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惩戒的价值取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高校体育教育惩戒的价值取向研究
谷茂恒
1
黄伦
2
刘玉娥
3
肖毅志
1
(1.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51;2.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412000;
3.湖南护理学校,湖南浏阳410318)
Study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E Punish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U Maoheng ,etal.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afety Technology,Changsha 410151,Hunan,China)
摘要:教育治理现代化下高校法治化校园建设的教育教学秩序理应有法可依、有错必纠。
体育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体罚方式,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时受到法治制度的约束。
体育教师必须理性掌握教育的时代价值,坚定政策实施导向,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方向,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文章从教育治理现代化视角理性分析高校体育教育惩戒存在的困境,建立体育教育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制度和保障体系,使体育教育惩戒走出惩罚的误区,让体育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并成为教育的基石。
关键词:体育教育;惩戒;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资助项目: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惩戒的困境与解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JK22BTW012)。
第一作者简介:谷茂恒(1979—),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体育社会学。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教育惩戒是维持教育秩序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项教育管理理念。
结合学校体育学、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和体育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对体育教育惩戒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梳理,鞭策体育教师科学地评估体育教育惩戒时代价值,从而有助于家庭或社会群体理性地看待体育教师的教育惩戒行为。
1教育惩戒与体育教育惩戒的内涵
教育惩戒隶属于教育范畴,为了让教育成为有秩序又不损害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教育者采用批评、处罚等有效方式使受教育者内心进行反思和内省,主动意识到自身过失而努力改正的一种教育手段。
体育教育惩戒是学校、体育教师等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主体以法定的体育教育惩戒权为依据,以法定限度内的惩罚为手段,依法对违反、损害体育教育教学秩序的师生做出客观性评价,抑制其错误行为的发生和发酵,促进师生对体育教育惩戒的理性认知。
2体育教育惩戒的理性认识
体育教育惩戒是体育教师育人的一种常规手段,也是落实学校行为规范的一种方式,并对良好教育秩序的一种展现。
体育教育惩戒需要教育者依据学生的错误行为的严重程度,处理结果是否合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等做出质的区分以达到育人目的。
2.1教育惩戒存在的必然性
202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必须履行的四项义务,其中一条为“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意见及法规的实施,体育中的“健康第一”,“体教融合”“自甘风险”等关键词出现彰显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育人价值,从法律、制度、教育规制等方面夯实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学校体育风险管控释放压力。
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十四条”和“第三十三条”分别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重新进行部署,充分保证学生享受体育课的新要求以期为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心智健全的的人。
以上法规和条例为学生在体育课中出现的伤害事故的有效处理等提供法治约束和保障,这些社会问题的呈现,教育者如何有效运用教育惩戒正确地育人,是新时代体育教师面临一项新的挑战,因此,教育惩戒在教育中存在是必然性的,也是教育的公平体现。
2.2体育教育惩戒的合理性
教育与惩戒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者应当理清“教”与“惩”、“育”与“戒”逻辑关系。
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之内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体育教育惩戒在告知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当你的学习行为违背学校学生准则会让你在错误行为中受到反思,以此达到“惩戒”目的。
体育教育惩戒本身未赋予规范以权威,但教育惩戒可以防止规范丧失权威,体育惩戒的目的并不在于伤害违纪者,而在于进一步确立被违纪者过失行为所破坏的既有体育教育规范,在帮助违纪者改正过失的同时使所有学生确立起对纪律的敬畏底线。
2.3体育教育惩戒的超越性
体育教育惩戒的价值是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失范行为本质,有效发挥体育教师的教育惩戒价值保证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马克思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论断契合了社会生活中个体在自主性与社会约束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体育教师不能因学生某种过失而否定学生本人,将其所犯错误归咎于学生行为有“问题”。
体育教师应该从事件的本质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可以加以激发与引导的良善心与自我道德的要求,从体育教育学和体育管理学及体育心理学角度理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意义,加以正能量去克服学生错误的思想与行为,超越教育惩戒本身。
3体育教育惩戒的时代需求
随着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各项法律法规的健全,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也要
遵循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基本方针和根本要求,适应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需要。
