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方法指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 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 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
他。”随着一声惊怒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 出迈尔。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 式、喜剧式。
栏目索引
3.小说的环境 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 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栏目索引
4.小说的手法 (1)表达方式。具体指: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叙述的顺序,描写的 方法等。 (2)表现手法。即小说常用的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 等。 (3)结构安排。即布局谋篇的技巧,如伏笔照应、过渡铺垫,设置的线 索、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材料的主次详略等。
时候要求考生就某一角度对小说情节(情感变化)进行概括。
栏目索引
[设问方式]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某一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人物心
理的变化过程。
④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答题模板]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栏目索引
阅读一篇小说,对其人物,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 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 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
谢。” 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
栏目索引
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 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 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 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
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可 以领悟情节的主题内涵。 (4)从文中重要语句挖掘主题。小说主题虽然不能像散文那样靠议论、抒情句 直接表现出来,但借助文中重要语句还是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如一些感情
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
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 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
栏目索引
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 俘营里。” 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 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 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 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 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
强烈的句子、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等。因此,阅读时要善于抓标题、开头 、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概括分析情节
小说的情节,就是小说中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
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过程。一般分为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
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
子都湿了一大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 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 贝尔蒂。 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
栏目索引
一、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类 别 第一人称 特 点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
(有限视角) 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 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
栏目索引
高考常考查三种题型:情节梳理、情节手法、情节作用。 突破点一:情节梳理 情节梳理,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 言加以概括表述。 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一般有两种: ①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如概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某一部分的情 节。②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这种试题有时候要求考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有
栏目索引
4.注意语言要简洁 在明确主人公的前提下,尽可能用动宾短语梳理情节;“一波三折”式 情节分析也要注意抓住事件核心,不可啰唆地复述原文,也不可前后交 叉。 5.注意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 一篇小说无论怎样安排故事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梳 理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进行感受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过程。
栏目索引
1.抓住故事,理清层次 阅读小说,最直接的一步就是读故事。这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 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抓住故事,就是要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 果”的完整过程;理清层次,也就是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 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栏目索引
2.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如人物的外貌、神情、语 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和性格特征。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认识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 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所以在阅读时也需 要关注作品中的这些语句。
栏目索引
语文
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考点突破
第1讲 小说阅读
专题导引
了解小说文体知识
掌握小说阅读技巧
一、了解小说文体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高考中小说阅读的命题直指五个关
键词:人物、情节、环境、手法、主题。 1.小说的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 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神态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栏目索引
2.小说的情节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在情节的安排上,往往采用 单线结构或双线结构,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1)就全文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 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二是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
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也 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
栏目索引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在小说中,由于作者浓墨重彩皆泼洒在人物身上,因此, 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题性人物”。主要人物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反映 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 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如《水浒 传》林冲的性格转变就暗示了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
括情节。概括时不要遗漏要点,一定要概括全面。由于事件的复杂性,
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 后一脉贯通。
栏目索引
二、梳理概括情节“五注意” 1.注意情节的线索 要依照情节发展的阶段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针对性地概 括。 2.注意时间、地点变化 要分析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根据时空的变化划分出结构层次 并加以概括。 3.注意关键语句 要注意尝试寻找能够总括或暗示情节发展的关键性语句进行概括,如果 找不到现成的语句还需要考生进行提炼加工。
栏目索引
4.多元观照,分析主题 要读懂小说,关键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在小说中,作者不能直接告诉读 者写作意图,至多可以借侧面告诉,其主题只能靠读者自己借助情节、 人物等感悟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把握小说主题的具体方法有: (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 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 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其主题方向。具体需“二抓”: 一是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
栏目索引
5.小说的主题 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 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 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 二、掌握小说阅读技巧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快速阅读
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栏目索引
实战技法 一、抓住线索与冲突概括情节 1.找出线索,理清文脉 线索是贯穿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一篇小说可以以物或人为线索,也可 以以时间、空间为线索。 2.明确冲突,把握矛盾 小说情节的发展是矛盾冲突激化的体现,因此概括小说的情节要抓住小 说的矛盾冲突。 3.简明扼要,全面概括 概括情节要言简意赅。一般采用“谁干什么”“谁怎么样”的形式概
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
栏目索引
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 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 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 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 生命还要重。” 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
了下去。
(有删改)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栏目索引
[解题指津]
栏目索引
突破点二: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 艺术技巧,具体包括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指作 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包括叙述方式和叙述人称;情节结构手法指 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 等技巧。
栏目索引
3.分析环境,了解作用 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 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环境描写最终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 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活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 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 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栏目索引
典例 (2013重庆,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 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 “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 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