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练习题
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材料: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1954年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详解】
(1)据“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

”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4年开始,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依据所学分析概括可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答案】(1)AB
(2)重点发展重工业
【解析】
【详解】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完成,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它是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题干中给出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

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故上框为A;下框为B。

(2)1953年到1957年编制实施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3.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1)材料一中图1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
(2)在图2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答案】(1)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2)政策:赎买政策。

作用: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事件:三大改造。

评价:积极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足: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图1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2)根据图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三大改造完成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也有不足之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重点分析图片的内容,判断图片表示的事件,结合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站在全面辩证的角度看待三大改造。

4.简述建国初期我国进行的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答案】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在1956年基本完成。

(2)根据所学可知: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合作化的道路,把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过程。

采取的是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在1956年基本完成。

(3)根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采取赎买政策,通过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基本完成。

【点睛】
本题要求掌握1953年——1956年基本知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

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

”终于,1959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

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摘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1)举出一名新中国早期的国防科研工作者及其贡献。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这些科研工作者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
(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案】(1)邓稼先;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艰苦奋斗、创新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

(2)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早期的国防科研工作者是邓稼先。

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

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根据材料一“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科研工作者体现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创新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新中国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据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有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材料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如粮、棉、钢、煤都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其中棉花产量增长26%,钢产量增长296%,煤产量增长100%。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3)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重心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交通运输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建设成就各一个。

【答案】(1)我国工业水平十分低下。

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重心:重工业。

成就:
A、交通运输领域: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集二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写出其中一个给
B、工业领域:克拉玛依油田、武汉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写出其中一个给
【解析】(1)依据材料的关键信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都属于重工业,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非常落后,工业水平十分低下。

基于这一国情,1953年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2)依据材料二内容反映了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都有增加。

说明在1952——1957年之间发生的历史史实,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

结合课本所学,工业发展原因: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1956年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原因:1956年基本完成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依据前面的问题可知“这一时期”是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时期。

结合课本所学,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交通运输领域:到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

并修建了宝成铁路、鹰厦铁
路、集二铁路;工业领域: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图说历史:“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图片中四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从上面图片中四位“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答案】(1)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王进喜,“铁人”;邓稼先,“两弹元勋”;·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2)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
【解析】(1)根据题干“创业年代”和图二人物可知,图二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王进喜,他是十年探索时期的大庆石油工人,有“铁人”之称;根据所学可知,探索时期的英雄人物有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图一在田间劳作的人物应是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他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图三中学者模样的应是邓稼先,为我国原子弹的发明做出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图四中解放军模样的人应是解放军战士雷锋,他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被誉为“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2)根据所学可知,图中人物均是在探索时期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在极其艰苦的探索时期,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奋发图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创业年代”和图中熟识的人物,根据熟识的人物的时代背景,判断出“创业年代”所指的时期是十年探索时期。

再结合所学和图中人物形象分析出其他人物,结合各自事迹分析他们的精神。

即在十年探索时期,建设环境的艰苦,造就了他们优秀的精神品格,即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从材料中可见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
(2)中共怎样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形式如何?
【答案】(1)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可知,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我们不能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让农业生产老停留在落后的基础上,必须逐渐把分散的小农生产,变成大规模的生产,1953----1956年我国实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