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
1.(常州)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均有太阳直射现象
B. 北极地区是“白色沙漠“
C. 南极地区海拔不高
D. 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答案】D
【解析】【分析】两极地区均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极地区终年积雪,有“白色沙漠”之称。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

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故选:D
【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

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考查极地的气候、海拔和资源。

2.下列比较适合北冰洋通航的月份是是()
A. 1月
B. 2月
C. 8月
D. 12月【答案】 C
【解析】【分析】1、2、12月气温低,北冰洋处于冰封状态,通航难度大。

8月为夏季,大量冰层融化,通航相对容易。

【点评】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冬季全部结冰,每年的7,8,9三个月为北极的暖季,冰川融化。

3.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
A. 濒临大西洋
B. 是纬度最高的科考站
C. 位于南温带
D. 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2)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时此地区()
A. 北极熊悠然散步
B. 昼长夜短
C. 原野上鲜花盛开
D. 极昼现象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罗斯海新站濒临太平洋,故A错误;图中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故B错误;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南,属于南寒带,故C错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的方向,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2)罗斯新站位于南极地区,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故A错误;2月7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故B正确;南极地区纬度高,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巨厚的冰层,有“白色沙漠”之称,故C错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点评】(1)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2)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为66.5度,即南北极圈,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即我国的冬季。

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

4.下图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极地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纬度位置低
B.气候寒冷
C.没有动物分布
D.没有人类活动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
A.更加寒冷
B.更有利于人类居住生活
C.在最热的月份,冰雪更容易融化
D.更适合发展海洋运输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气候寒冷,纬度位置高,有动物分布,两极地区都有人类活动,故答案为:B。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加寒冷;更不利于人类居住生活;这里冰川更厚,在最热的月份,冰雪更不容易融化;更不适合发展海洋运输,故答案为:A。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气候寒冷,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

(2)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且地表为白雪和冰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又减少大部分。

南极附近有终年的南极漂流(寒流),又使南极大陆,降温减湿,更加寒冷。

所以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5.(福建)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7、8月份
B. 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袋鼠和鸸鹋
C. 南极地区降水多,有“白色沙漠”之称
D. 南极地区有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答案】D
【解析】【分析】A、南极洲是全世界最寒冷的大陆。

这里一年到头没有春夏秋冬之分,而只有暖季和寒季的区别。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暖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

故A 错误。

B、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故B错误。

C、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被称为“白色沙漠”。

故C错误。

D、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南极洲位于地球南端,是惟一的高纬度大陆。

除南极半岛外,南极大陆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四周被辽阔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所包围,远离其他大陆。

南极大陆表面几乎全被茫茫冰雪所覆盖,海洋中到处漂浮着亮晶晶的冰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冰雪世界”。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资源和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6.(德州)下列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 欧洲西部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
B.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C. 拉丁美洲以白种人为主
D. 北极地区气候比南极地区更严酷
【答案】B
【解析】【分析】A、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正确,故符合题意;
C、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两极地气候相比,南极气候更严酷;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与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上人种的分布,注意加强记忆,别混淆分布地区。

7.(莱芜)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010年11月从深圳盐田港启航,踏上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征程。

回答下题。

(1)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严寒
B. 烈风
C. 暴雨
D. 冰山崩落
(2)在开发利用南极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A. 去南极海域大量捕杀鲸鱼
B. 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C. 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
D.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降水稀少,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暴雨。

故选:C(2)在开发利用南极的过程中,选项ABC的做法是不妥当的,都不符合题意,选项D的行为是可取的。

故选:D
【点评】(1)两极地区地处极圈以内,纬度位置高,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

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

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
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加强记忆,同时更要清楚保护南极洲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世界都要重视的焦点。

8.(亳州)南极洲的“主人”是指()
A. 企鹅
B. 磷虾
C. 北极熊
D. 鲸
【答案】A
【解析】【分析】企鹅是南极地区所特有的动物,被称为南极洲的“主人”。

故选:A
【点评】南极地区的动物有:企鹅、海豹、海象、磷虾等。

本题考查的是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9.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储在两极地区,这说明()
A. 两极地区气候酷寒
B. 两极地区降水丰富
C. 两极地区是降雪最丰富的地区
D. 两极地区都是海拔最高的地区
【答案】 A
【解析】【分析】南北极地区全年严寒,没有什么降水,降雪,故BC错误,南极地区平均海拔最高,而北极不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气候寒冷,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

10.(德州)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0年12月5日顺利到达南极中山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
B. 此时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
C. 中山站在太平洋沿岸
D. 中山站在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答案】B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中山站位于印度洋沿岸,其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12月5日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故选:B
【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南极地区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需识记。

