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建设项目总评估和后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项目总评估
三、项目总评估的内容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项目建设和生产条件评估 项目的技术方案评估 项目的投资效益评估 项目是否可行和方案是否优化的综合性意见
第一节 项目总评估
四、项目总评估的步骤 整理有关资料 确定分项内容 进行分析论证 提出结论与建议 编写评估报告
第一节 项目总评估
二、项目后评估的特点 (1)公正性和独立性 (2)可信性和透明性 (3)现实性 (4)实用性 (5)反馈特性 (6)探索性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三、项目后评估的作用 (1)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 (3)监督和改进项目本身,促使项目运营状态正常化 (4)为银行部门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提供依据 (5)为国家投资计划、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
五、项目总评估的方法 经验分析法 分等加权法 专家意见法 多级过滤法 一票否决法
第一节 项目总评估
项目综合评估的指标
第一节 项目总评估

六、项目总评估的要求及评估报告 项目总评估的要求 结论要科学可靠 建议要切实可行 对关键内容要做出重点分析 语言要简明精练
第一节 项目总评估
六、项目总评估的要求及评估报告 项目总评估报告的格式 项目评估报告的正文 项目评估报告的主要附表 项目评估报告的附件
项目目标树
逻辑框架表
各层次目标
验证目标
方法与资料来源
外部重要条件
宏观目标(影响):形成国家公路网、促进经济发展
国务院XX年的要求,交通部公路发展规划
国务院文件,国家统计资料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针和政策
项目目的(作用):打通国道新头路即X北通路,提高公路项目管理水平
XX国道与XX国道的连通,形成项目评估、招标和监测等管理机制,三个县及XX地区工农业经济指标的增长
满足国家工农业发展的需要
满足国家公路发展规划
XXX省经济和公路运输的发展
改进公路项目管理
建设本高速公路项目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引入公路项目的其评估机制 (2)实施国际竞争性招标制度 (3)实施项目监测
(1)打通国道XX和XX的“断头路” (2)提高公路服务等级
(1)促进当地三个县的经济发展 (2)连通城市至机场的快速通道 (3)发展XX贫困地区的经济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层次分析法优点: 系统性 实用性 简洁性 层次分析的局限性: 只能对原有方案进行评价,不能生成新方案 它的比较、判断直到结果较错略、不适于精度要求很高的问题 主观性作用较大 随时间的变动,指标的重要性权重需要重新计算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项目后评估对象的选择 1)项目投产后本身经济效益明显不好的项目; 2)国家急需发展的短线产业部门的投资项目,其中主要是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如能源、通讯、交通运输、农业等项目; 3)国家限制发展的长线产业部门的投资项目; 4)一些投资额巨大、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项目。这类项目后评估报告应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结果应向全国人民公布; 5)一些特殊项目,如国家重点投资的新技术开发项目、技术引进项目等。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1)建设项目的宏观目标和产业政策
(2)建设项目的决策及其程序
(3)建设项目的布局与规划
(4)建设项目的目标与市场
(5)建设项目的设计与技术装备水平
(6)建设项目的资源与建设条件
(7)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与融资
(8)建设项目的进展及控制
(9)建设项目的质量及控制
第十章 项目总评估与后评估
项目总评估 项目后评估
本章要求了解建设项目总评估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评估和建设项目后评估四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建设项目总评估和项目后评估的含义;掌握建设项目总评估和项目后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
一、概念 项目总评估是在建设项目的分项评估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全面权衡,从总体上把握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提出方案选择和项目决策的结论性意见,撰写项目评估报告,为项目投资或贷款决策提供书面依据的综合性评估。 项目各分项评估的结论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各分项评估的结论一致,即其结论都认为项目是可行的或不可行的; 二是各分项评估的结论相反或具有一定的差异,即有的分项评估的结论认为项目是可行的,而有的分项评估的结论则认为项目是不可行的,这种“可行”和“不可行”在程度上也往往有一定的差异。
6.层次分析法
(1)对比分析法——前后对比和有无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before and after comparison)是指将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时所预测的效益和项目竣工投产运营后的实际结果相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这种对比用于揭示计划、决策和实施的质量,是项目后评估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有无对比法(with and without comparison)是指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无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六、项目后评估的内容 项目前期工作的后评估 项目实施的后评估 项目运营的后评估 项目影响后评估 项目持续性评估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七、建设项目后评估的主要方法
1.对比分析法
2.逻辑框架法
3.成功度评价法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4.综合评价法
5.因果分析法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我国建设项目后评估管理 我国建设项目后评估的组织机构不应该是项目原可行性研究单位和前评估单位,也不应该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机构。可以是以下一些单位: 1)国家计划部门项目后评估机构——国家计划内投资项目 2)国务院各主管部门项目后评估机构——本部门投资项目 3)地方政府项目后评估机构——本省市区的投资项目 4)银行项目后评估机构——本行投资项目 5)其他投资主体的项目后评估机构——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根据国外项目后评估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项目后评估的取费标准大约是: 大中型项目:0.2%~1.5%; 小型项目:1.5%~3.0%。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6)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综合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将主观判断系统化、数量化、模型化,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便、适用面广、系统性强等特点,是分析多目标、多因素、多准则的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其基本步骤为: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在单准则下的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投入(建设条件):资金、技术和设备、专业人员、维护保养、材料供应
