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

浅谈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

浅谈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由于企业的投融资行为逐渐趋向市场操作化,造成企业财务方面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

因此,在现代化财务经济学视角下,企业风险控制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首需解决的问题。

现在财务经济学是微观与企业管理经济学所交叉的一门学科,该经济学直接以风险价值观念为主要的理财思想,从各方面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企业财务风险,对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企业风险控制提出了改善的策略。

【关键词】财务;经济学;企业;风险控制作为企业的运作核心,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焦点。

同时企业为了能够获取在市场中的优势竞争能力,财务风险的控制成为重要的保障条件。

通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均衡市场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将从收益和价格,以及价值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决策管理,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到有效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在财务活动中,由于被某种无法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能被确定,使其出现巨大损失。

其风险可能是投资和筹资造成的危险,也可能是收益分配和外汇等造成的风险,这些都是无法被预料的。

一般情况下,企业风险的形成有财务和经营风险两种。

要想有针对性的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就必须对企业财务风险所具有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不确定性和共存性,以及激励性等特点进行了解。

随着现代企业逐渐扩大自身的组织规模,企业投资行为因此延伸到投资领域的范围中,这样一来,企业资产定价的理论渗入到了现代财务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

二、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1、投资决策中企业风险控制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马科维茨先后两次分别提出:资产组合与有效分化两方面问题,并在不确定的条件以预期收益和组合方差间的均衡问题,讨论了金融资产选择的现代财务经济学理论,也是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从企业经营的本质方面来说,现代资产的组合就是以多元化经营方式将企业总体风险进行分散,在确定企业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与可行域后,再根据投资者有效边界和无差异曲线切入点的确定,决定最佳风险资产组合。

风控视角下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风控视角下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目录一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一风险意识淡薄内部审计计划制定不够完善二审计机构独立性差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有待提高三企业审计管理缺乏整体概念审计方法相对滞后二完善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的若干对策一不断强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二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三提高内审人员能力不断采用和推广先进的审计办法三结束语正文摘要
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 的主要 问题剖析 在现 阶段高科技企业 的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过程 中受到管 理意识、组织机构、管理方法等因素影响 ,依然存 在着影响审计 质量的 问题。这些 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点。 ( 一 )风 险意识淡薄,内部审计计划制定不够完善。在企业 的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计划 的制定发 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现 阶段 的计划制定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风 险意识依然淡薄 ,没 有在审计计划 中充分体现风险因素的重要作用 。 其主要表现在 以 下的两点 :一是审计计划 中缺乏风 险评估、控制内容 。部分企业 在审计计划制定中缺乏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等工作 内容,造成了 审计计划不完善的问题 。二是计划 内容过多,影响 了风险管理的 进行 。在现阶段企业 审计计划的制定 中,有些企业过于追求 审计 内容 的详细与全面 ,在计划 内容中罗列 了过 多的内容 。这就影响 审计 中对风险因素 审计工作的质量 ,会造成审计风险的提 高。 ( 二)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内部审计 的工作结果有待提高 。 在现 阶段 的企业内部审计 中,审计工作应该有独立的审计机构进 行, 这是审计工作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但是在高技术企业中, 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依然较差 。其主要表现为 以下几点 :一是 审计 机构受到企业高层领导者 、 财务管理者对审计工作 的制约与影响 较大,没有实现真正独立审计作用 。二是审计人员的组成中缺乏 独立 审计人员 ,或是独立审计人员受到 的人为因素影 响较大。三 是部分企业甚至将审计机构设置为财务或监察部门的下属部门, 严重的干扰 了审计机构 的独立性 。这些审计机构 问题 的存 在,会 造成审计工作结果中出现审计数据错误 、结果误差大等问题 ,严 重的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甚至造 成审计失败的情 况出现 。 ( 三 )企业审计管理缺乏整体概念, 审计方法相对滞后 。 在 企业的内部审计过程中, 整体审计的进行对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提 高可以起 到极大的作用 。但是在现 阶段 的企业内部审计中,这种 整体审计 的概念依然没有得到重视 。这主要表现在 以下两 点:一 是在审计过程 中,其主要还是依靠 审计机构 自身完成审计工作, 缺乏企业其他部 门的主动协助与参与。二是在审计过程中,依然 采用事后审计 的工作方式 ,缺乏从计划预算 、设计生产 、产品销 售等企业整体经营过程 的全面审计监控概念。 特别是在审计方法 中,采用 的依然是落后的审计技术,难 以实现整体审计要求。 二 、完善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的若干对策 随着高科技企业对 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的提高 , 针对其 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人员结合实践内容 ,利用以下 的对策进行 了应对 。 ( 一)不断强化现 代风险导 向审计理念 , 构建有效的风 险管 理机制。在企业的 内部审计管理中, 特别是在审计计划的制 定与 执行过程 中, 审计管理与工作人员需要在审计过程 中不断地 强化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研究-以安然公司为例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研究-以安然公司为例
[13]Keith Rediec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14]Bany.Oliver:“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annual PHD forum 1999 report, 1999
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三)资本结构不合理且负债经营过重
(四)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意识比较淡薄
四、安然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建立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二)创新产品,提高销售量
(三)强化资本结构管理
(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五、结语
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一、研究方法:
第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结合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对安然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查分析研究,分析时主要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和资金结构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
国内研究现状
宁宇之(2010)认为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标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先计算企业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这两个指标,然后利用计算的结果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衡量;另一种是概率法,这种方法主要先计算标准离差及标准离差率,然后利用计算的结果对企业风险进行预测。
蒋琪发(2010)首先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类,他按照不同的标准,将财务风险分成了许多类别。如,按照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他将财务风险分为现金性财务风险与收支性财务风险;按照筹资渠道的不同,他又将财务风险分为债务筹资风险与权益筹资风险,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他又针对
研究内容(论文大纲):
引言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涵义及特征
(一)财务风险的涵义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系别:人文与管理学院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日期 2015 年 4 月 27 日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虽然说我国企业也都渐渐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企业依旧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企业风险。