11.下列关于两极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 北极中心是陆地,南极中心是海洋
B. 北极特有动物是北极熊、南极特有动物是企鹅
C. 两极地区酷热、多狂风、气候湿润
D. 我国在南北极点均建有科学考察站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中心为南极洲,周围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北极地区中心为北冰洋,周围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A 错;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北极狐、海象。

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和磷虾,B正确;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C错;我国在南北极点没有科学考察站,D错。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厚的冰雪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大风。

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鸟类以企鹅为多。

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储热的能力大,而且南极地区海拔高,反射阳光的能力强,所以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气温略高一些。

12.(红河州)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极地区只有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B. 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价值超过南极地区
C. 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都是每年的7、8月份
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寒冷【答案】D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价值高;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8月份,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最佳
时间是每年的1、2月份,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寒冷,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13.(云南)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二氧化碳的增多致使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目前各国所要做的工作之一。

据此回答下题。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是()
A. 南北两极冰川面积扩大
B. 海平面上升
C. 全球沙漠变绿洲
D. 酸雨蔓延
(2)如图所示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A. 非洲
B. 南极地区
C. 澳大利亚
D. 北极地区【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海平面上升。

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

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2)图中所示的是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

故选:(1)B(2)D
【点评】(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2)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14.(德州)读北极地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B. 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北极熊和企鹅也生活在这里
C. 甲是格陵兰岛,乙是跨经度最广的国家俄罗斯
D. 中国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C
【解析】【分析】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地区;企鹅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甲是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乙是俄罗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故选:C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15.(绥化)象征北极地区的动物是
A. 袋鼠
B. 北极熊
C. 企鹅
D. 鸵鸟【答案】 B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牢记即可。

16.(江西)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蛛形结构和高架设计(如图3)。

读图,完成小题。

(1)泰山站的房屋设计,主要是为了()
A. 避免动物侵扰
B. 防御洪水灾害
C. 防止风雪掩埋
D. 适应崎岖地形
(2)下列科学研究,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
A. 雨林调查
B. 冰川考察
C. 气象监测
D. 天文观测【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

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架空离地的方式。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该地区无雨林植被。

17.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级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奠基,预计22年建成。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罗斯海新站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处中纬度地区
②位于西半球
③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严寒、降水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南极地区特征及其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A. 淡水宝库--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B. 白色荒漠--沙漠面积广大
C. 冰雪高原--冰川覆盖、海拔高
D. 科研宝地—企鹅、北极熊等独特生物多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罗斯海新站地处高纬度地区,位于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严寒、降水稀少。

故选B。

(2)南极大陆降水稀少,固体淡水储存丰富;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所以南极地区有“白色荒漠”之称;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气温低,海拔高,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图示地区有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是一块科研宝地,北极能是北极的代表动物。

故选C。

【点评】(1)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且地表为白雪和冰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又减少大部分。

南极附近有终年的南极漂流(寒流),又使南极大陆降温减湿,所以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南极地区4-11月为极夜,11月至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度要长于极昼。

而北极地区4-11月为极昼,11月至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度要长于极夜。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18.如图中,F半岛的天然气资源蘊藏量丰富,但开采难度大。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F半岛位于()
A. 北极地区
B. 南极地区
C. 美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2)在F半岛开采天然气,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A. 多火山地震
B. 多台风肆虐
C. 气候寒冷而漫长
D. 雨林茂密路难行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依据图中的经纬度,读图可知,该地区有北极圈穿过,经度范围为是60°E−80°E,由此可知,F半岛位于北极地区;结合题意。

(2)该地地处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图中F位于北冰洋沿岸,属寒带气候,气候寒冷而漫长对开采天然气非常不利;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C;
【点评】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

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

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19.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科学家们在南极冰层钻取冰芯用于科学一项研究是获取冰层内不同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此项研究主要有助于()
A. 了解全球火山活动的原因
B. 探究太阳活动的原因
C. 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D. 研究生物进化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分析】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科学家们在南极冰层钻取冰芯用于科学一项研究是获取冰层内不同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此项研究有利于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故答案为:C。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大风。

随全球变暖,南极的冰雪消失,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增加南极陆地的同时,势必将带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等恶果,沿海地区将有更多土地被海浪吞噬,同时南极环境的改变将反作用于地球气候,使得全球气候变得更加异常,天气更加极端化。

20.(黄山)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 3、4、5月
B. 6、7、8月
C. 9、10、11月
D. 12、1、2月
【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和中山两个科学考察站。

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次年2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

故选:D
【点评】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即12月~次年2月在北半球是冬季,而在南半球则是夏季。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此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