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I)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作为历史文物的某请柬上写道: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定于九月九日九时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礼堂举行,请台端届时参加。
该请柬当签发于()
A . 民国33年
B . 民国34年
C . 民国35年
D . 民国36年
2. (2分) (2020高二下·青海期中) 有史学家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
”文中的“制度”包括()
①内外服制度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礼乐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3. (2分) (2019高一上·定远月考)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 . 世代相袭
B . 考试选拔
C . 皇帝任命
D . 地方推举
4. (2分)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 .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 .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5. (2分) (2019高一上·大名月考)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经历了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历史人物与政治制度的结合,错误的是()
A . 皇帝制度——秦始皇
B . 刺史制度——唐太宗
C . 内阁制度——明成祖
D . 军机处——雍正帝
6. (2分) (2020高三上·辽阳月考)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要求下,清朝的自称不再是奉天承运的“天朝”,而改为了“大清国”,“19世纪,列强把外部的‘国’(概念)强行塞进了中国,一些中国人的思想因此被搅乱了”。
这说明()
A . 中国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B . 清朝主动顺应世界潮流
C . 中西方文化的逐步融合
D .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7. (2分)(2016·安徽模拟) 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
”此事发生在()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8. (2分) (2019高一上·林芝期末) 晚清官员张德坚在评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时说: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
”这说明太平天国的科考()
A . 改变了传统科考的方式
B . 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C . 注重对知识人才的选拔
D . 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
9.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1895年底,帝国主义势力在长江航线上自东向西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是()
A . 汉口
B . 沙市
C . 宜昌
D . 重庆
10. (2分) (2020高二下·襄阳月考) 1898 年 8 月,光绪皇帝曾在谕旨中指出:“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
”光绪皇帝指出的这种现象()
A . 导致汉族地主阶级开始兴起
B . 强化了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
C . 反映了低层群众对清廷不满
D . 是政治改良失败的重要原因
11. (2分) (2020高二下·江西月考)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B .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C .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12. (2分) (2015高一上·南昌期中) 孙中山说:“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发生在20世纪初的“那次血战”指的是()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13. (2分)“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
以他们为社会基础的民主革命派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
A . 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
B . 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
C . 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D . 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
14. (2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 近代宁波的纱厂大都长期雇用外国技师,到1911年则“专用华人,自为经营”,而宁波港进口的棉纱骤减,出口的华厂棉纱增加近10倍。
这说明当时民族工业()
A . 迎来了短暂春天
B . 获得技术独立
C . 依赖于国际市场
D . 竞争能力加强
15. (2分)(2015高一上·阳高期中) 下图是一份信函,对此信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此信函写于国共对峙时期
B . “紧急会议”指的是“八七会议”
C . “暴动计划”基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 “贺、叶军队”是指南昌起义部队
16. (2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
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A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
B . 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C .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 .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17. (2分) (2019高一上·厦门月考) 1954 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部宪法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共同繁荣原则
C . 人民民主原则
D . 民族平等原则
18. (2分) (2020高二上·深圳月考) 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象征着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第一次联合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号召亚非国家应该独立自主、互相支持、求同存异、团结合作,改变国际关系的旧面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这次会议是()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第一次不结盟运动
D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 (2分) (2017高一上·南宁期中) 下表为雅典历史上某次重要改革所涉及的部分内容。
()
①取消现存的抵押契约,禁止今后再有债务奴隶的存在。
②建立一个新的议事会——四百人会议,中等阶级有资格成为其成员。
据此,这次改革的主持者应该是()
A . 梭伦
B . 克利斯提尼
C . 伯里克利
D . 苏格拉底
20. (2分)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
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A . 张骞通西域
B . 人口大量南迁
C . 江南的开发
D . 孝文帝改革
21. (2分) (2020高三上·建平月考) 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创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导向型政府机构,并由那些不受公务条框限制的新晋官员负责。
如王安石创建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里面那些支持变法的低驻官员,都王安石精心挑选。
王安石这一举措()
A . 减少了政府决策失误
B . 保证了变法措施的顺利推行
C . 改变了中枢决策方式
D . 客观上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22. (2分) (2019高二上·宾阳月考) “信仰以外无救赎”,马丁·路德这句话()
A . 否定了因信称义
B . 否定了教皇和教会权威
C . 肯定了科学理性
D . 肯定了教皇和教会权威
23. (2分)下列关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
①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②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③十一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④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借口组织多次“十字军东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24. (2分)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
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
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25. (2分) (2020高三上·长沙月考) 梁启超从1899年到1903年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两种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向国民广泛地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理论和学说,竭力鼓吹民族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权等资产阶级的思想与精神。
据此可知,梁启超()
A . 努力推动民众思想解放
B . 用西学否定传统文化
C .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 . 唤醒了国人革命热情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5分)
26. (10分) (2017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二:“在伯里克利时期,40万人中,奴隶20万,妇女与外邦人16万,他们都没有公民权。
实际上享有民主的公民仅有4万多人
——哈蒙德《希腊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雅典民主政体的主要机构?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所在?
27. (15分) (2019高二上·扬州期中)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改变了俄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民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垄断也发生动摇。
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代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
工业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也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运动的活跃,必然要求发展滞后的政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1880年代初,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准备成立一个由地方自治代表组成的具有立法咨询性质的全国性机构,但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皇政权的政治方针从“政府自由主义”转向反动,拒绝实行任何改革,俄国政治生活陷于停滞。
1861年农民改革未能解决农民土地不足的问题,以行政权利强化了的村社限制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在政治领域,沙皇政权也不能适应由于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动所提出的变革政治结构的要求。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局限。
28. (10分) (2019高二下·溧水期中) (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
……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
……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维新伊始,先破陋习,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
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
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育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5分)
26-1、
26-2、
27-1、
27-2、
27-3、
28-1、
28-2、
28-3、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