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修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修改
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
D1K246+670~770右侧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D1K246+670~D1K246+770,右侧长100m,本段属云贵高原地区多山地带,地形地貌属于山地,表层为土层覆盖,植被较发育,坡面为旱地。

全段墙最高4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方量设计值411.3m3。

挡土墙大样图见附图所示。

二、编制依据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3-2002)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01-2002)
《新建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区间路基设计图》
三、编制目的
规范路基重力式挡土墙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行为,求安全、保质量、重进度、快捷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四、施工工序
土质地段采用挖机放坡开挖,石质地段采用松动爆破开挖。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1放样
根据设计里程,在地面上标出各段挡墙基础的平面位置。

2基础开挖
开挖前先砌筑堑顶天沟,作好地面排水。

采用挖掘机开挖,并预留
20cm用人工开挖至设计基底,并按设计要求修整基坑尺寸,并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3基础和墙身立模
待基坑开挖完后要求先施作墙背0.3m厚袋装砂砾石反滤层,砂砾石粒径范围为10~30mm;基础侧模采用木模、钢管和木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50cm。

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打磨、并刷脱模剂。

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位移、爆模等现象,采用对拉镙杆进行模板加固。

模板支撑完毕后,在侧模上用红漆做好标高记号,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4泄水孔设置
水平方向每隔3米设置一个,垂直方向路肩及路肩以上1.5米各设置一排泄水管(其中上排泄水管只在4米高的墙内设置),上下排错开设置,孔内预埋φ10cmPVC管。

其向外的排水坡度应不小于4%,进水口应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

最低一排泄水孔处应设置隔水层。

伸入反滤层中的泄水孔不小于0.2m。

当墙背为硬质岩时可不设反滤层。

施工过程中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除设置的沉降缝外应严禁出现垂直贯穿通缝。

5沉降缝设置
根据地基土质情况,每隔10~15m设置一道沉降缝或执行设计要求,沉降缝垂直贯穿整个断面,缝宽3cm。

缝内沿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木板,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内用泡沫板隔开墙体。

6挡土墙横断面大样
本段挡土墙断面有两种基本形式,中间过渡段墙顶以平顺渐变形
式过渡。

其中D1K246+670~683.9(长13.9米)和D1K246+741.3~770(长28.7米)墙高3米;D1K246+701.5~721.1(长19.6米)墙高4米;D1K246+683.9~701.5(长17.6米)墙高由3米过渡到4米。

D1K246+721.1~741.3(长20.2米)墙高由4米过渡到3米。

墙顶应平顺渐变(参见纵断面图)。

挡土墙的各项参数详见附图(D1K246+683.09横断面代表墙高3米、D1K246+710横断面代表墙高4米)。

中路肩标高向大里程方向以8‰的坡度提升。

也就是D1K246+670路肩标高为888.065、D1K246+690路肩标高为888.225、D1K246+710路肩标高为888.385、D1K246+730路肩标高为888.545、D1K246+750路肩标高为888.705、D1K246+770路肩标高为888.865。

7浇筑:根据混凝土设计方量要求配制C30的混凝土,以保证用量的连续性,及时向拌合站报混凝土要求量。

车运到现场。

进行混凝土检测,不合格的混凝土退场。

检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之间。

每层混凝土入模后,用插入式震动棒充分震捣均匀,当基底座于坚实基础上时,需用水润湿岩再浇筑混凝土;
8回填
墙身混凝土强度达70%以上方可进行回填。

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基坑回填采用非彭胀土或砂砾石至路基换填底标高。

2)填土在接近压实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均衡、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

3)采用液压冲击夯夯实,密实度达96%以上。

4)施工过程中,当墙顶覆土小于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5)结构物处的填土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cm,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6%。

五、墙身浇注方法
1施工前做好地面排水系统以防基坑泡水。

2浇注时必须支摸,并经常检查校正,确保各部尺寸符合要求。

3随着墙身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墙背回填。

六、原材料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1按施工计划合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

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

2特别是回填土首先应进行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土壤颗粒分析、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层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试验,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标准,拟定好施工技术控制指标;
3根据铁路工程质量监理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安装,在现场要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提出有关的施工中质量的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
4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采样试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5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制”执行,工作程序认真执行ISO9000标准,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性。

七、安全措施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2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工段兼职安全员组成的群众结合的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3加强现场治安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作业人员必需佩戴好安全帽及防护物品。

5加强与当地水文,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水文,气象动态,合理安排生产,确保施工安全
6对事故易发部位进行重点控制,防患于未然。

7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现场必需整洁有序。

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文明施工
(1)组织领导班子及安全、施工、劳资、保卫等有关部门成立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并定期进行生产文明大检查,发现有碍文明施工的现象及时处理,对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予以纠正。

(2)制定完善的文明施工条例,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经常教育职工做文明施工榜样,对文明施工做得好的班组和个人及时进行表扬、奖励;对文明施工做得差的班组及时进行批评和处罚。

(3)制定能源管理具体办法并实施落实;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办
法,明确责任制的实施与落实,确保各种设备保持良好的完好和利用率。

(4)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对现场物资进行回收利用。

各种施工材料定点分区分类堆码整齐,特别是摆放到现场的半成品材料、构件决不可乱堆乱放,影响美观。

(5)精心计划,合理安排,现场需要的材料当天运走,当天用完;确实用不完的材料应搬回或摆放在不妨碍交通、也不显眼的地方。

每道工序作到“落手清”,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每天机修班组应对车辆定时检查、维修,不让车辆因漏油、冒烟而污染公路及环境。

(7)施工人员全部佩戴上班牌,牌证上标明职务、工种,以供业主、监理辨认、监督,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环境保护
(1)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文化、古迹及古生物化石及矿藏露出等立即停工,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文物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后,再继续施工。

(2)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施工区域内的场内道路均采用硬化处理,对不能进行硬化处理的临时施工便道,在晴天干燥环境时,应经常洒水予以养护和保护,防止道路灰尘迷漫。

砼搅拌设备采用先进的密闭性能好的搅拌站,减少水泥等粉尘的污染。

(3)施工中的空压机、搅拌站、电锯等高噪声和高振动的施工
机械,尽量避开夜间施工,并采取消声、减振措施。

使当地居民和参加建设的职工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4)施工区域内的所有河道,沟道不得堵塞及尽量保持原貌,采取搭设便桥和埋置等过水断面的管涵进行处理。

若要改变河道、沟渠位置,须先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及有关部门同意。

(5)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良好的排水状态,修建一些有足够泄水断面的临时排水沟渠,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但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6)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予以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用帆布、盖布及类似物品遮盖。

(7)运输土石方经过公路的车辆不得污染路面,对于散落于路面的少量砂石料派人及时清除。

(8)施工区域,砂石料场,施工完工后退还恢复耕植,不得遗留废弃。

(9)对开挖的边坡,及时进行防垮塌处理,并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或绿化处理。

同时及时疏通垮塌物,以确保边沟畅通。

(10)弃碴场应修筑拦碴坝,防止雨季冲入河沟,污染环境。

弃碴场表面应进行植被改良。

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