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判断关于基因重组叙述的正误。
①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
合。(
)
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产生非同源染色
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③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
虫矮秆小麦。(
)
第17页,共98页。
④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答案:(1)①√ ②√ ③√ ④√ ⑤×
11
实验:调查常见 的人类遗传病
Ⅰ卷T32
第4页,共98页。
第 21 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 重组
第5页,共98页。
一、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第6页,共98页。
2.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 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的间期。
第9页,共98页。
6.意义。 (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为生物进化的提供原始材料。
第10页,共98页。
思考: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的哪种类型? 该症状能遗传给子代吗?
答案:属于碱基对的替换。能够遗传,突变后的 DNA 分子复制,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带有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 并将突变基因传给下一代。
答案:B
第33页,共98页。
基因突变的“一定”与“不一定” 1.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 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第34页,共98页。
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因病毒和原核 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 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 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 新基因。
)
第15页,共98页。
③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 DNA 发生改变,通过
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
④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B1 突变为 B2,
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
⑤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 131I 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
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第16页,共98页。
因间的重新组合
基因工程 重组型
目的基因导入 受体细胞后
目的基因经运载体导 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 细胞中基因重组
第40页,共98页。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变异 基因分子结构发 原有基因的重新
本质 生改变
组合
通常在有丝分裂 发生
间期和减数第一 时间
次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和后期
第7页,共98页。
4.诱发基因突变的外来因素(连线)。 ①物理因素 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②化学因素 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③生物因素 c.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 答案:①—c ②—a ③—b
第8页,共98页。
5.突变特点。 (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5)多害少利性:多数基因突变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 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
第47页,共98页。
解析:若题图甲为雌性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的卵细胞只有 1 种,A 错误;图乙所示的一个细胞经减数 分裂能够产生 1 种或 2 种子细胞,B 错误;图甲所示个体 自交,所得 F1 的基因型有 bbCC、BbCc、BBcc 共 3 种, C 错误;图乙个体经减数分裂形成 bC、bc、BC、Bc 4 种配子,
第23页,共98页。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的是
缺失

缺失位置后的氨基酸序列增添
或缺
失3个
增添或缺失位置增加或缺失一

碱基
个氢基酸对应的序列
(2)从两个关系分析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 原因。
①从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分析:密码子具有 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第24页,共Leabharlann 8页。②从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分析:由纯合子的显性 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
第44页,共98页。
2.精卵结合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来自父方、母方 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控制相 同性状的基因。
第45页,共98页。
考向 1 基因重组与减数分裂的综合考查
1.观察甲、乙图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第46页,共98页。
A.图甲所示细胞减数分裂时只能形成 2 种子细胞 B.图乙所示的一个细胞经减数分裂能够产生 4 种子 细胞 C.若图甲所示个体自交,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 换,所得 F1 的基因型有 4 种 D.若图乙所示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是 1∶1∶1∶1
第20页,共98页。
考点一 基因突变及其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的原因及与进化的关系
第21页,共98页。
第22页,共98页。
2.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大小。
类型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到的影响
替换 增添
可改变 1 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小
也可使翻译提前终止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的是 大 插入位置后的氨基酸序列
都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长期进
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 联系
为基因重组提供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
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
第43页,共98页。
与基因重组有关的两个易混易错点 1.染色体片段交换不一定是基因重组。如果染色体 片段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叫基因重组;如果发生在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叫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第13页,共98页。
巧记 (1)受精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重组。 (2)一对等位基因 A、a 之间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第14页,共98页。
自我检测
1.思维诊断
(1)判断关于基因突变叙述的正误。
①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
异。(
)
②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
获得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种子。(
第37页,共98页。
编码酶 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可能会更换一个 氨基酸,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但没有影响酶的活性部位, 使酶活性没有改变,B 错误;状况③的氨基酸数量没有改 变,肽键数量不会减少,C 错误;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 导致了终止密码子提前,而使酶 Y 的氨基酸数量减少酶 Y 的活性降低,D 正确。