总投资X亿元;土地;建筑材料数量;XX年X月开工
项目实施计划,报告;统计资料
项目决策和准备搬迁等
(3)成功度法 成功度法评估即通常所称的打分法。是依靠评估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后评价各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的结论。它是以逻辑框架法分析的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估结论为基础,以项目的目标和效益为核心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评估。 评价标准为: 成功的(A) 基本成功(B) 部分成功的(C) 不成功的(D) 失败的(E)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2)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估的工具,用于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逻辑框架是一种综合、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有助于对关键因素和问题做出系统的合乎逻辑的分析,它主要应用问题树、目标树和规划矩阵三种辅助工具,将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帮助分析人员理清项目中的因果关系、目标——手段关系和外部制约条件,从设计、策划到目的、目标等方面来评估一项活动或工作。
第一节 项目总评估
二、项目总评估的作用及必要性
对分项评估的补充和完善 对分项评估的综合协调 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选择 对项目得出综合性的评估结论 对项目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要求必须进行综合评估 项目评估的系统性要求必须进行综合评估 项目方案的多样性要求必须进行综合评估
作用
必要性
项目完工报告和审核报告(世行)项目自评报告;XX省统计资料;现场调查
合理计划;合理的公路收费;地方的支持;较小的汇率风险
产出(实施结果):建设该公路项目,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培训专业人员
公路于XX年X月正式投入运营,工期延误10个月;交通量平均年增长25%
项目监测和竣工报告;统计资料;现场调查
国际招标经验、当地社区的支持、天气条件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五、建设项目后评估的程序 (1)提出问题——研究对象、评估目的和要求 (2)制订后评估计划 ——组织机构、方法、内容 (3)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 主要材料和相关资料 (4)分析研究——采用一定方法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撰写后评估报告——汇总,应客观、真实、认真总结
第一节 项目总评估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一、概念 在项目建成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通过对项目准备、决策、设计、实施、试生产直至达产后全过程进行的再评估,衡量和分析其实际情况与预计情况的偏离程度及产生的原因,全面总结项目投资管理经验,为今后项目准备、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的改进创造条件,并为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10)建设项目的投资及控制
(11)建设项目的经营
(12)建设项目的机构和管理
(13)建设项目的财务效益
(14)建设项目的财务效益
(15)建设项目的社会和环境影响
(16)建设项目可持续性
建设项目后评估的总评
建设项目后评估的成功度评价分析表
(4)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指标进行评价,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进行评价。主要从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生态环境和风险等方面,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建设工程进行较全面和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在项目的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评价项目的额整体效果,而不谋求某一项或几项指标的结果。 其特点: 评价过程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使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 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 评价结果不再是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案例:
某高速公路项目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国公路项目中的一个分项目,整个贷款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交通部及其地方部门的支持,帮助中国国家和地方交通发展规划的实施以适应和促进工农业的需求和发展;同时引进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提高未来项目的建设质量,改善公路项目的投资效益,开展公路规划的研究,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能力。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四、建设项目后评估的依据
主要材料
评估任务的协议书, 评估单位的名称和主要评估人员姓名. 项目的自我评估报告; 有关部门的审核意见; 项目竣工骏收报告; 经国家或有关部门\地区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等); 有关专家的现场调查小结; 评估报告的主要表格: 其他重要的技术文件。
相关资料
与项目相关的国家和省合委颁布的发展计划、规划,规定及其他法律文件; 相关项目的后评估报告或研究资料;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和有关行业规划; 项目估算或预算报告; 与项目有关的物价年度通货膨胀(紧缩)指数; 项目施工监理报告或公告、监测报告; 项目营运统计报表; 项目环境监测报告或环境影响现状评价报告; 项目开工评估报告; 项目中期评估报告或完工评价报告; 项目审计报告; 其他评估所需的实际资料和数据等。
第二节 项目后评估
(5)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又称鱼骨图,是以图表的形式指出造成某种结果的各级原因之间的等级关系。其步骤: 明确问题的结果 分析确定影响该问题特性的大的方面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类 将每种大原因进一步分解为中原因、小原因,直到对分解的原因可以采取具体 措施加以解决为止 检查图中的所列原因是否齐全,可以对初步分析结果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及修改 选择出影响大的关键印度,做出标记,以便重点采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