作为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的财务风险,全面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和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快速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相关,财务研究的重要方向就是对财务的风险进行进一步探究。

在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由于存在着各种各样同时又无法预料的内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就给企业财务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性。

通过进行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尽量地避免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亏损,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这样才能进一步保障经营者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使得企业高效地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本文在相关研究背景下,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深入探讨研究,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并且对其相关因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合理的防范风险对策。

[关键词]:财务风险;因素分析;防范风险[论文类型]应用型目录1 (4) (4) (5) (5) (5) (6) (7) (7)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7)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的必要性 (8) (9) (9)定量分析方法 (9)定性分析方法 (10) (10) (10) (11) (12) (13),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13),导致大量投资失误 (13),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14),存货周转率不高 (14) (14),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5) (15) (15) (16) (16) (17) (17) (17) (17) (18) (19)在我国现阶段,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很多大型的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发生着改变,由以前的资产经营为主转变为现在的资本经营为主,进入了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阶段,适应这一类经济大环境的需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成为了企业的核心问题。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对策【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财务,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企业也必须正确的认识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关于财务风险的管理。

企业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最终都表现在财务上。

财务风险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

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

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损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

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本筹集、资本投放、资本使用、资本回收和资本收益分配。

本文针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企业防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风险;避免风险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风险是无时不在的,无处不有的,这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关于风险的研究起源于德国,后来形成并发展于美国。

直到20世纪60年代,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才得到了广泛认识。

1986年财务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

在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变化的市场状况,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生存困难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财务风险给企业、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这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风险亦称筹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受部和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

一、财务风险综合概述(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决策理论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

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开题报告】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我国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

这些风险给企业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经济活动的高风险迫使企业必须识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以及风险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实施对自己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减少可能的损失,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公司的财务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防范公司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对加强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保持公司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期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本文在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企业财务风险入手,结合长三角地区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现状,采用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各种指标的计算,来了解目前企业财务风险现状以及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为增强长三角地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提供一定的探索性建议,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更好的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我国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

台湾和香港学者先后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向德伟(1994)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认为“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企业财务风险,按照财务风险活动的内容来划分,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受益分配风险四项”,为企业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

