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白银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条河流B.一只小鸡C.一朵花D.一只大雁
2.
生物圈是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3.
科学家进行的“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一定要走进太空,寻找到符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B.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
C.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进行科学实验,总会有失败的可能
4.
生物圈是指()
A.大气圈、海洋圈和岩石圈
B.大气圈、海洋圈和高原圈
C.大气圈、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5.
2021年3月中旬来自于邻国的沙尘暴几乎席卷了中国所有北方地区,秦岭凭借“一己之力”阻挡了沙尘暴南下,发挥了生态效应。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理利用土地对保护生物圈有积极的影响
B.保护和扩大森林可促进生物圈的良性发展
C.控制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
D.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使用
6.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调查过程中应选定调查范围;
②调查范围偶尔飞过的鸟或昆虫可以不做记录;
③为了确定生物种类,小强爬到树上将鸟巢摘下来;
④调查到的生物数量不是这种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全部数量;
⑤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7.
将玉米、大豆、蜈蚣、壁虎、牛划为一类,衣藻、水稻、水母、草鱼、鲸划分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A.生殖方式B.生活环境
C.有无脊柱D.是否能光合作用
8.
“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称为( )A.生物圈B.大气圈C.水圈D.岩石圈
9.
下列生物中,按形态特征可划分为的一组是( )
A.牛和草B.人和病毒C.玉米和小麦D.细菌和鼠
10.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龙生龙,凤生凤”“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些俗语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
A.①②④B.③①④C.③①②D.③②④
1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狗B.泥石流C.会生长的钟乳石D.桔子上长的“绿灰”
12.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数量下降
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1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生石花B.新型冠状病毒
C.始祖鸟化石D.蛇莓
14.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鱼塘里的所有鱼B.鱼塘的周围环境
C.一个鱼塘D.一片水稻
15.
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海洋中所有的鱼
B.森林中所有的树木
C.稻田中所有的蚜虫
D.窗台上一个养了一条小鱼和几株水草的鱼缸
16.
植物也能产生废物,可通过什么方式带走一部分废物?( )
A.发芽B.开花C.结果D.落叶
17.
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选项诗句影响因素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光照
C种豆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
D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
A.A B.B C.C D.D
18.
下列古诗词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9.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校园内的杨树B.衡山毛泽建公园
C.湿地公园中各种各样的生物D.池塘中的水草
20.
沙漠地区的植物种类比热带雨林少,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B.温度C.空气D.阳光
21.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豆苗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资源。

豆苗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B.捕食C.互利合作D.竞争
22.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农民B.耕牛C.耕地D.小麦
23.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都具备的特征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B.能繁殖后代
C.能自由活动D.能进行光合作用
24.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沼泽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沼泽植物占优势B.能净化水质C.能蓄洪抗旱D.动物的种类很少
25.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铁生锈B.牛吃草C.鸡生蛋D.蝌蚪长成青蛙
2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没有限度的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及所占比例是稳定不变的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无关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病毒能繁殖后代
②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④植物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⑤生物子代个体之间的不同不是变异现象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28.
河流生态系统如果遭到破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种类会增多B.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C.影响其他生态系统D.有利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发展
29.
寒冷的冬天到了,青蛙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
A.青蛙的皮肤裸露,不能保暖B.冬天食物较少,不利于青蛙捕食
C.青蛙是变温动物D.青蛙身体小,不耐冷
30.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物圈的范围比其他生态系统都大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了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
D.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全部生物及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蟑螂俗称偷油婆,一般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地方。

蟑螂会传播细菌,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所以被人类视为头号家庭害虫。

为了更好地了解蟑螂的生活习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蟑螂分布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的上述三个实验装置中,装置1、2分别探究的是____对蟑螂分布的影响。

(2)装置3的设计被老师否认了,原因是该装置违背了对照实验设计中___的原则。

(3)实验前,该同学计划用2只蟑螂做实验材料,可是老师却认为这样统计的结果不科学,理由是_____。

(4)该同学将20只生活状态相同的蟑螂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分别放置在装置1和装置2两侧的中央。

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观察并统计纸盒两侧的蟑螂数目,统计10次。

依上述操作完成几次重复实验,若重复实验的结果均显示装置1的黑纸板一侧和装置2细湿土一侧的蟑螂多,透明玻璃板一侧和细干土一侧的蟑螂少,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
2.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和所占的 _______ 是相对稳定的。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

但是生态系统的这个能力是有一定_____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
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发现鼠妇更愿意生活在湿润的地方,于是他们想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的分布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遮光盒中一半撒上干土,另一半撒上等体积的湿土;
②将20只鼠妇放入遮光盒中;
③静置2分钟后,在保证环境相对安静的情况下,每隔1分钟观察干土和湿土中鼠妇的个数,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观察次数12345678910
干土中鼠妇个
853*******

湿土中鼠妇个
12151714151819191819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探究的问题,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对照组是______组。

(3)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发现实验观察了数次,原因是______。

(4)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的环境中。

(5)“关爱生命,从我做起。

”做完实验后,我们应该将鼠妇______。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原因是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具有一定的_____,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______________。

5.
生物的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

6.
如下表为我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

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

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小鱼(条)水草(棵)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412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48小鱼存活6天
生态瓶3号44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42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40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号~5号均可以看依是一个小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草属于 _____,池水、沙子中的 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续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号~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能力比较差。

7.
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组成。

构成生态系统成分中,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写出其中一条食物
链_______。

(2)蛇和鹰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竞争关系,另一种是_____关系。

(3)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______,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食物网中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都来自______,当某种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

8.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用四个相同的生态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式
A光照、清水、河泥
B光照、清水、水草
C光照、清水、水草、河泥
D无光、清水、水草、河泥
(1)生物兴趣小组共设计了___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

(2)C、D组对照,主要探究的是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B、D装置能否构成对照实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四个生态瓶中的小鱼相继死去,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态瓶的营养结构________。

请推测四个生态瓶中,小鱼存活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

(4)由实验可以看出,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________,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5)小鱼细胞与水藻细胞相比,缺少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9.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小明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小明的实验: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半盖上纸板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半盖上玻璃板,形成明亮的环境
②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_____
(2)小明把纸盒一半盖上纸板形成黑暗环境,另一半盖上玻璃板,形成明亮的环境的目的是:_____
(3)上述实验中小明为什么不用1只鼠妇?_____
(4)小明做实验时,小华也在旁边看,并向小明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没有采纳小华的建议。

你认为小明做得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_____
10.
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

据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鼠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__________的数量会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