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32分)
1. (1分)拼拼写写(先前后看一看,填好声母或韵母再读一读)
y________
________ú
n________
2. (2分) (2019六上·路桥期末) 下列每组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随心所欲摇摇欲坠
B . —事无成一碧千里
C . 挥毫泼墨毫不动摇
D . 路转溪桥忽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 (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 . 要塞塞外塞车边塞
B . 画卷卷尺试卷答卷
C . 请教教诲教师因材施教
D . 干劲刚劲劲拔欢歌劲舞
4. (2分)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
A . 千树落花红
B . 云傍马头生
C . 山高月上迟
D . 春到鸟能言
5. (2分) [疑难]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B . 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C .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D .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
6. (2分) (2019四下·龙岗期末) 下列诗句不是赞美“顽强生命”的一项()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 (2分)我国著名作家谢婉莹的笔名“冰心”一名出自古诗《宿建德江》。
8. (2分)连词成句。
①就乘着风孩子们出发纷纷
②小朋友粗心的却它得不到
9. (10分)阅读理解
我家的金鱼缸里养着三只小甲鱼,我喜欢观察它们。
小甲鱼的眼睛小得可怜,耳朵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牌子只微微出一点鼻孔。
整个头显得小巧玲珑,就是嘴大了一些,有些不相称。
小甲鱼的整个身体是黑褐色的,在鱼缸里显得十分清晰。
它的脚上有五只坚硬的爪子,可厉害啦!它有背上驮着一个壳,尾巴细而短尾端像针一样尖。
(1)用“‖”把短文分成两层。
(2)填上数量词
一________眼睛一________耳朵一________鼻子
一________鱼一________头一________嘴
(3)写出反义词
喜欢──________坚强──________黑──________
尖──________细──________短──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描写颜色的句子
(5)短文具体写了小甲鱼的眼睛、耳朵、头都很小的特征,整个身体颜色是________,脚上有________,尾巴________。
全文是按观察的顺序从________到________依次记叙的。
10. (2分)(2019·巩义) 我会排顺序()
①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②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里。
③司马光砸缸。
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A . ②④③①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①④②
11. (5分)修改病句(写成正确的句子)
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18分)
12. (8分)快乐阅读。
难忘的一件事
星期二下午放学后,我带邻居家的小妹妹上街去玩。
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我们来到一位老爷爷的玩具摊前,看到了一种精美()小梳子。
我问老爷爷:“这梳子多少钱一把?”“五毛,很便宜的。
”老爷爷说。
我随手掏出五角钱交给老爷爷,拿了一把梳子放进兜里,往回就走。
小朋友快回来我们赶紧回来你们怎么没拿梳子呀老爷爷一边说一边将一把梳子塞到我手里
我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拿着梳子走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妈妈狠狠()批评了我,说我占人家的便宜,要我把梳子送回去,向老爷爷赔礼道歉。
想起老爷爷那慈祥()面庞,真诚()表情,觉()自己不配当一个少先队员,我决定去还梳子。
第二天一放学我就去找老爷爷,可没找到,一连五天也没看见老爷爷。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可一想起来就觉()很内疚(jiù)。
(1)考考你的眼力。
便宜________(biàn pián)还梳子________(hái huá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________ 赶紧-________ 迟疑-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川流不息②一五一十
(4)将“的”“地”“得”送回家。
把他们正确地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我们来到一位老爷爷的玩具摊前,看到了一种精美(________ )小梳子。
我问老爷爷:“这梳子多少钱一把?”“五毛,很便宜的。
”老爷爷说。
我随手掏出五角钱交给老爷爷,拿了一把梳子放进兜里,往回就走。
小朋友快回来我们赶紧回来你们怎么没拿梳子呀老爷爷一边说一边将一把梳子塞到我手里
我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拿着梳子走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妈妈狠狠(________ )批评了我,说我占人家的便宜,要我把梳子送回去,向老爷爷赔礼道歉。
想起老爷爷那慈祥(________ )面庞,真诚(________ )表情,觉(________ )
自己不配当一个少先队员,我决定去还梳子。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可一想起来就觉(________ )很内疚(jiù)。
13. (7分)课外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A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 . 何不/试之以足
D . 私拟作/群鹤舞空
(2)下列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 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
B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昂首观之
C . 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
D . 遽契其舟/常蹲其身
(3)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 ②遽契其舟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寓言故事一般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14. (3分) (2019五上·新会月考) 课外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hǎo hào)绘画,想当美术家。
然而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
两个孩子非常伤心,痛哭流涕(tì dì),埋(mái mán)怨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两个孩子听了,心里一亮。
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
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dào dǎo)有利。
因为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后来成了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留下另一道路的!”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划掉。
(2)写出下面词语中的近义词。
埋怨________ 灵敏________ 干忧________ 烦恼________
(3)失聪的孩子成了美术家,失明的孩子成了音乐家,他俩成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听了老人的话,孩子们心里一亮”中的”亮”在这里指________。
失聪的孩子学绘画可以成为
________,失明的孩子学弹琴可以成为________。
(5)这两个孩子开始有什么怨恨?
(6)仔细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老人说的话,在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习作与表达 (共1题;共1分)
15. (1分)写话。
春天来了,观察一下校园里的花、草、树有什么变化?小朋友们有什么变化?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不要忘了加标点哦!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3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答案:9-1、答案:9-2、
答案:9-3、答案:9-4、
答案:9-5、考点:
答案:10-1、考点: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18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答案:13-4、答案:13-5、考点:
解析:
答案:14-1、
答案:14-2、答案:14-3、
答案:14-4、答案:14-5、答案:14-6、
考点:
解析:
三、习作与表达 (共1题;共1分)答案:15-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