大陆学者佘廉(1999)出版了《企业避入陷阱技巧》和《企业逆境管理》,开始从理论体系上考虑企业逆境管理问题。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Vol.28No.10Oct.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0期(下)2012年10月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同程度的产生了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何控制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现代企业风险控制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1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务运行主体是“有限理性的”;二是财务运行主体有机会主义倾向;三是财务运行主体较大的交易费用.1.1财务运行主体是“有限理性的”从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看,风险是主观不确定性与客观不确定性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有限理性和客观现实的复杂性,使得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运行主体是“有限理性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认为,由于受体力和生理要素的约束,在任何时刻,我们只能想出非常有限的几个可能的动作作为备选行为方案.此外,受加工所有任务的基本生理约束,人类同一时间内考虑的问题是有限的,这也限制了人们的注意广度以及知识与信息获得的速度和存量.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的基本生理约束和思维偏差又会引起价值偏见和目标认同的偏差,导致人们在决策时的理性程度是有限的.1.2财务运行主体有机会主义倾向现代财务经济学中,比较著名的理论有财务运行主体有机会主义倾向.其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中,将机会主义定义为“一种基于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欺骗式策略行为”.当交易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不一致时,信息较多的一方就会以对方信息少的缺点对其加以欺骗,以达到自身的利益.人的有限理性和资产专用性则强化了经济主体实施机会主义的动机.与经济人自利行为不同的是,机会主义行为不受信用的约束.因此,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加大了契约的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1.3财务运行主体较大的交易费用科斯(Coase)的《企业的性质》可以说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奠基之作.Coase最早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他将交易费用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在科斯看来,价格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要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企业需要付出代价.由于市场当事人之间是有冲突的,为克服冲突就需要谈判、缔约并诉诸法律形式,这样建立企业间有序的联系也需要费用.沿着科斯的思路,威廉姆森进一步阐释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规定为“经济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代价和费用”.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在某些时候,即使财务运行主体能够准确地预知某些问题的发生,并且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出于对高额交易费用的考虑,对这些问题的防范措施也会存在一定的纰漏.2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别及其内容财务风险作为现代企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在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别及其具体内容如下:2.1所有者财务风险所有者财务是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部分.所有者的财务风险,分别从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强调了公司的不同主体的不同目标.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所有者将资本投入企业的效用函数是财富最大化.由于受所有者有限理论的影响,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所有者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无法对每一项投资决策做出科学的决定.不仅如此,所有者财务上的这些弊端还有可能引发投资风险.另外,所有者财务风险还表现在所试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施碧月(福建省中共三明市委党校,福建三明365000)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从现代财务经济学角度看,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本文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类比及其内容,重点探讨了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控制风险的策略.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0-0042-0242--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现代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状况较为普遍,这也使得所有者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所有财富最大化目标实现曲折化.2.2债权人财务风险债权人财务风险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债权人做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在选取投资对象时,其财务风险是源自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债权人财务风险与股权融资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债权融资的成本较低,现代企业的利息成本是既定的,利用债权融资成本较低的优势,充分发挥财务的杠杆作用,可以达到现代企业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现代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债务融资为企业筹集资金.企业通过债务融资,使债权人面临着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融资过程中,企业为获得债权人的资金,弄虚作假,甚至出现故意隐瞒投资项目风险,夸大项目的预期收益率,显然这样做会使债权人在投资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2.3经营者财务风险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中的常见类型之一.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契约集,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所有者将资金投入企业后,聘请经营者代为管理,当所有者的利益最大时,经营者的利益也趋于最大.在对经营者的薪酬方面,经营者的知识与管理转化为所有者的财务资本,所有者则根据经营者的经营业绩支付薪酬.在企业财务风险中,经营者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经营风险,经营者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酬,必须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来降低成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3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控制风险的策略为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的发生,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才能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针对上述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别及其内容,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控制风险的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3.1所有者财务风险的控制在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对所有者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对企业所有者而言,出资者重视的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过程,投入资本的营运状况是企业资本所有者关注的焦点.其中,权益净利率即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权益净利率代表着资本的运营状况.在对所有者财务风险的控制中,所有者利用权益净利率所反映的资本结构状况,可以控制所有者的财务风险.3.2债权人财务风险的控制在对债权人财务的控制方面,控制债权人财务风险的措施有很多,一般而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系,首先,要强化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可以规范和完善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其次,采取债权控制与股权控制相结合的措施,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结合债权控制和股权控制,控制财务风险,有利于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再次,要完善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借款合同控制债权人的财务风险,可以增加合同中的保护性条款,使借款企业有法可依.最后,还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债务人的长期稳定发展.3.3经营者财务风险的控制为了使经营者自身的财务目标与所有者财务目标趋于一致,应加强对经营者财务风险的控制.经营者是企业资产的管理者,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对经营者财务风险的控制,应调整资本结构.在现代企业内部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整,改善经营者的管理,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和有效管理的目的,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就企业经营者而言,企业经营者应进行经常性的财务分析,识别、了解、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通过资产的管理效率和销售的盈利能力来预测,使经营者对个人效用的追求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激励机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现代企业所制定的激励机制应与经营业绩挂钩,与此同时,还要明确奖惩标准.另外,为有效防范经营者的财务风险,还要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者的业绩,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总之,企业风险控制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面对企业风险控制的成因,应结合实际从所有者财务风险的控制、债权人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经营者财务风险的控制三个方面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建立起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以便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相信在了解企业类型及其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财务经济学理论,不断探索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控制风险的策略,可以有效的防范、化解财务危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参考文献:〔1〕汤莎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研究[J].才智,2010(08).〔2〕陈育俭.基于财务政策的财务风险控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郭明.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4〕胡光.基于预警机制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机械管理开发,2009(02).〔5〕李梅.对建立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9(12).〔6〕高俊峰.论现代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构建[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43--。

《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文献综述3700字》

《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文献综述3700字》

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前言 (1)1.国外研究现状 (1)2.国内研究现状 (2)3.结论 (3)参考文献 (4)前言国外对财务管理的研究比较快,也比较成熟,西方的财务管理是以数理统模型为基础,从融资的角度出发,扩展到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管理资金管理、利润分享管理等内容财务管理。

