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重三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试卷(高一地理)
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天山北
坡比南坡
积雪冰川
海拔低的原因是()
A.北坡是阳坡B.南坡是阴坡C.北坡是迎风坡D..南坡是迎风坡
2.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到()
A.高山草甸B.山地草原C.荒漠草原D.山地草甸草原
位于太平洋的图瓦卢是由九个环状珊瑚礁岛组成的岛国,国土总面积26平方千米.每拔最高点是45米,人口约11000人,2002年图瓦卢已举国移民新西兰。
回答3—4题
3.推测导致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的根本原因是( )
A.该国位于台风盛行的海域
B.发达国家在海域附近不断进行核试验
C.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地带,地震活动频繁
D.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使全球的“温室效应”加剧
4.如果全球温度升高,则()
A.热带地区降水增加
B.高纬度地区降水少
C.海水蒸发加剧,海平面下降
D.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野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
下图为不同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
读图完成5--7题。
5.“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现代我国东部地区()A.气候变冷B.气候变暖
C.植被破坏严重D.病菌增多
6.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野象会( )
A.向南迁移B.向北迁移
C.向东迁移D.向西迁移
7.黄河中下游地区,商周时期与现代相比,气候具有哪种特点( )
A.温暖湿润B.寒冷干燥
C.寒冷潮湿D.高温干燥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变暖,中国主要农业区趋向于干旱。
保证农业用水成了农业稳产的重要任务,农业用水与气候因素、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下图表示某一时期中国干旱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灌溉用水量和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的变化。
(干旱指数是水分亏缺量与持续时间的函数)。
完成8--9题。
8.对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A.①有效灌溉面积②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③农田灌溉用水量
B.①农田灌溉用水量②有效灌溉面积③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
C.①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②农田灌溉用水量③有效灌溉面积
D.①有效灌溉面积②农田灌溉用水量③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
9.对图中曲线解读正确的是()
A.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变化和气候变化基本一致
B.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灌溉技术的进步促使有效灌溉面积增大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单位灌溉用水量的重要因素
D.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效益
10.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以下有关图中信息的正确说法是()
A.甲国可能是印度B.乙国可能是芬兰
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D.乙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比甲国更严重
11.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传统型阶段B.现代型阶段
C.原始型阶段D.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度型阶段
12.下列因素中,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的是()
A.淡水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D.耕地资源数量
13.下图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
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
C.热量资源D.能源资源
14.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B.非洲C.欧洲D.大洋洲
读下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e区域通常是()
A.中心商务区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
16.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扇形模式B.同心圆模式C.多核心模式D.星状环形模式17.以下关于目前世界城市化问题的正确论述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和大于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出现停滞状况,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8.下列各组城市均是作为政治中心兴建的是:()
A.北京和巴黎
B.堪培拉和伊斯兰堡
C.莫斯科和新德里
D.巴黎和罗马
右图为某国1790——2000年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9--20题。
19.1900——2000年该国城市化水平()
A.基本不变B.持续上升
C.波动下降D.持续下降
20.该国最有可能是()
A.新加坡B.印度C.中国D.美国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下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下图),回答21--22题
2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2.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
下图是甲一戊5个国家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图。
据图回答23-24题。
23.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24.经济结构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是()
A.丁B.乙C.丙D.戊
25.读“印度半岛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①处就近利用煤矿建一火电厂
B.在②处建一化工厂,既可就近排污入河,废气对城区污染也较小
C.在③处抽取河水建一水厂
D.在④处防护带内利用绿化空地建一所幼儿园
26.有关城市住宅区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前,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混杂
B.工业革命期间,工厂逐渐集中分布,低级住宅区就分布在工业区周围
C.随着工业化的实现,高级住宅区形成,且与高级文化区相联系
D.一些特大城市兴建的卫星城,使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均向卫星城移动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区图,图中的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米而设计的。
据此回答27--29题。
27.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是()
A.①住宅区、②工业区、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②住宅区、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②住宅区、③工业区
D.①住宅区、②商业区、③工业区
28.图中()
A.②区的东西宽度最大为4千米
B.①区与③区的最小高差约为2米
C.城市地势北高南低
D.海防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台风袭击
29.该城市居民担心海平面上升带来不良影响。
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A.长时间的降水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板块运动使陆地下沉
D.气候变暖,极冰融化
30.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Ⅱ卷(综合题,共40分)
31.(22分)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占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图。
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该国属于哪一类国家__________________;按此趋势发展下去,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0分)
(2).B国60岁以上的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_______的特点。
(2分)若按现有趋势发展,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4分)
(3).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2006年的5.28‰,但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
严加控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分)我国出现“未富先老”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应对的措施是。
(4分)
32.(6分)右是某城市工业布局规划图,回答:
(1)计划在A处建印染厂,是否合理: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B、C、D三处分别建自来水厂、钢铁厂、服装厂,请合理安排:服装厂自来水厂,钢铁厂。
(均填字母)
(3)该城市布局形式为_______ __式。
33.(12分)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个城市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原因是________。
(4分)
(2)A、C、D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2分)
A.平原地形
B.气候温暖
C.资源丰富
D.交通发达
(3)促进A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限制A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
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工业,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4分)
高一地理答案
CADDA BABDC BCBAD ACBBD DDBBA CCBDD
31.(1).A;人口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减少, 就业困难(或经济与生活水平下降)
⑵人口老龄化;①人口增长缓慢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生产资料过剩,影响经济发展;②老龄人口多,加重社会经济负担,老龄人生活孤独
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造成环境承载量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障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开发老年消费产业,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32.题:
(1) 合理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
(2) B C D
(3) 集中紧凑
33.(1)B C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水运便利
(2)C
(3)交通运输干旱钢铁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