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单病种实施电子化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在医疗领域中,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一直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改善医疗质量,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这两个概念逐渐被引入和应用。

本文将对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一、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和协调性医疗服务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通过标准化患者护理过程,实现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全程管理。

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医疗专家和相关学科的共同努力。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定义患者流程:临床路径主要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以优化患者就诊过程。

这包括患者入院、诊断、治疗和出院等环节。

通过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操作步骤,可以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2. 规范诊疗手段:临床路径可以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使其更加符合治疗标准。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药物使用指南,可以提高医生的整体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3. 强调多学科协作: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协同合作。

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种资源和技术,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在特定病种上进行的一种质量管理方式。

它通过针对某一病种的特点和治疗需求,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指标和管理体系,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病种规范:单病种质量管理需要制定明确的病种规范和操作指南。

这些规范涵盖了病情诊断、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病种管理,可以提供一致性的治疗和关怀水平。

2. 设立质量评估指标:为了评估病种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单病种质量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疗效评价、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内容。

通过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3. 提供专业培训:为了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单病种质量管理需要提供相关的培训。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与效果评价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与效果评价

p t wa r u ( 5 a e )a d c n r l r u ( 3 a e ) a h y g o p 1 1 c s s n o to o p 1 4 c s s .Av r g o p t l t y,h s ia o t ,ci ia f i a y a i n s s t g e a e h s ia a s o p t l ss l c l fc c ,p t t ’ a — c n e e
ABS TRAC Obe t e T vlaetei ato l i lp tw y frueeoc pcl h tis .Me h d 2 5p t ns T: jc i oe au t h mp c f i c ah a o rtrso i i orpy v cn a t to s 8 ai t e
W ANG n — u n,ZH ANG e g,YAN u —n,XI Yo g q a H n Jna ONG — ig,I L n — u En q n A o g k n,LIW e— ig i n b
( o o y Ce t e o o t we t Ho p t l h id M i t r e ia i e st Ur l g n r fS u h s s i ,t e Th r l a y M d c lUn v r iy,Ch n q n 0 0 8,Ch n ) a i o g ig4 0 3 ia
if c i s a ton and awa e S s s e e c r ne Sofdiea e w r om par i na y e atve a l z d. Fu t r or r he m e,ci c o ke s s e s e say wasc du t d. lnialw r r ’a s sm nta s on c e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对于预 后具有 良好 的促 进作用 。血浆脑利钠 肽水平是反 应心力衰竭 患
1 . 4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软件为S P S S 2 2 . 0 ,计量资料用 ( 均数±标
准差 )表示 ,并用啦 验分析 ,率的 比较用 卡方检验 ,组 间数据 比较P
<O . 0 5 表示差异显著 。
2结

尿 管结石 患者 6 2 例 象,根据 随机 数字 表法 分为每 组 3 l 例 的对 照组 与研 究组 ,两组给 予不 同的护理 措施 ,对 照 组按 照我 院 的常规 护理 模 式
进行 ,研 究组则 实施 临床护 理路 径 , 两组护理 效 果、 术后 并 发症 及护理 满 意度作 为护理 的观 察分析 因素 。结果 研 究组 患者健 康知 识 评 分 为 ( 9 3 . 1 2 ±3 . 6 4 )分、住 院 时间 ( 7 . 3 5 ±1 . 5 2 )d以及不 良情 绪评 分 ( 2 5 . 2 3 ±4 . 6 2 )分 , 优 于 对照 组 的评 分。研 究组并 发症 发生率 ( 6 . 4 5 %)
2 . 1临床 疗效 :观察 源自 5 0 例 患 者 中显 效为 2 5 例 ,有 效2 O 例 ,无效 5
者心功 能一个 比较灵敏 的指标 ,在早期诊 断心力衰竭和 检测治疗 效果 中具有 重要临床价值 ,而左心 室射血分数 同样 为判断心 力衰竭患者 心 功能常 用指标 ,其数据 直接反应 患者心功 能情 况 ,因此 本次我们 采用 二者对患者 的心功 能进行判断具有合理性 。
通过本次的临床对比分析 ,我们认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在基础治
疗和常规 护理的基础上 加人心理 干预可 以提 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 心
功能情 况 ,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 ,因此值得I 临床护理推广使 用 ,使得 更 多的患者从 中获得健 康福 利。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62 期2019 Vol.6 No.6283发热率均存在明显差异(x2=6.05、7.20、6.43,P<0.05)。