整合经济学、金融、管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专注于财务预测,决策,监控和分析,以及专注于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价值。

1.国外研究现状欧美的财务管理起源于集资,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在占主导地位的地中海贸易城市中出现了一个商业组织,股份制经济繁荣起来,就是要预测企业的资金需求,合理筹集资金。

在财务管理基础理论成熟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代理理论、产权理论等理论,通过财务管理研究、通货膨胀、财务风险、财务预测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财务评价与国际财务管理。

美国学者Inyangete(1997)分析了公司的贷款问题,认为公司应该通过贷款来扩大经营,其是限制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融资。

Bishop(2014)是第一家将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应用于企业理论的公司,深化了对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理论的研究,企业内部没有任何财务风险。

因此对于公司而言,风险预防很重要。

Wolmarans(2015)调查了收入稳定、发展稳定的优秀公司,营运资本和盈利能力得出结论,财务管理的重点比金融工具的重点更适合于资产负债表和战略财务。

Lee(2016)认为,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融资时,良好的信用体系,是可以吸引客户,可以利用这个来提升自己的融资,进而可以增加企业的财务基础,提升资金周转,股票融资方面,企业要及时关注股票市场,股票波动时应及时处理,抓住机会利用股票增值进行收益。

Adamenko(2017)认为,财务管理体系是和员工还有老板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是法约尔跳板理论,它就是利用员工之间,以及上下属之间可以直接沟通,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可以获得信息和结论,并且总结分析归纳,上报到领导层,最后得出共同结论。

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措施

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措施

工作交流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措施◎文/柳 洋摘 要:在新常态下,国内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受到内外部条件的影响,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越来越多。

本文结合现金流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一些优势,列举现代企业在经营、投资以及筹集活动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从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两个方面阐述现金流的应用,希望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带来帮助,以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关键词:现金流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0 引言国家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在该种环境下,企业不仅面临经营风险,同时也面临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一旦出现,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等存在较大问题,缺乏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能力,进而给企业带来财务压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现金流指的是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于资金的掌控情况。

以现金流作为财务风险的一个控制指标,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1 现金流指标在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上的优势1.1 现金流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质量一般情况下,企业利润的高低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近期的经营质量,但是很多企业在经营中存在一些不正当的操作,如虚假销售、资产重组等,这就造成了经营活动的利润与实际的现金收入不匹配,利润指标对于企业经营质量的反映就存在失真现象。

与企业利润相比,采用现金流量指标作为企业经营活动或者收益质量的指标,很难人为操作。

通过对获取现金的能力、偿债能力、收益质量以及投资和筹集活动及时作出评价,可以帮助财务、管理和业务人员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业绩,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

1.2 现金流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偿债能力也是反映财务风险的一个指标。

在日常的活动中,很多盈利能力极强的企业由于短期内无法偿还到期账务,而出现极大经营风险甚至破产重组,这说明企业只注重了总体收益,而忽视了其短期或者中长期的偿债能力。

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利润高低与偿债能力是不对等的,企业必须提高其偿债能力。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毕业论文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 (1)(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的目的 (1)2、研究意义 (1)3、国内研究现状 (1)4、国外研究现状 (2)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2)(一)风险的含义 (2)(二)风险的特征 (3)(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3)(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3)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5)(一)资金结构不合理 (5)(二)投资缺乏科学性 (5)(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5)(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5)(五)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 (6)(六)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缺乏科学性 (6)(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6)(八)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7)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8)(一)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8)1、运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 (8)2、利用财务风险指标进行预测和监控 (8)3、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9)(二)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策略 (9)(三)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9)(四)建设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10)(五)完善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0)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1)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清晰的突显出来,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企业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经营者应加强财务管理,进行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预测,进而进行科学的财务决策,通过规避风险和控制风险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把由于风险而对企业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维护企业利益.本文介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涵义及成因,阐述了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帮助企业进一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基于财务视角的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问题及合理对策

基于财务视角的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问题及合理对策

基于财务视角的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问题及合理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设立子公司来拓展业务范围和实现规模化经营。

子公司作为集团整体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风险管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子公司的独立性和分散性,集团对其风险管控存在一定难度,容易造成子公司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而对集团整体风险形成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对子公司进行风险管控成为了集团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财务视角的风险管控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和财务管理理论,探讨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的问题及合理对策,旨在为集团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问题的现状与挑战,明确基于财务视角的有效对策,促进集团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深入分析子公司风险管控的必要性以及集团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旨在为集团公司制定具体可行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还旨在强调加强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提出合理对策并评估其实施效果,为集团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集团整体财务稳健发展,促进集团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字数:119】1.3 研究意义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是保障集团整体经营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为集团的一部分,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控制直接影响到整个集团的运营和财务状况。

