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实录与反思[名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实录与反思
案例描述:
针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我课前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一半多的学生不会计算,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我针对不会做或做错的学生进行了再分析。

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孩子没有办法(40.9%)或想当然地把分子和分母分别相加得出结论(34%)。

针对这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得意,学生的想法都在我的头脑中。

我的思考及教学策略
针对这些情况,我精心地设计了整个的教学过程,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⒈怎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同分母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已经学习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四年级时学生还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

但是学生到底是否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只有同分母的分数才能相加减呢?针对这个疑问,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材料,
先让他们用分数表示每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能非常顺利地说出正确的分数,然后我提出问题:如果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学生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任意地说出算式,他们首先选择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相加,他们说出了+ + + + +,前面几个算式都是正确的,但是最后一个算式是不正确的,针对这个算式引导学生讨论,和能不能做加法,为什么?
通过观察这两幅图,学生很快发现他们的整体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把这两个分数做加法,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只有整体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计算分数的加减法。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们继续列算式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在整体相同的前提下,找出分数列出算式。

学生们发现分母相同的分数已经用完了,进而继续找到整体相同,但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求和。

自然地引出今天的新课——异分母分数加法。

⒉如何使不会计算的学生真正体会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略)
[案例评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本案例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课前测,对学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进行了非常客观的分析。

这样的学情分析扎实有效,这样的教学预设才会更加充分。

本案例中教师能够针对课前测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同分母的分数才能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得很独特、很大胆、很开放,让学生充分暴露了自己的思维,教师超越了一般老师的教法。

如果老师能有针对性的对
照前测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会提高教学前测的实效性。

使课前测与教学过程结合得更紧密。

本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课前测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我们的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