3.1有利于教育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推进
依法治校是时代所需。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机构、学校、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视野局限。
体育教育惩戒在教育治理理念下,体育教师牢记如何解决“怎样培养人”的方法问题、“培养什么人”的方向问题,还要解决“为谁培养人”时代重任。
学校教育治理要于法有据,要在教育治理过程中推动体育规范体系建设,要通过规范体系建设改体育教育惩戒出现的权益纠纷,并将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与治理方法固定下来。
据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访谈,高校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还存在法治障碍,当前的教育体系难以满足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高校的体育教育惩戒权益诉求难以合理响应,因此,高校需要健全教育法治相关体系,完善多元化的解纷机制,满足体育教育惩戒需求不断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3.2有利于维护高校体育教育的良好秩序
学校教育的发展,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以及人们教育认知观都发生着变化,教育秩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体育教育在教育中地位显著,近两年国家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文件不断出台,高校行政部门对体育工作重新进行部署,特别是高校体育发展度有着自身的传统特色,学校体育教育在追求体育特色发展同时,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体育教育惩戒在学生教育中有效监督,促使体育教育与社会和谐,用新时代的教育思维构建高校体育教育秩序,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确保体育教育秩序改革的合理性,适应新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使体育教育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
3.3有利于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体系完善
高校体育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幸福生活指数提高。
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将完善高校体育管理体系,它是高校体育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健全和完善体育教育秩序首要条件,加速实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战略。
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健康的接班人,迫使学校体育管理体系从学校体育本质出发,让教育回归本真。
解困学生在享受体育教育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从根本认知体质健康重要性,改变学生体育教育不良行为,并由此引起的教育惩戒纠纷合理进行诉求,使得师生之间的教育权益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
4体育教育惩戒价值取向
体育教育惩戒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两个对立统一的话题,尤其是体育教学实践对学生行为影响至关重要。
高校体育教育惩戒价值取向在于如何才能发挥出惩戒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1规范教师体育教育的育人机制
高校体育教育惩戒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伴随过激的教育行为,如何亟待解决的体育教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现实的难点,以期规范教师教育惩戒育人的价值。
(1)体育教师要明法守则
教师要全面掌握教育惩戒权的范围,教育惩戒权融合了公法的基本标准和私法中体育教师代表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自治规则,体育教师是实施教育惩戒的主体,缺少教育规制约束有违教育目的和法制精神。
教育惩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师生体育惩戒矛盾治理的社会边界关键在于透明的惩戒教育本身,而非权威式教育惩戒。
(2)创新体育课教学模式
体育教育惩戒与体育课的“质量”相联系,因此创新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让教育惩戒体育教学要紧密结合时代的需求,以“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培养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设计体育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岗位要求和专业特色相联系;体育教学手段要与信息化的社会接轨,让现代元素融入体育课堂;体育评价要多元化,变革单一的体育评价方式;教学目标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培养学生“一品一转”的运动能力,塑造新时代健康的大学生为宗旨。
让体育课新模式植入学生的行为中,让学生享受体育课中“要我学,我要学”运动乐趣。
(3)健全学生人格
体育教育惩戒在于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秩序,公平的教育秩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肩负着健全学生人格的重担。
学校制定体育教师教育惩戒的各项约束规则,在于有效规范体育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时,体育教师及时、正确、有效、合法地运用教育惩戒权。
体育教师避免在行使教育惩戒权中过度对学生造成“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的身心伤害,要积极引导、塑造学生正确体育观和价值观。
4.2完善学生体育教育的监督机制
体育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基石,新时代学校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隶属体育教学范畴,因此体育教育惩戒合理运用,有利于学生体育教育的监督,将从“学校体育教学督导的有效监管、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两个方面完善学生体育教育监督。
(1)学校体育教学督导的有效监管
高校体育教学督导划分为学校体育法规、学校体育发展、学校体育专业服务和科学合理运动理念。
学校体育教学监督部门明确教学督导的基本职能、教学督导质量指标化、建立有效的督导运行机制和建立科学的督导体系,适当选取学校体育教学督导员并完善相关职责。
体育教学督导员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体育督导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也可以对体育教学进行监督和协助,对体育教育惩戒的实施教学合理监督,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2)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学校体育监督