研究基于财务视角的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问题及合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角度来看,这个研究可以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体系,尤其是在集团对子公司风险管控这一特定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揭示集团在财务视角下对子公司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控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财务视角下集团对子公司的风险管控思考

财务视角下集团对子公司的风险管控思考

现代营销中旬刊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集团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是当前集团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集团企业在运营中因为子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会对母公司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集团企业需要主动控制子公司的风险,为集团企业发展创建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以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一、集团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集团企业的运营是以母公司为中心,以子公司为辅助,在相同目标与统一章程的引导下,共同运作与发展,以实现提升集团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般来讲,集团企业的经营范围较广,拥有比较雄厚的资金,为了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母公司需要发挥带头作用,根据子公司经营管理的需求进行资源的分配,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集团企业中子公司虽然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在经营发展中仍然会受到母公司的约束。

也就是说,子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自身的规模、经营范围,还要为集团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实现集团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由此可见,子公司与母公司具有控股、隶属关系,在经营发展中应保持统一战略层面高度,通过共同发展、共同运行的方式,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子公司与母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子公司的资产作为集团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是集团企业发展的重点。

母公司控制子公司财务的方式,可以为集团企业了解子公司资产情况提供参考,对集团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子公司财务管控模式第一,集权型财务管控模式。

集权型财务管控模式是以母公司为核心,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

集团企业若是利用这一模式进行管理,需要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平台,通过统一拨付资金的方式,对集团企业的资金进行控制。

这一财务管控模式的运用,为集团企业了解子公司财务情况提供保障,防止出现资源浪费或者资金闲置的问题,是促使子公司与母公司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

第二,分权型财务管控模式。

内控视角下企业运营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平安为例

内控视角下企业运营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平安为例

摘要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自然灾害情况的增加,使得保险业飞速发展。

21世纪后,保险业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商业模式转变为金融一体化模式。

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为保险公司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挑战。

与一般行业相比,保险业具有自己的特点:保险费用在未来有变化、保险业务经营者有风险和保险责任的连续。

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风险是随之而来的,它是保险公司在发展中所具有的,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转移。

本文用中国平安作为案例,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和措施,对中国平安在运营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内部控制相关内容,进一步研究中国平安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从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希望对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把控有所帮助。

关键词: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国平安保险行业Abstract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situation make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fter insurance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gradually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 single business model for financial integration mode of new business model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rings the new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insurance company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industry, insurance industr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surance costs have change in the future have risk and insurance liability insurance business operators is continuou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surance company, the risk is followed, it is in the developing of the insurance company, will not transfer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Taking ping 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inancial risk of ping an in operation through relevant concepts and measures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and further studiesping an through relevant contents of internal control.Keywords: Operational risk,financial risk,internal control,ping an in China,insurance industry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目录 (2)前言 (3)1 内部控制和风险相关的基本内容 (4)1.1 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4)1.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4)1.1.2 内部控制的要素 (4)1.1.3 内部控制的方法 (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5)1.2.1 风险的定义 (5)1.2.2 风险管理的概念 (5)1.2.3 风险管理的过程 (6)1.3 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7)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 (7)2.1 中国平安的基本情况 (7)2.1.1 公司简介 (7)2.1.2 行业背景 (8)2.1.3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8)2.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现状 (9)2.2.1 中国平安财务风险概述 (9)2.2.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9)2.2.3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10)3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1)3.1 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风险 (11)3.2 保险业务控制存在漏洞 (12)3.2.1 承保理赔环节管理不当 (12)3.2.2 再保险业务管理不当 (13)3.3 运营财务风险管理信息沟通不足 (13)4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14)4.1 加强以偿付能力为中心的预警体系建设 (14)4.1.1 构建思路 (15)4.1.2 预警标准 (15)4.2 加强保险业务关键环节的建设和管理 (16)4.2.1 落实核保理赔工作 (17)4.2.2 加强再保险业务的管理 (17)4.3 加强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沟通 (18)总结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管理者和运营者,其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进行财务管理的转型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意义第一,财务管理转型可以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忽视了财务决策的战略性和长远性。

而财务管理转型强调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数据分析和财务模型等手段,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风险挑战。

第二,财务管理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没有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导致企业容易陷入财务风险的困境。

而财务管理转型强调风险管理,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提高企业对各种风险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三,财务管理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财务管理转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评价,发现问题、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第四,财务管理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在市场经济中,透明度和信誉度是企业吸引投资、合作伙伴和顾客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缺乏透明度,难以建立起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信誉度。

而财务管理转型强调信息披露、内外部沟通和合规性建设,提高企业的透明度,树立企业的良好信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1]。

第五,财务管理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只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绩效。

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心得体会

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心得体会

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心得体会篇一:财务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财务管理学习心得财务管理是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指导。

