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试题(人教版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试题(人教版I)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单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7颗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或许它们都有液态水存在。
下图示意该天体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与“TRAPPIST-1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推测e、f、g三颗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的原因是
A.有厚厚的大气
B.行星表面平坦
C.质量体积巨大
D.与该恒星距离适中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据此完成3~5题。
3.港珠澳大桥通车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是
A.1:00
B.2:00
C.15:00
D.17:00
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港珠澳大桥通车这一天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B.香港昼短夜长
C.珠海正午物影最短
D.澳门出现极光现象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洋流这节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盛满水的大盆内,将茶叶摆放在如下图所示的水面所在位置,借助吹风机作用,茶叶开始移动。
下图示意北半球洋流模拟实验。
据此完成6、7题。
6.该实验中,茶叶的运动轨迹模拟的洋流分布规律是
7.图中甲位置所模拟的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暖流,降温增湿
B.暖流,增温增湿
C.寒流,降温减湿
D.寒流,增温减湿
下图是2017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
绿化带内栽种了常绿灌木,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灌木浇透水,并用无纺布从外围围挡。
据此完成8、9题。
8.该地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绿化带采取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白天温度,防止灌木冻害
B.降低夜晚温度,减缓灌木生长
C.挡风御寒,减少冷空气的影响
D.减轻路边灰尘沉降
9.照片中的常绿灌木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栽种,但在青藏高原却很少露天栽种,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降水少
C.光照弱
D.土层薄
2018年9月15日是个打猎的好日子。
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草甸的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
据此完成10、11题。
10.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植被
11.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
A.差异性
B.复杂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
读山西省某市2018年城市居民阶梯水价表,完成12、13题。
12.该市实施城市居民阶梯水价制度的直接原因是
A.水资源短缺
B.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D.水污染严重
13.该市实施城市居民阶梯水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与国际水价接轨
B.提高节水意识
C.限制居民用水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要了解区域地质构造特点,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在煤炭开发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
下图示意山西省某地地质构造剖面。
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示煤层的形成是由于
A.外力沉积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高温融熔
15.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在a处采煤,最容易发生
A.塌方事故
B.瓦斯爆炸
C.井喷事故
D.透水事故
读某地“之”字形的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影响图中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聚落分布
C.地形
D.人口分布
18.该公路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完成19、20题。
19.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属于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0.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光照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合计60分)
21.【案例分析】(16分)
案例名称:山地的垂直分异
案例资料: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界,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坡度陡缓等。
天山,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
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
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右图示意天山部分垂直自然带谱。
案例思考:
(1)说出甲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并说明理由。
(6分)
(2)比较天山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数量和类型的差异。
(4分)
(3)判断天山南北坡雪线高低,并说明理由。
(6分)
22.【气象调查】(16分)
调查名称:天气系统
调查资料:某地理小组从中国天气网上下载了2018年12月4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如下图示意,单位:hpa),并搜集到该日广州、武汉、太原、沈阳和海口五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制成五城天气状况表,搜集过程中不慎将城市名称和天气状况信息搞混。
调查思考:
(1)分别指出图中①、②两处的气压值。
(4分)
(2)修改“五城天气状况表”中与天气状况不对应的城市。
(6分)
(3)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至乌鲁木齐,简述乌鲁木齐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
(6分)
23.【探究发现】(14分)
探究名称:石羊河
探究资料: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三大河。
目前全流域建成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5座。
该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冷龙岭北侧的大雪山。
河流下游流经民勤绿洲,最终注入白亭海和青玉湖。
但近年来,白亭海和青玉湖均已消失。
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三维图。
探究思考:
(1)判断石羊河的补给水源。
(4分)
(2)说出石羊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指出a、b、c、d、e各环节名称。
(6分)
(3)说明石羊河终端白亭海消失的人为原因。
(4分)
24.【研究性学习】(14分)
课题名称:喀斯特地貌
课题资料: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
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如路南石林、织金洞等著名景区。
下图示意某地理课题组搜集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图片(图中序号①②③④顺序被打乱)。
课题思考:
(1)根据资料,将搜集到的图片按照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先后进行排序。
(4分)
(2)根据成因判断图中的岩石类型,并说明该类岩石的特征。
(6分)
(3)列举图中的地下喀斯特地貌名称。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