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装满昆虫的
衣袋》说课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设计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充分利用课文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
启发,本篇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设计中依据教学目标,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立足文本以文中迷字为线索,用引读的方法,引导学生
充分与文本对话,并加强学生语感培养,通过自主合作
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体会,体
会后再读,并在讨论中明理,在探究中深化,让学生真
正读到文字里面去,读到文字背后去,一步一步地感受
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从人物身上受到启发,悟出道理,从而将学生引向课外阅读,引向神秘的大自然,引
向热爱科学。
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习命题方
法放在最后完成。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
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谁来告诉大家,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法布尔
2、过渡:法布尔的衣袋总是鼓鼓的,装满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喜欢看球赛的人叫球迷,特别爱
读书的同学我们称他书迷,你觉得法布尔该叫什么迷呢?
板书:昆虫迷
二、初读课文
1、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带有迷的词语和句子。
读后交流、板书: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着迷
迷恋
痴迷
2、同学们,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三个词语的,你觉得他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交流体会:他们都带有迷,但三个词语迷的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3、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的?(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设计意图:品读是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体悟情蕴的最有效方法。
引导学生品读找中心句,画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既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处理,又让学生学到读懂课文,捕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
过渡:法布尔到底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法布尔的童年,走进他童年
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语、句子可以看出法布尔着迷于昆虫?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a.学习第4自然段
(1)引读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法布尔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
他去放鸭子。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2)扣住省略号,想象水底世界还会有什么?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3)补充资料。
这个奇妙的水底世界在《昆虫记》里有很多有趣的描述,老师摘取了一个片断给同学们欣赏。
(水甲虫在池塘深处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还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帮助它呼吸。
胸下有一片胸翼,映着阳光闪烁着金光,仿佛佩带在大将军胸前的那
块闪亮的胸甲。
水面上,我们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珠
在欢快地打着转儿、扭动不对,不是蚌珠,是豉虫在开
舞会呢!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用它们傍击式的游泳姿朝这边游过来,如裁缝手里的缝针一般迅速、有力。
)(4)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5)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b. 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它的喜爱)
c.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
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
位歌唱家。
(法布尔用了几天时间才捉到它?你们想想,为了
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
么克服的?
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
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这三天,他是
怎么过的啊!父母找不到他,他丝毫没有感觉他们的着急)
d.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
虫子!(重点结合插图和三天前终于以及两个!指导朗读,体会小法布尔的兴奋、激动!)
4、小结,点拨读书的方法:读书就要这样,一边读
一边想,细细咀嚼、品味,学会感动,诵读出味道来就
有了兴趣。
这样,读书也能入迷哦!
【设计意图:要读懂人物,就要看到人物的心灵美。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法布尔的心灵世界,读出自
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
正目的。
】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
1、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对昆虫非常着迷。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迷恋越来越深了!让我
们再来读读他的捉小甲虫的故事。
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用中括号[ ]标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画波浪线~~;给你想重读的词语加
点? ;想说一两句的,就在页眉、页脚或行间等空白处
写下来。
2、学习好的同学合同桌交流,读一读、说一说。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3、讨论交流:课文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昆虫迷?(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
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
尔对它的喜爱。
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
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
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①生活中,你看过谁把什么当作小宝贝?
②请同学们注意法布尔一系列的动作,细细地品味,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法布尔对小甲虫照顾得很周到,精心呵护,很珍惜小甲虫)
③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
C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
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①进垃圾堆的东西,我们一般用什么动词?
(②那课文为什么不用扔,而用放呢?是啊!一个放字让我们看到了法布尔是那么地不舍,又是那么地无奈啊!
(③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D、同学们,法布尔高兴是因为昆虫,难过也是因为昆虫。
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某样东西时,他就
是真正地爱上了这样东西,就是对它迷恋了!法布尔对
昆虫太着迷了,面对父亲的怒斥、母亲的重责恐吓,法
布尔放弃了对昆虫的迷恋了吗?他怎么做的?
指读、引读第10自然段。
此时的法布尔已经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啦!
现在,你能说说对痴迷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紧扣揭全文之旨的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一次地
把体会到的意思读出来。
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词句的
意蕴,同时也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自己的理解与
个性,一次一次地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过来,由感
性到理性,有效地内化了文本语言,树立起法布尔的高
大形象,使其具有立体美感,占据学生的心灵世界,让
学生步入法布尔痴迷于昆虫、潜心于科学研究的天地,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萌发爱科学的思想。
】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此时的法布尔,这位昆虫迷,已经由最初的着迷到
迷恋,甚至是痴迷了。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
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
有了一个典型的特征衣袋里装满昆虫。
法布尔痴迷昆虫,昆虫也像一位大师一样牵着他的
小手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板书:走进殿堂.你知道长
大以后的法布尔有什么样的成就吗?
(1)学生交流收集的法布尔相关资料。
(2)老师简介《昆虫记》。
(3)指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哪?
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可不可以?
(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
他
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
2、是啊,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梦想,多少执着!正是因为这种痴迷、这份执着,让他成了著名的昆
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
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从法布尔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板书:一心一意地追求
锲而不舍地努力
3、教师赠送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
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