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生长棒应用于早发型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型生长棒应用于早发型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近远期疗效观

刘宗克;柴充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
【年(卷),期】2022(43)2
【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型生长棒(mixed growing rod,MGR)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近期和远期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
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7例EOS患者,根据患儿手术方法分为MGR组(n=13例)
和GR组(n=14例),分别给予生长棒(growing rod,GR)和MGR治疗。

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观察患者Cobb角、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T_(1)-S_(1)长度。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GR组和MGR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和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生长棒类型、中位随访时间、平均撑开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主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
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T_(1)-S_(1)长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MGR组术
后和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和胸椎后凸角显著低于GR组,T_(1)-S_(1)长度显著
大于对照G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生长速率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12.17mm/年vs 12.81 mm/年,P>0.05)。

结论MGR技术有助于提高GR技术的矫正效果,减少并发症,不会影响脊柱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值得应用。

【总页数】3页(P262-264)
【作者】刘宗克;柴充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创伤骨科一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2.13
【相关文献】
1.小切口微创分期手术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早期疗效观察
2.生长棒技术和VEPTR 技术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3.生长棒近端锚定点数量对早发性脊柱侧凸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4.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5.早发型脊柱侧凸行生长棒矫正手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颈椎矢状位失平衡的风险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