通过财务管理的学习,我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意义、财务管理的手段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让我从财务管理的学习中深刻体会到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大意义。

内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各企业应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网络,搞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促进(来自: 小龙文档网: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心得体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理顺财务组织结构企业对各项经济活动控制得好坏,关键取决于其组织是否有效。

企业组织结构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内部条件和财务战略,决定其适宜的组织体制,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内部摩擦和降低组织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按管理控制成本与效率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职位设置和严密的授权管理,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确保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为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预算管理应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以目标利润为前提,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利润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

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为月度预算,进行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找出问题和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也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检验。

实证结论显示:盈余结构项目在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方面,均比总括盈余具有更加显著的预测能力,并且盈余结构在现金流预测方面也具有显著的经济学意义。

三、盈利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a)实证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的(年度)盈利预测比随机游走模型(年度)盈利预测准确;徐跃(2007)发现利用财务分析师的季度盈利预测一元时间序列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比利用年度盈利的一元时间序列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更加准确。

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b)利用财务分析师的公开盈余预测进行套头交易策略研究,以及王征、张峥和刘力(2006)对六大券商财务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组合研究,都证明了财务分析师预测的经济价值,而且在统计上显著。

徐泓、蒋砚章、刘雅萍(2005)以净利润作为衡量企业年度盈利的主要指标,建立基于中期报告的各种盈利预测模型,设计的预测模型分为综合运用年报数据预测和中报数据预测两类,并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差异检验,从中提炼出最佳预测模型,以扩大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张雁翎、陈涛(2007)以随机抽取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1,000家被并购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检验效力问题。

本文通过三种验证各模型效力的实证方法比较了6种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

研究发现,第一类误差的方法认为Healy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能有效地检验出盈余管理行为:预测误差标准方法则认为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是最优的模型;而根据对操纵性应计部分的短期效应的实证则认为Healy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KS模型和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是较优的计量模型。

在综合考虑各种实证结果和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检验盈余管理行为的效力最强。

郦玉敏(2005)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正确可行的方法,即体现在盈余质量的三个方面:盈余的预测能力、盈余的持续性和盈余的现金支持,只有盈余的现金支持才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现金流视角下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基于现金流视角下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158效账目或是赊销等风险。

(四)偿债能力低下企业预计的偿债能力和实际偿债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不够了解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从而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应对现金流财务风险的措施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经营、筹资以及投资等环节中,因此基于现金流管理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财务风险。

(一)强化企业资金管理企业内部需要构建完善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并定期盘查企业内部财产,重视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能牵制。

而存货管理必须要加以完善,企业需要合理控制存货,不能过少和过多。

存货过少企业无法及时提供给客户,从而影响企业运营。

存货过多则会导致积压,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也必须要加以完善,企业为了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在多变的市场中不够重视客户的付款方式和客户信用,导致许多商品赊销。

而这一方式虽然能够及时销售产品,并获得经济利润,但是也会导致企业承担赊销风险。

因此,企业必须设定赊销比例,同时缩短账款收回期限。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完善的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关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现金流是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其经营状况。

为了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发展水平,那么企业在优化自我管理时,还需要优化现金流的控制方法,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

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现金流管理,针对现金流产生的风险,就必须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企业能够长远健康发展。

一、现金流管理与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关联现金流是指企业在开展一系列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时,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行为。

而现金流管理作为企业的一套管理体系,是针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建立的。

并且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水平与企业经营能力之间存在直接影响。

财务风险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财务风险是一种企业是否能够按时偿还债务的不确定性。

如果企业没有负债,那么必然不会有财务风险。

其次,企业融资过程和使用资金过程也同样会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研究

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研究

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研究【摘要】本研究以财务视角探讨企业投资管理,首先通过分析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揭示了财务指标在企业投资管理中的重要性。

然后深入探讨了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策略,强调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最后讨论了企业投资管理的财务监控与评估,指出有效的财务监控是企业投资成功的关键。

通过本研究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在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研究应该继续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财务视角指导企业投资管理,并结合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完善企业投资管理的理论体系,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企业投资管理、财务视角、投资决策、财务指标、风险管理、财务监控、评估、研究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投资管理是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决策不仅关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担能力。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更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投资管理,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在融合财务知识和投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来优化企业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通过对企业投资决策中财务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规避潜在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和收益率。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研究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企业投资管理中的财务因素,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明确提出,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前期调研的指导。

1.2 研究意义企业投资管理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具有重要影响。

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摘要: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切实有效的财务管理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但是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中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所以,从根本上讲,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财务观看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虽然管理范围不同,但是管理内容有很多的共通性。

