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
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班级:姓名:总分: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3分)
A.畸形(qí)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B.胡髭(zī) 黝黑(yǒu) 颔首(hàn)
C.直戳(chōu) 解剖(pō) 诱惑(yîu)
D.滞留(dì) 桀然(cîn) 庶祖母(sh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A.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B.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先生”的深份。
C.她有时也很有刚起,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乌辱。
D.如果我能宽怒人,体凉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3分)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好脾气,如果我学的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须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野蛮:
(2)也有解散辫子的,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6.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7.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一项()(3分)
A.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种瀑布般的头发,无论走到哪里,都显得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C.臣受此殊荣,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D.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文坛泰斗的形象颔首低眉。
8.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
(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
(2)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9.古诗文默写(8分)
(1)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转》)
二阅读下列问短,回答后面问题。
文段之一:《藤野先生》(23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0.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2分)
11.“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
(2分)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4分)
[答](1)(2)(3)(4)
13.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4分)
14.“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
;“我”又因何“感到不安”,“感激”的是。
(3分)
15“实物是那样,我们没法改换它”这句话反映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
和对科学的。
(2分)
16由上文段可以反映“我”对藤野先生相处的前两件事的态度是:(1)
;(2)(用文中的语言回答)(2分)
17.“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后两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①
②。
(2分)
18.本文段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2分)
文段之二《鼾声》(16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
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
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
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
”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
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
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
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
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
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
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
20.这篇文章以______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2分)。
21.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
(2分)22.“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
(2分)23.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
(2分)24.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4分)
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25.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
(2分)26.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
(2分)文段之三《马说》(17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7.给加点字注音(2分)
(1)骈()死(2)食()马者
28.解释加点的词(3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执策()而临之
(3)骈()死于槽里之间
29.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现。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3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
(2)其真无马邪?
翻译:
3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3分)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3)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2.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
答:。
三写作(60分)
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
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冷。
蓦然回首,总会发现,有过许多的人和事,成就了两岸迷人的风景。
体验感动,欣喜,自豪……固然美好,品味愧疚,遗憾,愤怒……也不失纯真。
请你以“那一天,我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感动”,“欣喜”“自豪”“愧疚”“遗憾”“愤怒”……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