4.生物进化: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第27页,共98页。
考向 1 考查基因突变的实质、特征及原因
1.(2017·菏泽统考)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
质的区段插入了 1 个碱基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尖成熟区细胞一般均可发生此过程
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以导致翻译过程提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 种和进化
第1页,共98页。
序号 1 2
考纲要求·考情展示
考纲展示
基因重组及其意 义(Ⅱ)
2016
全国卷五年考频
2015 2014
2013
2012
基因突变的特征 及原因(Ⅱ)
Ⅲ卷T32
Ⅰ卷T31 Ⅰ卷T31
3
染色体结构变异 和数目变异(Ⅱ)
Ⅲ卷T32
Ⅱ卷T6
第2页,共98页。
第35页,共98页。
考向 2 考查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2017·咸阳模拟)编码酶 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
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 Y。下表显示了与酶 X 相比,
酶 Y 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
断正确的是(
)
比较指标
酶Y活性/酶X活性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
基酸数目
① 150% 大于1
子中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
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 a、b、c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 突变具有普遍性
第31页,共98页。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 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第41页,共98页。
适用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
范围
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和 基因工程的原核生物
产生 产生新基因(等位基因) 产生新基因型
结果
不能用显微镜检测出, 不能用显微镜检测出,
鉴定
可通过分子杂交检测 根据是否产生重组类型
方法
或后代性状推测
的性状来确定
第42页,共98页。
应用 人工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第11页,共98页。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 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3.类型及发生时间。 下图甲、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两者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第12页,共98页。
(1)发生时间。 写出相应细胞所处的时期:图甲:四分体时期;图 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类型。 图甲: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图乙: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4.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5.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物变异在育
4
种上的应用(Ⅱ)
人类遗传病的
5
类型(Ⅰ)
6
人类遗传病的 监测和预防(Ⅰ)
7
人类基因组计 划的意义(Ⅰ)
Ⅱ卷T29
Ⅰ卷T6 Ⅱ卷T6
Ⅰ卷T32 Ⅰ卷T5
第3页,共98页。
8
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的主要内容(Ⅱ)
Ⅰ卷T6
生物进化与生物 9 多样性的形成(Ⅱ)
实验:低温诱导 10 染色体加倍
第29页,共98页。
若转录出的 mRNA 对应的三个碱基为一个终止密 码,可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 正确;若在插入位点再 缺失 3 个碱基对,会导致插入位点后全部的碱基序列改 变,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较大,D 错误。
答案:C
第30页,共98页。
2.(2016·衡水模拟)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 DNA 分
第25页,共98页。
与基因突变有关的四个知识点 1.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DNA 分子双链打开,脱氧核苷酸链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碱基 对的变化。 2.细胞癌变: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 因突变所致。
第26页,共98页。
3.生物育种:诱变育种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 的。
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 之间可发生交叉 互换
解析:对于基因 a、b、c 而言,基因突变均可能发生,
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A 错误;
第32页,共98页。
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没有 改变基因的结构,因而不属于基因突变,B 正确;一个细胞 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在进行 DNA 复制,此时 DNA 的双螺旋结构已经打开,很容易发生 突变,C 错误;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只有同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才可发生交叉互换,D 错误。
(2)①× ②× ③√ ④×
第18页,共98页。
2.图示识读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 问题:
(1)图中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第19页,共98页。
(2)造成 B、b 不同的原因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①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DD,则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②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DD,则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③若该示意图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造成的,则 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
② 100%
1
③ 50%
1
④ 10% 小于1
第36页,共98页。
A.状况①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 tRNA 的种类增加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C.状况③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 50%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位置变化 解析:tRNA 的种类共有 61 种,不会发生变化,氨 基酸数量增加可能是终止密码子后移导致的,A 错误;
答案:D
第38页,共98页。
考点二 基因重组及其与基因突变的比较
1.基因重组的类型
重组类型
发生时间
发生机制
减数第一次 交叉互换型 分裂四分体
时期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 基因重新组合
第39页,共98页。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
自由组合 型
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
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 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
前终止
第28页,共98页。
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 3 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 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此变异属于基因突变。拟南芥 根尖成熟区细胞不进行分裂,一般不发生基因突变,A 错 误;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发生突变的该 细胞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B 错误;该突变发 生在基因中部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