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测绘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与测绘有关的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款
一、国标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中
5.3.43:凡绘制有国界线的地形图,必须符合国务院批准的有关国境界线的绘制规定;
7.1.7:地下管线的开挖、调查,应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电缆和燃气管道的开挖,必须有专业人员的配合。

下井调查,必须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且应采取保护措施;
7.5.6:当需要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或升级时,必须进行相关数据备份,并确保在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10.1.10:每期(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

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①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
②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
③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快速扩大。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
7.1.7规定了基坑的等级、变形监控值。

(软土地区)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
3.0.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米或开挖深度小于5米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7.0.4:当(基坑)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①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②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
③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④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⑤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⑥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⑦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⑧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⑨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⑩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⑾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⑿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8.0.1: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

监测报警值应由基坑工程设计方确定。

8.0.7: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①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②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③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
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④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⑤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⑥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
1.0.7:暗、明挖隧道和高架结构横向测量中误差为±50㎜,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为±25㎜;
6.1.8:作业人员进入检查井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保护规定,并应采取防止中毒、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的措施;
18.5.1:在运营阶段,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对相关线路或周边环境进行变形监测:
18.6.4:建筑的允许变形值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确定。

当实测变形值大于允许变形值的2/3时,应及时上报,并应启动应急变形监测方案。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0.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是强制条文)单与行标有关系。

3.0.2
二、行业标准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3.0.1:下列建筑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
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②复合地基或软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③夹层、扩建建筑;
④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
⑤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建筑。

3.0.11:当建筑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变形测量方案:
①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②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说明:通常取允许变形值的60﹪)
③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
④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⑤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