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经济利益,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因素;风险控制;投资融资风险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因素1、投资风险目前,许多企业过于重视企业发展速度,但是在企业决策过于武断,未能正确判断企业决策正确性。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发展速度都非常快,企业生产经营与未来发展面临诸多选择,出现多元化的投资现象,导致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容易做出错误判断,甚至个别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加大投资金额,投资风险加大,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企业投资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

2、人员风险在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下,人们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但是,工作机会的增多,人们的心理逐渐浮躁,经常更换工作,甚至很多年轻人的就业观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外部环境并不适合自己,频繁跳槽,导致企业缺少管理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经验不足,或是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或是对先进财务管理手段账务不够透彻,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财务管理风险提升,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效果。

3、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是指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由于成本、人员、资金和销售等不确定因素变化导致的风险问题,比例供应链风险、供销风险等,而企业经营风险与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经营决策水平直接相关。

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管理手段来规避经营风险。

4、资金使用管理风险企业资金是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经营与发展的根本条件,资金合理化分配与使用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实现,甚至会影响企业长久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Summer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May 2011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张 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也越来越依靠市场化操作的方式来开展,风险控制问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对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广泛的交融趋势,现代财务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重要交叉学科,自诞生那日起就一直将风险价值观念作为最核心的企业理财思想,风险理念也贯穿于整个财务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之中。

本文欲解构现代财务经济学的三大支撑性理论,即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以及资本结构理论,分别梳理出其中的风险控制思想,以企业的决策→投资→融资流程为主线,逐步廓清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收益逻辑脉络,以期为构建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框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风险控制;财务经济学;资产组合;资产定价;资本结构一、现代财务经济学中的风险控制理论综述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科维茨(Harry·M·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奠定了的现代企业投资理论的基石,而以M-M(Merton Miller &France Modigliani)定理为代表的资产组合理论则逐步构成了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核心,这两大理论体系从融资和投资角度首先勾勒出现代财务经济学的大致轮廓。

伴随着美国华尔街上金融天才们所发明出数量庞大的证券衍生品,对金融产品的均衡定价或套利定价方法催生了金融经济学中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MP、APT &OPT),在众多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都包含了这样一种朴素的思想基础:即资产价格等于未来收益的预期折现,或者以无风险收益率去折现未来的收益,外加一个代表风险溢价的误差因子。

现代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的投资行为逐步延展到金融产品的投资领域范围,这使得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很自然地融入企业财务学的理论体系中来。

另外,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也进一步地丰富了现代财务学的内涵。

因此,大多数的西方经典财务学著作中都将资产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以及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视为现代财务经济学的三大基础理论,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投融资决策的方法论体系。

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价值观念作为最核心的现代理财思想,贯穿于整个财务学理论体系当中。

而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影响风险价值的两个主要因素,对风险控制管理的研究也多以这两者作为分析的起点。

现代财务学的三大基础理论都属于实证性质的理论,均以不确定性分析为基础,将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通过运用一般市场均衡分析的方法,分别从企业投融资行为中围绕财务风险的三个角度,即风险-收益、风险-价格、风险-价值角度进行定量分析,依据量化研究的结果来规制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的管理决策,进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二、资产组合理论———风险偏好差异条件下的投资决策 1952年,马科维茨在《资产组合选择》中首次提出了最优资产组合理论,其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同证券之间的预期收益率、方差和协方差矩阵来确定证券组合的有效边界,再将其引入到投资者效用函数中,利用投资者效用无差异曲线与收益曲线的切点,以得出不同证券投资的最佳组合方式。

在此基础上,1959年马科维茨又在《证券组合选择:有效的分散化》中进一步地讨论了关于均值—方差的证券组合选择问题,并提出了不确定条件下进行金融资产选择的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PortfolioManagement Theory),其核心思想可归纳为预期收益与组合方差的均衡问题。

45按照马科维茨的观点,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证券资产构成一个资产组合时,只要满足条件“相关系数小于1”(即ρ<1),那么这个资产组合的总体标准差就小于其各个单项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即表明这个资产组合方式分散了各个单项资产的风险。

从本质上看,资产组合实际上是运用了资产的多元化经营方式来分散总体风险,即生活中常说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分散风险的基本原理在于:多元化的组合资产发生了“组合体的多元化效应”。

在存在组合的多元化效应的前提下,构建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的基本方法可大致划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要确定风险资产组合的可行域和有效边界,然后,再确定投资者无差异曲线与有效边界的切点,该切点所确立的组合方式即为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出现之前,按照以往西方投资学理论的观点,如果投资具有较大风险的资产,即其收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特征,那么投资者必然要求获得相对应于高度风险的高额回报。

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则认为,某一项资产所引起的投资风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各项资产对整个投资组合体所形成的合成风险之中。

所以,对于任何一项投资决策的风险-收益分析都应该从整个资产组合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局限于单一资产的个体风险;对于任何一个投资组合来说,只要其投资收益的相关性不高,即ρ<1时,就可以通过资产的多元化经营来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

