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视角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意义及策略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视角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意义及
策略探析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和自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
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语文学科
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和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
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想象能力,提高学生
的语文核心素养,用学科整合视野培养“完整的儿童”。

【关键词】融合视角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探析
【引言】“跨学科”这一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备受关注的热门理念,
它是指教师以某一学科为主干,将其他学科作为枝干,并将主干和枝干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模式。

因此,积极开展语文跨学科教学有利
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但在小学语文
跨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分强调语文本位、忽略对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培养、教师自身能力欠缺等问题。

为此,本文将就基于融合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跨
学科教学的意义和发展现状,具体探讨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发展的可行策略。

一、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对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
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

而开展语文跨学科教学能很好地
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开国大典》时,可以与美术学科
相融合,让学生观看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油画作品,并对该画进
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融合,教师讲解新中国
成立的艰辛历史,在此情境下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

此外,还可以设置表达与交流环节,让学生发表学完本篇课文的内心感受。

(二)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语文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与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的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宇宙生命之谜》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解科普类文本的阅读方法,接着与科学学科进行融合教学,通过“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盘古开天”等神话故事设置问题:这些神话故事有无可能性真实存在,除了地球以外有无其他星球存在生命体。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还可以播放宇宙系列的纪录片,让学生借助动态的视频想象宇宙空间的奥秘。

(三)顺应教学改革的需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教育部特别强调要在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精选学科内容,以某一学科或某一学习目标为核心,进行多门学科的教育教学,让学生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进行语文跨学科教学,从根本上顺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能够增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跨学科教学还能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也顺应了新时代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要求。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发展现状
(一)过分强调语文本位
所谓的语文本位,就是指语文教师只重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目的,即只重视推敲词句、体会感情、分析写作方法等,走进了“咬文嚼字”的死胡同,而忽视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渗透,从而造成语文教学范围狭窄的局面。

由于语文跨学科教学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师在将其他学科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时,很容易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而其他学科的融合工作只停留在
表面,忽视了情感教育。

例如,教师在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教学设计时,教
学目标很有可能设置为:会写“惧、凄、寞、宴”等字;默读梗概,通过列小标
题的方式梳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事件;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而忽略了可以通过与英语学科的融合,结合课文节选内容找到英文原著电影进行
对比阅读,进一步感受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和各自的魅力,还忽略了应该让学生在
归纳总结出鲁滨逊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去学习鲁滨逊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人生
态度。

(二)忽略对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培养
多元化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跨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就
在于调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力,推动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实际的语文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师因为担忧跨学科渗透会影响教
学进度,而使跨学科融合时往往流于表面,忽略了对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培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一篇科普类文章时,更多地是向学生讲解阅读科普类文章的方法,而不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

(三)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
因为“跨学科”这一教学理念是指教师以某一学科为主干,将其他学科作为
枝干,并将主干和枝干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模式,所
以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常常无法正常有效地开展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在跨学科时,有些学科可能是教师自身不熟悉或不擅长的,这就直接提升
了跨学科教学的困难度;另一方面是部分语文教师在面对跨学科教学时存在抵触
心理,他们认为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进入语文讲解会干扰学生对语文的专注力,也
会增加自己的工作负担和教学难度,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教师在跨学科教学时不
积极主动探索和学习,使跨学科教学流于形式。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发展策略
(一)强化“跨学科”课程整合理论
跨学科课程整合不仅能加强学生文本学习和日常生活实践的联系,还能帮助
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整合跨学科的相关
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虽然课文的文本内容能让学生直
接品味到语言的生动形象和丰富优美,但是单凭课本的文字介绍,学生仍然无法
直观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

因此,教师可围绕“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一中心,将文本教学与科学、
美术和信息技术等科目进行有机整合。

小兴安岭坐落在东北地区,受地理位置的
原因,很多学生可能没有到过小兴安岭去旅游观光,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
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和动植物,从而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结合课文出现的“红松、白桦”等植物名称,引导学生积累相应的地理常识,让学生进一步走入课文。

此外,在基本的学习任
务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布置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身的感受,画出
学生自己心目中的小兴安岭,与美术学科进一步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整合多方力量、培养学生多元化智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下,单靠教师教学生学,难以真正完成跨学科学习
这一新型教学模式。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整合多方力量,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都应该参与到跨学科学习的任务中来。

多方力量的整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多元化智能。

例如,教师在讲解《绿》这首现代诗时,作者艾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
形象地写了绿色的丰富、形态、律动,让人眼前一亮。

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歌时,
应该帮助学生分析“绿色”的深层含义,也应该向学生讲述清楚艾青创作这首现
代诗时的时代背景,即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祖国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教师可以加强课堂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回家以后与自己的爷爷奶奶
和爸爸妈妈交流,让他们谈一谈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
室和校园,在马路上、公园里、商场里观察和思考: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如果现在再让你写一首诗,你会选用什么颜色。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社会都参与到了教学的过程中来,整合了跨学科教学的多方力量,学生也在交流、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等。

(三)提高教师个人能力、设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小学语文的跨学科教学可以涉及多个学科,比如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和道德与法治等等,学科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多学习多阅读多请教,不要有畏难怕累的情绪,要勇做推动跨学科教学积极发展的先锋军。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体现其他学科与语文的融合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猫》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提出问题: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猫小的时候非常淘气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猫的生活习性,融合美术学科,让学生将他们心中的小猫画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老舍对猫的喜爱情感。

例如,教师在讲解《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融合音乐学科,通过播放剧版《西游记》的片头曲《猴哥》这首歌作为导入,让学生跟随着这熟悉的旋律,走进课文《猴王出世》。

接着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大部分,即猴王出世、猴王进洞、猴王称王,再融合体育学科,设置情景化表演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孙悟空的行为和语言,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孙悟空活泼好动、胆大无畏的性格特点的同时进行肢体动作练习。

最后,可以让学生结合着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对孙悟空的认识,合唱《猴哥》。

【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教育理念已经对语文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许多教师已然紧跟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将跨学科教育理念融入了语文教学之中。

但语文跨
学科教学仍然存在着过分强调语文本位、忽略对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培养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强化“跨学科”课程整合理论、整合多方力量培养学生多元化智能、提高教师个人能力、进行综合性情景化教学,进一步推动语文跨学科教学的蓬勃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娜.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8(4)
[2]陈勇.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
报.2022(09):70-72
[3]曾福建.促进“语文+X”跨学科融合,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实践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9(15):14
[4]庄美芳.跨学科整合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寻[J].文教资料.202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