3COOˉ)>c(Na+)>c(H+)>c(OHˉ) ④D⑤A ⑥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