3 讨 论据相关调查发现,手术室低体温发生率约占总手术概率的一半以上,患者一旦出现低体温清苦康,不但对医师手术操作造成一定感染,且对治疗效果造成危害,甚至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危急患者生命安全[3]。

因而,需重视低体温的预防及处理工作。

手术室低体温预防护理干预通过调节手术室环境温度可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通过毛毯遮盖患者裸露皮肤可帮助患者保暖,预防热量流失,通过监测患者体温指标便于及早发现低体温情况,尽快应对处理,通过药液恒温箱预热保证患者静脉滴注药物后体温不会因药液作用下降,通过温盐水擦拭医疗用具避免患者皮肤受医疗器械刺激[4]。

总之,手术室患者辅以低体温预防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稳定控制体温,预防术后感染、发热情况,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1] 张淑萍.个性化护理在预防剖宫术患者低体温发生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5):650-653.[2] 张玉娟.预防手术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护理措施[J].医药前沿,2018,8(10):259.[3] 周丽婷,徐敏,顾瑛.预防手术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分析[J].母婴世界,2018,(14):238.[4] 刘焕英.手术室患者低体温预防及护理措施的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15):87-89.[5] 张晔,李媛媛.手术室患者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特别健康,2018,(19):168.本文编辑:吴卫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于海霞(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山东济南 250002)【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

《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的设计与应用

《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的设计与应用

《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的设计与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医患共同参与型临床路径工作模式。

方法:设计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将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发放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并由责任护士或主管划医师按路径表进行相应指导。

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设计调查表对实施效果进行调查。

结果:试验组患者对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对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

结论: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参与诊疗工作的配合程度,对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高,是提升临床路径实施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临床路径患者版告知书输尿管结石设计应用资料与方法2011年1月~2012年3月输尿管结石进入路径管理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9.6岁;试验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2岁。

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的设计: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的设计是以医生版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为蓝本,第一部分以路径管理的诊疗时间为横轴,以每天诊断、治疗、护理工作内容;患者饮食、休息、排泄;配合事项等内容为纵轴。

以表单方式加入泌尿系结石相关知识,并配有图片。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应用:试验组发放自制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并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按照告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内容进行指导。

对照组接受常规路径实施方案。

评价:①评价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出院问卷调查表》进行。

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护理人员及诊治过程满意度等内容。

问卷分值100分,按满意(≥90分)和不满意(结果试验组满意率100%,对照组满意率90.24%,差异有显著性(X2=4.40,P讨论输尿管结石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的运用提升了患者参与与配合程度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路径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和青睐。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针对具体疾病的完整医疗流程,它通过统一、规范、系统化的管理方法,达到了优化病人治疗的效果。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过程、提高护理效率,改善病人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一、输尿管结石概述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中比较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腰部、下腹部、会阴区及睾丸疼痛等,伴随有血尿及尿频、尿急、尿痛等。

如果症状不加以治疗,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病因方面,输尿管结石主要由尿液成分的改变所引起,例如尿钙升高,尿酸过多,尿酸盐析出等。

此外,饮食、药物、代谢性疾病等都可能引起输尿管结石的产生。

目前,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保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是不能消除石头,容易复发。

手术治疗可以彻底解决石头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因此,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需要医护人员制定清晰严密的护理计划,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护理操作。

