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选择题
1、东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2、东晋的都城是()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
3、4 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西晋 B.东晋 C.魏国 D.前秦
4、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是在()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5、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海外贸易的中心是()
A.建康 B.番禺 C.扬州 D.江州
6、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②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④发明了灌钢法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东汉到东晋,北方人口南迁出现了三次高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3)第三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4)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三、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2)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南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B 6.D
二、简答题
(1)东汉末年。
原因:中原地区连年战争,许多人为躲避战争,迁移到南方。
(2)西晋末年。
原因:国家动荡,内乱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西晋灭亡后,各民族在北方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
(4)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良种。
三、材料题
(1)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
(2)农业和丝织业发展水平很高。
(3)①南方相对安定,一些统治者也努力革除弊政,注意发展生产。
②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4)促进了城市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