学校体育教育监督估依据教育和体育的相关法规、政策,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及其成效进行分析和科学判断,不断加强和培育第三方社会组织治理能力,有效增强和强化制度效力,为上级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服务,促使体育教育惩戒合理与有效以期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
4.3完善高校体育教育惩戒权益救助机制
132
学校体育教育惩戒权体现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处分权,应当立足于体育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合理的权益保护体系。
高校体育教育惩戒目前没有明确的法规和条例进行约束,因此健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权益保护机制是学校体育教育良好秩序的有效保证。
(1)推进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我国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适当开展教育法律体系建设,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权限,教育治理责任执行分级划分,为基层社会参与高校教育治理提供可以依循的章法。
体育教育惩戒要在高校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下,运用教育资源和教育规范体系治理体育教育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2)把握体育教育惩戒尺度
高校体育教育惩戒以教育为首要前提,从“戒”的角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事件的本质;对学生的违规行为从“可教育性”和“不可接触”两个方面论述人在社会中原则问题,从法律的层面引导学生对违规行为进行审视。
体育教师教育惩戒做到“教师职责的合理体现、师生道德行为的合理展现、惩戒程度可控性、惩戒与违法的界定”,一切秉着“传道与解惑”的原则去把握体育教育惩戒尺度,让教育惩戒有“法”可依、有戒必改。
(3)体育教育惩戒权益救助
高校体育教育惩戒可依照《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指引和规范体育教育惩戒权的行使,约束体育教师的“失范惩戒”妨害学生合法权益及学生“不当维权”侵害体育教师合理惩戒权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部门要规范体育教育秩序,指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遵守《教育法》教师基本规定,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利益诉求,建立学校体育教育惩戒权益保障救助站,对师生的不当教育行为作出快速反应,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正常秩序。
5结语
新发展阶段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理念引领学
校体育教育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迫使高校体育教育惩戒的规范意涵依据立法或校规,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道德观,维护师生在体育教学中教育惩戒合理性,创建和谐的体育教学秩序并体现体育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冬梅,杜学爽.教育惩戒中的权益冲突及其平衡路径.[J].教育导刊,2022(6):24-31.
[2]高德胜,殷秀芳.对教育惩戒核心问题的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2022(2):51-58.
[3]任雅琴,龙秋生.维度与尺度:学校体育惩戒“度”的审视.[J].体育学刊,2022,29(2):100-106.
[4]马焕灵,曹丽萍.论教育惩戒的限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2020,19(4):71-77.
[5]刘旭东.“高校教育惩戒”范畴论辩及司法规制.[J].教育发展研究,2020(1):44-51.
[6]李乐虎,高奎亭,舒宗礼.第三方组织参与我国学校体育监督评估:现状、困境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9):45-55.
[7]张继明,王梦超.教育惩戒:内涵阐释、价值分析与实施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1):79-86.
[8]冯帮,张婷.我国教育惩戒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20,7(6):84-91.
[9]刘明萍,张小虎.论我国教育惩戒权的两极化运行与理性化回归.[J].复旦教育论坛,2020,18(1):33-38.
[10]闻志强.教育惩戒的中国问题及其应对[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104-112.
(上接第130页)
[12][8]мифыобобучениизарубежомили,чемунестоитверить…[EB/OL].http://emigration.russie.ru/news/4/ 11927_1.html.
[13]常志利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及评价方法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2018,26(2):89-90
[14]Сазонова.С.Л.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аяподготовкапофизическойкультуреиспортувусловиях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высших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ых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хучрежденийиорганизацийспортивныйиндустрии[J].теорияипрактикафизическойкультуры,2011,(2):14-16
[15]A.Б.Mишин.Британскийстиль.2005,No5.Цит[EB/OL].http://www.albioncom.ru/articles/school/britanskiy_stil
[16]许琦.莫斯科体育学院课程设置的动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1):50-58
[17]丁久晟.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20
[18]程鹏.中、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之比较[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27(6):127-130. [19]隗金水,杨乃军.中英俄美日五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3):72-79.
[20]образованиязарубежем[Z]. http://abroad.ru/reference/ref_country/frence/fr_vi s.4.php
[21]新华社微博.习近平阐述北京冬奥精神(2022-04-08)/2022-04/08/c_1128541921.htm [22]郁建华,岳新坡.师范认证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式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11):71-75.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