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反思
塔山中心小学董峰
《直线、射线和角》是人教实验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为新知铺垫。

课前我了解到,线段学生已经在二年级接触到了,知道了线段的特征和画线段的方法。

由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有一只小虫子迷路了,去它家有三条路,你知道哪条路最近吗?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小手都举得高高的,异口同声地说中间的路最近,而且还说出了原因,因为中间的路是直的,其它两条路是弯的。

这样的导入,既复习了线段的特点,又让孩子知道两点间线段是最短的,同时又培养了孩子热心帮助别人的思想,真是一举三得。

二、探究新知在学习射线的时候,我搜集了许多的图片,太阳光、手电筒照射的光、射灯、让学生先欣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我接着问: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说:“都是从一点发出的。

”学生一下子说出了射线的特点,然后我接着问:如果让你画一条射线,你能画出来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说不能,学生争议不下的时候,我又出示了课件:孙悟空手拿一根金箍棒,我让学生观察孙悟空的金箍棒的变化,它的一端无限延伸,直插云霄。

我接着又问:“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看做是一条线段,有长度,但是变化了的金箍棒有长度吗?它的一端无限延伸,无法测量,所以长度是无限长的。

”通过形象地演示,同学们对射线的特点记忆深刻,学习直线的时候,我又运用了孙悟空的的金箍棒,课件演示:孙悟空的金箍棒两端都在延长,一端插入云霄,一端深入大海。

我问学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说两端都变长了,我接着说这样的线是直线,我接着又问:“那你们能把直线画下来吗?”这时候,同学们有了射线的基础,没有一个人说能画下来的。

三、趁热打铁,随机练习。

学习了这三种线后,我发现同学们热情高涨,我说:“为了奖励你们上课的表现,咱们来玩个猜谜游戏吧”。

同学们欢呼起来。

我说“有始有终,打一咱们学过的线。

”同学们马上反应出是线段。

我又接着说“有始无终,还是打一咱们学过的线”。

学生们又反应出是射线。

第三个谜语我还没说出来,有的同学以喊出来:“无始无终。

”我笑着说:“你们不仅能猜谜语,还能编谜语了”。

这三个谜语很形象地总结了三条线的特点,学生们在愉快的猜谜活动中完成了任务。

在总结全课的时候,我不忘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我对他们说:“希望你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像线段一样;希望你们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像射线一样;希望你们的知识像直线一样,永无止境。

这段结束语,把本节课的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数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时时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知识重复记忆。

在完成猜谜游戏后,学生已经记住了这三种线的特征,我又出示了一张表格,填出三种线的特征,多此一举,使后面的练习不丰富。

2、动手操作太多。

让学生过一点画直线和射线时候同学们在黑板上画的时候,有点浪费时间。

导致后面没有时间练习。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塔山中心小学董峰
上完这节课,从学生上课情况、作业等多方面发现,本节课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本人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从内容设计、新课标理念、教法等几个方面作了如下的反思:
1、流畅的教学设计、精心的内容编排、巧妙的时间运用是上好一节新课标理念下的新授课的大前提.
要开展多元化的探究活动,要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体现和发现新知识,就必须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尽可能挤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动口、思考和尝试的机会.因此,整个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必须很流畅,教学内容与练习的选取必须衔接连贯,不允许有任何时间上的点滴浪费.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重难点、自学指导,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等教学环节.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重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让学生在动中学.培养学生展示的意识。

2、能否以探究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发现和体验新知识是上好一节新课标理念下的新授课的关键.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这一节课学生已通过旋转操作的探究方式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进而探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等特征,再借助动画演示使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有关边和角方面的性质有较深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也对旋转操作的步骤和要领有了一定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既能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合作探究要取得成效,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促进.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参与者与促进者相结合的角色,加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们一起共同去探求和发现新知识,但这个参与者并不能只为参与而参与,他必须在参与者们产生误解或迷惑的时候提供正确的指引,促进参与者们朝着同一的、正确的方向迈进.而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此时就要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新课标理念下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检查每一位学生的练习质量,对不足者及时辅导,较大问题及时在课堂上反馈,好让全班同学加以注意,提高警惕.学生获得新知识后,接下来处理讲学稿例题精讲,开心练习,安排顺序:例1,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巩固与提高,拓展与延伸.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后的一点反思,以及对新课标理念下的新授课教学的一点个人看法.然而,怎样才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新课标理念下的新授课教学,这有赖于我们全体数学教学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携手作出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