在此基础之上,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还提出了:无论是风险资产,还是无风险资产,都可以借助于风险-收益特征的分析来对资产组合的具体形式加以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差异(风险厌恶程度),其投资需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风险程度的资产配比方式来加以满足。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资产组合理论中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不同的资产组合方式之间,或者说不同的资产配比方式之间,一定存在一个最优的资产组合,而最优资产组合可以按照有效边界和资本配置曲线的切点来加以确定。

这种对资产的组合方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从实质上看,就形成了一个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资产管理过程,对风险的控制管理主要通过资产的多样化经营为手段,在一定的投资收益前提下将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使得具有风险偏好差异的不同投资者在投资效用上均能获得最大的满足。

从投资效用函数来看,它是一种在一定的收益准线基础上的风险偏好与风险效用之间的均衡。

资产组合理论还进一步地提出,如果投资者想要规避风险,仅仅以价值低估为导向所确立的投资组合并不一定能达到分散风险的最佳效果,建立投资组合的正确导向应该是在投资者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来确定该组合预期收益的方差与风险的比值。

三、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定价决策中的风险-收益分析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的观点:企业在投资决策中,不能孤立地对单项资产所引起的投资风险加以衡量,而是要将其风险属性纳入到整个资产组合中来进行综合测度,并且设置了一个相关系数“ρ”作为标准来对资产的风险特点加以初步地判别。

那么,在承认该理论的合理性时,就引出了另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即当同一项资产处于不同的资产组合中时,其个体风险的衡量如何统一。

针对于此,在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之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套利定价模型(APT)对投资风险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精彩诠释,它们设置了另一个反映单项资产风险水平的衡量指标———β系数,即资产收益与市场收益协方差的标准化值。

今天,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早已成为现代金融市场价格学说的支撑性理论,β系数也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描述性指标之一,广泛地活跃于公司金融领域和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决策分析中。

两者均以收益变动作为资产定价的基础,反映了在资产的系统性风险条件下,风险资产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起不确定条件下风险资产定价的理论依据。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风险被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无法分散,只能采取风险回避等消极的方式对风险损失加以控制,而非系统风险则可通过多元化经营的分散投资来予以消除。

任何资产的不可分散化风险都可以使用β系数来加以描述,β系数反映了单项资产对于整个资产组合风险作用的大小。

投资的风险补偿与该资产的β系数以及该资产组合的风险回报成正比例关系,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升水,而风险升水等于风险数量乘以风险条件下的市场价格。

由此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将系统性风险作为唯一的定价对象,并将风险与预期收益联系起来,反映了风险-收益下的基本投资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假设条件基础之上的,55正是为了放宽这些假设条件,使其具有更为宽泛的解释能力,套利定价模型(APT)适时而生,它运用套利行为推动市场趋于均衡的原理以及多因素分析模型,构建了与CAPM形式上十分相似的均衡市场条件下的资产定价模型。

APT模型同样使用β系数作为衡量资产风险水平的基本指标,只不过β系数不再是资产收益与市场收益之协方差的标准值,而是资产收益对某种风险因素变动的反映。

APT模型的进步在于,它将CAPM模型中资产的风险因素由单个扩展到多元,并以风险因素的预期收益变动作为系统性风险条件下的资产定价基础,揭示了相关的多种风险因素对资产期望收率的影响。

总的来说,CAPM模型与APT模型提供了一套对预期收益加以确定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资产的现时价格与其预期的未来收益之间的定量关系。

两者相比较起来,APT模型在对于期望收益或资产风险收益的测度上,准确率更高。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以预期收益为基准对风险资产的价值进行定价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期权理论的期权定价模型(OPT)从另一个角度扩展了资产定价的方法体系。

OPT模型是以资产的现时价格作为依据,从金融学的套利原理着眼所提出的,通过期权合约(即证券资产在约定时间内按照固定价格买卖合约标的物的权利)或其他具有期权性质的金融产品来进行资产定价的一种方法。

期权理论是现代金融工具创新的重要成果,它具有几个重要的特征:首先,期权是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一把“双刃剑”,它在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崭新方法的同时,自身也成为金融风险控制的重要对象。

其次,期权工具具有很高的财务风险,它的风险源于资产流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流动的方向、流量大小和所发生的时间是否与期望一致。

与即期风险和远期风险相比较起来,期权风险的不确定性更强,报酬结构的非线性特征更为明显,因而对风险加以控制的难度也更大。

但是,不可否认,期权定价模型(OPT)的优势也相当明显,它首次量化了期权风险与资产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套方便且合理的评估工具,来确定其运用期权对冲风险的机会成本大小,并依此建立了风险控制的基准,使投资者对其风险属性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期权定价模型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应属波普模型(BOMP)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Black-Schol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