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
1.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出现
②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③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④各个学派彼此对立互不相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④各个学派彼此对立互不相融这个认识是错误的据此可排除BCD三个选项
2.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B. 我国实行票证制度
C.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D.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答案】C
【解析】图片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人们衣着绚丽多彩食品种类齐全交通便利住房条件大大改善
故选C
3.20世纪60年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个中国商人的店门外常被一些歧视黄种人的人倒垃圾店主怕被警察罚款每天早晨都要忍气吞声地将垃圾清扫掉 1964年10月17清早奇迹出现了他的店门前没有垃圾了巡警彬彬有礼向他道贺“先生从此以后再不会有人给您添麻烦了”导致材料中奇迹出现的原因是()
A. “神舟五号”飞船上天
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B
【解析】据“1964年10月17清早”及所学知识可知导致材料中奇迹出现的原因是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神舟五号”飞船上天是在200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在1953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
4.为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党和政府做出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57年
D. 1964年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5.如图《三代人赶集》的漫画这家人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变化的根源在()
A. 爷爷能吃苦耐劳
B. 爸爸贪图享受
C. 儿子沉湎网络
D. 改革开放社会进步
【答案】D
【解析】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驾游、“低碳”的生活休闲方式盛行网上购物方便据《三代人赶集》的漫画这家人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变化的根源在于改革开放社会进步
6.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生物工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创造出许多惊人的奇迹.下列人物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
A. 邓稼先
B. 侯德榜
C. 袁隆平
D. 爱因斯坦
【答案】C
【解析】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爱因斯坦是著名物理学家袁隆平是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水稻育种属于生物工程.
故选C.
7.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唐玄宗在位时期不是唐太宗在政治、经济、用人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B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是罗马帝国颁布《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成为了欧洲法学的渊源
C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政策的序幕
8.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指导思想进行顺序编排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工农业生产放在前面而将皇亲贵族和富绅地主关注的奢侈品生产放到后面这样的编排反映了宋应星
A. 重视工艺制作
B. 强调器物的实用性
C. 反对奢侈浪费
D. 赞成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宋应星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指导思想对
《天工开物》进行编排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工农业生产放在前面而将皇亲贵族和富绅地主关注的奢侈品生产放到后面这
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强调器物的实用性故B项正确
材料与工艺制作无关故A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反对奢侈浪费” 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宋应星对商业的态度故D项错误
9.如图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迀决定这一变迁的根本因素是()
A. 消费习惯
B. 互联网普及
C. 经济发展
D. 智能手机使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迀决定这一变迀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品日益丰富粮票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开始出现无人货架购买商品这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原因
10.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④③
【答案】D
【解析】①反映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②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反映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
④反映的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故选D
11.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 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解析】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性格、反对礼教的束缚以及主张反抗专制制度等这些主张属于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
张故B项、C项和D项错误
12.读下面两幅图片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总结概括应是()
A. 中国在原子能利用方面成就显著
B. 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C. 中国在微生物技术领域成就卓越
D. 中国在信息产业领域成就斐然
【答案】B
【解析】1970年4月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故合适的词语应是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3.因为他的巨大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粮食安全保障奖” 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授予他“拯救世界饥饿奖”.他是()
A. 王进喜
B. 焦裕䘵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答案】D
【解析】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 被称为“东方魔稻” 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他为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在世界上具有很高威望.王进喜是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
故选D.
14.2016年11月16日由“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两弹一星”国防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此次国防论坛的主题可以是()
A. 《科学发展与未来战争》
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 《原子弹爆炸与中美关系的改善》
D.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本届论坛围绕“生命科学对未来战争的影响和挑战”这一主题旨在进一步探索交流颠覆性创新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并探讨世界军事变革的大势和未来战争形态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程度上为国防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故此次国防论坛的主题可以是《科学发展与未来战争》
故选A
15.下列党和国家的思想方针及执政理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②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③“科学发展观”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②③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1956年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②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
③“科学发展观”在2007年十七大中写入党章十八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③②
故选B
16.“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段材料反映出“两弹一星”的成功
①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②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③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④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
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可见“两弹一星”的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打破了有
核大国的核垄断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故①②③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改革开放的是时间是1978年与材料的时间
不符故④说法错误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 重武轻文已成潮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可知唐朝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科技、文化
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可以参与各种活动故选C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8.1978年前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 2013年我国城镇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21.5辆2018年提升至40辆家庭汽车作为交通工具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主要反映出
我国改革开放后
A. 生活水平提高
B. 思维方式改变
C. 传统观念更新
D. 交通建设发展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的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
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依据材料中家
庭交通工具的变化可知改革开放促
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思维方式无关排除B
材料中论述的是生活水平提高不是
传统观念的更新排除C 私家车的增多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不是交通建设发展的结果
排除D 故选A.
19.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 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
4.9\% .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②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时间是“从1957-1978年” 结合所学可知①1950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是开始于1955-1956年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③1973年后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
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5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
农民的生活水平.注意题干中的涉及到“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
2.1\% 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 ” 由此可知③④项属于该时间范围.
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20.(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体现在
哪一本书里面?在西汉初年哪一政策体现了他的“无为而治”?
20.(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哪一时期受到哪一位统治者的重视而成为正统的?当时的统治者接受了谁
的什么建议使该学说确立了独尊地位?
20.(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的思想最先被哪位统治者使用?这位统治者为整个封建社会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0.(4)在这一时期社会思潮蓬蓬勃勃许多先贤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去阐述自己的学说(主张)造成这一时期学术思潮如此欣欣向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道家《老子》(《道德经》)休养生息
【解析】(1)根据材料一“无为而治”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体现在《道德经》里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
【答案】(2)孔子儒家学派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析】(2)根据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的思想材料二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这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答案】(3)韩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3)依据材料三“只有依靠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走入上述覆辙于是他提倡“法治” 反对空谈仁义想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的赏识”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韩非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他的思想最先被秦始皇使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4)社会大变革
【解析】(4)依据所学可知在这一时期社会思潮蓬蓬勃勃许多先贤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去阐述自己的学说观点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因为社会大变革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
21.(1)材料一中这场“持续了大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
21.(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哪些重大的探索活动?
21.(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21.(4)综上所述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洋务运动
【解析】(1)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2)探索活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解析】(2)结合材料“外国管理的社会政治”可知是近代对制度的探索“制度”方面的探索指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这一领域的探索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提出了改革政府机构等温和的改良政治的主张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帝制目的是建立民主共和国
【答案】(3)民主与科学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先生”即“Democracy” 德莫克拉西(音译)——意为“民主” 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即“Science” 赛因斯(音译)——意为“科学” 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答案】(4)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渐进过程【解析】(4)本题需要综合所学知识对比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的一系列近代化探索不难看出这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2.(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外交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为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 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
22.(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了维护我们的“共同愿望” 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哪一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产生了什么影响?
22.(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材料三图一中这次“握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进入新时期中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什么?
【答案】不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解析】根据材料一“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
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
中国外交政策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
导人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努力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新中国初期取得的外
交成果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答案】方针求同存异影响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
合作
【解析】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
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答案】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解析】据材料三图一可知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促成这次“握手”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
合国力的提高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
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