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化学物质类 ①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 乙基铅):金属粉末冶炼、锌锰电池配液等。 ②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手工电 弧焊、气体保护焊。 ③镉及其化合物:镀镉。 ④氯气:自来水生产中加药。 ⑤氮氧化合物: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 气割(焊)等。 ⑥一氧化碳: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手工电弧焊、 埋弧焊、气割(焊)等。 ⑦氰及腈j类化合物: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
第五部分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
一、设置目的
职业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中的排放浓度,与从业人员身体 健康和职业病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作业环境状况的判断, 是通过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达标点数占全部作业点数的 比率来考评。为此,特设置本项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适用范围
本项目适用于员工直接从事或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 作业场所。
表 4- 6- 1 职业危害作 业点名称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汇总表 化学因 素名称 物理因 素名称 生产性粉 尘名称 国 测定 标 结果 合 格 不合 格
序 号
测定报告 单的编号
表 4- 6- 2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卫生限值[dB(A)] 85 88 91 94 97 100 103
日接触噪声时间(h) 8 4 2 1 1/2 1/4 1/8
(2)达标率计算公式: 达标率=(判定达标点数)/(全厂有害作业点数) ×100%
四、计分方法
6.4.1本项目应得分为25分 6.4.2按本节表4-6-1汇总计算达标率,当达标率小于 75%时,每降低1%扣1.5分,扣完为止。
五、引用规范和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2002.05.01实施)》 《车间空气中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 (GB11724-89)》 《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 (GB11725-89) 》
三、考评要点
1、职业危害作业点定点 (1)职业危害作业点必须建立定点登记台帐,且定点准确, 不遗漏。参照《机械工业有害作业点划分准则》
进行如下划分: a、产生砂轮磨尘和抛光尘的单台或多台砂轮机、抛 光机,均按不同地点分别划为职业危害作业点。 b、同一工种、同一工序、同一班组在不同地点流动 作业,而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基本相同的,应划为一个 职业危害作业点,例如:维修电焊、基建部门的油漆。 c、在同一作业环境内职业危害因素基本相同、工序 和工种界限不明显、由同一班组员工共同操作或轮换 操作的,如小型电镀、小型热处理、小型铸造等可划 为一个职业危害作业点。 d、同一厂房内、同一工种、同一职业危害因素,但 工序及作业环境区域不同、治理措施也不同者,应分 别按工序、作业区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职业危害作业 点。
《车间空气中铜尘(烟)卫生标准(GB11531-89)》 《车间空气中砂轮磨尘卫生标准(GB11526-89) 》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89)》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16203-199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 Z1-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 Z2-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 Z117-2002)》 《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 Z132-2002) 》
检测单位一般为:职业病防治院、卫生防疫站,或者 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监测机构。 (2)监测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否则数据无效, 所监测职业危害作业点为不合格点。 (3)测定时间:在一年内测定的数据有效。 3、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为75% (1)达标点的判定 a、填写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汇总表(表4-6-1), 按车间、同一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作业点次序填写, 以便核实职业危害作业点划分是否正确,以利计算合 格点数。 b、核定检测数据是否正确有效,判定是否达标。
a、粉尘类 ①矽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除油除锈、铸造造型等。 ②石墨尘:粉末冶金压制等。 ③石棉尘:保温、锅炉检修等。 ④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尘):磨料备料、粉碎、 焊条配粉、粉末冶金压制等。 ⑤电焊烟尘: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碳弧气刨、 气焊等。 ⑥铸造粉尘:铸造造型、铸件清理等。 b、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机械设备探伤、医疗器械调试、射线装置生产等。
e、同一工种、同一职业危害因素,不在同车间的作 业场所应分别划为职业危害作业点。 f、同一作业环境内,不同工种、不同工序、不同职 业危害因素混岗作业者,应根据职业危害因素划分为 几个职业危害作业点。 g、同一作业环境内,同工种、同工序、同时接触两 种以上职业危害因素者,应根据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划 定为两个以上职业危害作业点。 h、机械噪声按不同作业区划定职业危害作业点。 i、全车间均为手工电弧焊,应按不同班组的作业区 域划分职业危害作业点。 j、铸件粗车、粗铣、干磨按作业区划分(不按设备 规格划分)。
⑧苯:渗碳、碳氮共渗等。 ⑨二甲苯:喷涂、刷涂、浸涂、淋涂及其他涂装。 ⑩汽油:溶剂除油、外部清洗、机车总装、发动机装配 等。 11 四氯化碳:机械部件清洗。 12甲醇: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静电涂装。 13 甲醛:固化模具、熔模铸造。 d、物理因素 ①高温:铸造熔炼、铸造浇铸、锻造、金属粉末冶炼、 粉末冶金烧结。 ②局部振动:金属构件铆接、金属锻打、铸造落砂等。
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表4-6-3
非噪声作业点的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地点名称
噪声车间办公室 非噪声车间办公室 会议室 计算机室、精密加工室
卫生限值dB(A)
75 60 60 70
工效限值dB(A)
不得超过55
表4-6-4
工作地点脉冲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峰值(dB) 140 130 120
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 100 1000 10000
应 得 分
实 备 得 注 分
1
2
25
3
职业危害作 业点达标率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应在75%以上,每降低1%扣1.5 分。 合计 25
c、生产性粉尘达标点的判定必须根据游离二氧化硅 含量的测定报告判定。其中电焊烟尘等按规定标准判 定。 d、对漏划或漏测的主要职业危害作业点应从严掌握, 凡无防护设备或防护设备不合格均划为不合格点,有 防护设备时,可参照同类型职业危害作业点数据。 e、噪声: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 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 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非噪声工作地点及具有 脉冲噪声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参见表4-6- 2、表4-6-3、表4-6-4。
e、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金属材料切割、手工电弧焊、 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电渣焊、碳弧气刨、气割等。 f、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①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锯切、矫直、抛光、喷砂、 除油除锈、锻造、机械部件落料、氩弧焊等。 ②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焊药制备、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 2、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监控 (1)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否则数据 无效,所监测职业危害作业点为不合格点。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考评检查表
No.305
序 号
考评内容
职业危害作 业点定点 职业危害作 业点监测
考 评 说 明 职业危害作业点必须建立定点登记台帐,且定点准确, 不遗漏。否则为不合格点。 1 . 监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否则数据无效, 所监测职业危害作业点为不合格点。 2.监测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否则数据无效,所监测 有害作业点为不合格点。
k、危害相同的油漆作业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只 划为一个职业危害作业点,判定该点达标时,必须全 部都同时达标。又如高频电场、磁场应划为一个点, 电场、磁场都达标则判为该点达标。 (2)下列情况可暂不考评: a、目前国家尚无卫生标准的职业危害作业。 b、省、市(地区)无监测手段的职业危害作业。 c、一般的化学分析实验室。 d、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监测数据为0者,或噪声 ≤80dB(A)的。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举例(适用于机械制 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