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黄川容;刘洪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
【年(卷),期】2011()S1
【摘要】本文以黄淮海平原气象数据、土壤理化数据和作物数据为基础,应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估算了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生产潜力年变化率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黄
淮海平原近44a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6433.5~
10592.67kg.hm-2、7786.17~11185.5kg.hm-2,均值分别为9022.18kg.hm-2、9321.46kg.hm-2,可作为补灌区平均最高产量的上限参考值;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为1559.17~6724kg.hm-2、6088.33~9053.17kg.hm-2,均值分别为
4083.24kg.hm-2、7528.21kg.hm-2,分别占光温生产潜力的45.3%、80.8%,可
作为雨养冬小麦与夏玉米平均最高产量的上限参考值。
总的来说,冬小麦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呈现上升趋势,44a分别增加了541.64kg.hm-2、1061.15kg.hm-2;夏玉米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减少了840.22kg.hm-2、
320.59kg.hm-2。
本文揭示了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的增产潜力及其空间差异,可为改善管理水平、提高作物产量提供数据支持。
【总页数】6页(P118-123)
【关键词】气候变化;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冬小麦;夏玉米
【作者】黄川容;刘洪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北京市气候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
【相关文献】
1.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J], 王小平
2.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种植模式和产量的影响 [J], 孙新素;龙致炜;宋广鹏;陈长青
3.黄淮海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J], 杜莲英;王秀芬;尤飞
4.黄淮海平原地区深松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夏玉米节水增产的影响 [J], 强小嫚;张凯;米兆荣;刘战东;王万宁;孙景生
5.黄淮海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耕地生产潜力的影响 [J], 姜群鸥;邓祥征;战金艳;刘兴权;唐华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