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板书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板书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郑仕杰 北京水利水电学校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虚拟仿真等新媒体学习资源不断丰富,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教学已经深入人心,与之相比,板书这一昔日的主角却陷入了被边缘化的窘境。

教师在运用板书进行教学时常常出现简单罗列标题、大段文字单一呈现、无板书、用PPT替代板书等问题。

笔者从当前板书应用的常见问题出发,探究归纳板书的设计和应用策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基于ADDIE的板书设计应用模型构建
A D D I E模型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团队设计和开发的培训模型,主要由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 n)、开发(D e v e l o p m e n t)、实施(Implement)、评价(Evaluation)五个部分组成。

在板书设计和应用过程中,笔者将教学设计经典模型ADDIE融入其中,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

基于ADDIE的板书设计应用
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第一
阶段为分析阶段,主要包括课程
类型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环境分析和教学资源分
析;第二阶段为设计阶段,主要包
括呈现形式设计、呈现内容设计、呈
现环节设计和支撑资源设计;第三
阶段为开发阶段,主要包括梳理教
学内容、对接教学策略、手绘板书草
图、制作支撑资源、确立呈现内容;
第四阶段为实施阶段,主要包括
教学标题呈现目标、主板书梳理内
容、教学活动完善板书、教师利用
板书课堂小结和学生借助板书回
顾所学内容充实完善笔记;第五阶
段为评价阶段,贯穿整个模型,主
要任务是对照板书设计的原则进
行自评和互评,为后续课程优化提
供支撑。

在该模型执行中,分析与设计
是前提,开发与实施是核心,评估为
教学持续改进的保障,三者互为依
托、密不可分。

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
既要求系统性和整体性,又要求兼
顾灵活性和动态性。

●基于ADDIE的板书设计应
用模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
的运用
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
体的教学背景下,如何创新设计与教
学内容相适应的板书?如何应用板书
促进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
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以上问
题,笔者基于ADDIE模型在板书设
计和应用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1.概念辨析——留白式板书
在理论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许
多概念需要辨析。

传统的板书设计
主要采用大纲式线性结构呈现内
容,这种板书侧重于知识结构的表
达,忽略了学习的过程,不利于学生
对知识形成意义建构。

例如,在“1.2 认识微型计算机”一节中,学生需要对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有宏观的认识,同时也要明确彼此之间的包含关系。

笔者结合学情设计了如图1左侧所示的留白式板书样例,这种板书的设计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适度预设了“留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借助新媒体资源呈现微机硬件设备的主流产品(如图1右侧),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板书留白部分进行补充。

这样的呈现方式既发挥了板书适时适度的参与优势,又提升了教学的直观性。

板书补充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概念辨析和知识巩固的过程。

2.原理阐释——图形式板书
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晦涩,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单纯的文字罗列很难将原理直观呈现,而用PPT 课件、微课等动态讲解的方式,又存在信息量大、驻留时间短的不足。

例如,在1.2节中,学生对微机系统形成宏观认识之后,需要对CPU、内存、外存三者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有
系统的认识。

教材主要通过“相关
知识”采用大段文字呈现,如果教
师的板书采用大标题和关键词罗列
的方式,学生很难真正把握计算机
的工作原理。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
设计了如下页图2左侧所示的图形
式板书样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板书与
课件、微课(如下页图2右侧)相结
合使用,当微课动态呈现内容至关
键节点时,将画面暂停,教师在此
基础上结合图形式板书归纳核心知
识点。

这种边讲解、边归纳的图形
呈现方式既发挥了课件动态、直观
的特征,也保留了传统板书跟随性
和驻留性的优势。

3.操作技能——流程图式
板书
由于存在学时短、内容多等现
实问题,技能传授类课程大多存在
重操作、轻梳理。

例如,在“5.6制作
数据图表”一节中,传统教学通常采
用教师“带做”、学生练习的模式,
板书基本以操作步骤关键词为主。

这样的呈现形式虽然能够让学生
基本掌握操作流程,但在应用过程
中学生容易出现环节遗忘、关键技
能点注意事项不明确等问题。

为了
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页
图3所示的流程图式板书样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智
慧课堂”管理软件切屏讲解具体操
作步骤,板书梳理关键操作步骤。

练习过程中用“智慧课堂”软件辅
助教学,电子屏幕可多屏监控全体
学生的操作进度。

当遇到教学难点
时,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的生成性
问题转换至个别学生屏幕,引导学
生分析并得出注意事项,在突破教
学难点的同时,完善板书注意事项
部分的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板
书在教师边操作边总结归纳的基
础上书写完成,注意事项则由学生
结合实操进行完善,副板书和课件
在教学进程中起到必要的教学提
示作用。

这样,板书的形成过程就
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
体验和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
程实现了从“被动”模仿到
“主动”图1 留白式板书的教学呈现及应用
图2 图形式板书的教学呈现及应用
探究、从“学会”到“会学”的过渡,有效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知识整合——思维导图式板书
在复习课及综合应用类课程中,师生需要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使用思维导图式板书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导图中的主题关键词有利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适时适度的图文点缀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摄取,有利于学生思考、交流和表达。

例如,“第5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一课一共包含7个知识模块,知识点分散且彼此之间联系不紧密,传统大纲式板书非但解决不了实
际问题,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混
乱感。

笔者针对以上情况,设计了
如下页图4所示的思维导图式板书
样例。

在教学过程中,圆角矩形的内
容为板书主体内容,教学过程中教
师边讲解边书写,与此同时,学生则
借助XMind软件在计算机上针对
每个知识点补充完善(横线部分),
电子大屏借助“智慧课堂”软件同
步展示学生的总结成果。

因此,思
维导图式板书是人机、师生互动的
结果,圆角矩形部分由师生共同填
写,横线部分则由学生探讨完成。

整个教学过程借助图像、文字、媒
体工具等,多角度、全方位梳理知识
要点,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思想禁
锢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
力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思维导图
式板书在知识呈现过程中,实现了
知识节点之间的联通,学生可以在
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知识体系。

教师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也可以及时掌
握学生对每个模块知识点的掌握
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结束语
板书渗透着教师对教学目标
的深思熟虑、对教学内容的重构设
计、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打磨提炼,
同时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和
改进。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新媒
体学习资源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完
善,而板书依旧有其不可替代的价
值。

板书的形成过程,是师生的沟
通过程,也是知识建构、情感互动
和能力提升的过程。

将板书与新媒
体巧妙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
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图3 流程图式板书的教学呈现及应用
参考文献:
李祁,杨玫,杜晶.ADDIE模型在军队院校计算机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11).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图4 思维导图式板书的教学呈现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