二、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通过规范管理来提高效率、优化医疗服务的一种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疾病的护理过程流程图,它通过固定的护理方案和标准化流程,达到了统一护理流程、减少护理差异的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协调医疗团队成员、明确治疗目标、规范化治疗过程、遵从科学化的治疗方法以及提高效率、减轻患者负担。

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医疗照护、降低重复门诊率、减少不必要的医学费用,同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医疗服务。

三、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应用3.1 建立协调的医疗团队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医疗团队成员,包括内科医生、外科医生、泌尿科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各个方面的医护人员。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输尿管结石双频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规范该类患者手术前后的医疗护理。

方法:将202例输尿管结石双频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

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常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显著缩短输尿管结石双频激光碎石术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双频激光碎石术;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133-02临床护理路径(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CNP),又称临床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即针对某一种特定人群,以病人的住院时间为横轴,以对病人的入院介绍,检查,诊断,治疗,用药,饮食,活动,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为纵轴,制定护理工作的日程表[1],对何时做到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出院都有一个详细的记录和描述。

它能指导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从事护理工作,也使病人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主动参与护理的全过程[2]。

双频激光碎石术是一种建立在输尿管镜操作基础上的手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新技术,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有效率在87%~97%,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方法[3]。

随着医学发展,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患者为中心的成效管理模式日益得到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

为规范输尿管结石双频激光碎石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医疗护理,本科于2009年8月开始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输尿管结石双频激光碎石术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作用分析安排《中西医结合合理》【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6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8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20%)低于对照组(26.53%),并且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输尿管结石;护理;作用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在饮食结构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却年轻化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威胁。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上尿路结石症状,该病多发于男性群体中。

目前临床上常常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而护理在此过程中极为关键[1]。

本研究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6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800例和研究组800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

其中,对照组患者男480例,女320例,年龄23~74岁,结石直径0.2~2.4cm;研究组患者男460例,女340例,年龄26~75岁,结石直径0.1~2.5cm。

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排除急性感染期,女性排除月经期,②吴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情稳定3月以上,③排除手术禁忌,④术前麻醉评估ASAI-II。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指导,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围术期注意事项;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在饮食、用药等方面给予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1T02:27:05.87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4期作者:毛贝磊[导读] 目的分析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毛贝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上海 201306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5月-2022年2月收治的8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2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1)护理后,在身体疼痛改善、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角色功能四项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的26.19%比较明显更低(P<0.05)。

结论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可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输尿管结石护理;护理效果输尿管结石,为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为肾结石排出期间,暂时受阻于输尿管狭窄部位所致。

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和肾结石较为类似,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腰部绞痛、血尿、肾积水、发热,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输尿管结石。

为改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法至关重要[1]。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5月-2022年2月收治的8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研究的8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时间为我院2021年5月-2022年2月,均符合临床有关“输尿管结石”疾病的诊断标准[2],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干预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抗拒本次实验者。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5T02:48:13.59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8期作者:郑昌露[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郑昌露徐州市中医院三病区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方法:研究着手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5月与2022年5月,通过电脑所编辑额随机抽选程序作用下,在上述所提及的这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对其进行了两个不同组别的划分,其中一组为共计22例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外一组为共计22例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对患者最终所获得的临床成效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

结果:最终评估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更高的一组别为观察组,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概率均更低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

结论:对比出现输尿管结石症状的患者而言,对其接受治疗构成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干预工作,能够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康复,掌握更多疾病相关知识,并发症的出现得到了良好控制,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护理干预方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输尿管结石;并发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饮食结构出现了极大的改变,导致出现输尿管结石现象的患者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年轻患者数量增高,对于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临床为其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为优质的成效,就需要给予其良好的护理干预工作[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着手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5月与2022年5月,通过电脑所编辑额随机抽选程序作用下,在上述所提及的这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对其进行了两个不同组别的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照组中存在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低至21岁,最高至74岁,均值(45.43±3.56)岁;在观察组中存在男13例,女9例,年龄最低至22岁,最高至75岁,均值(45.28±3.97)岁;使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不具备差异性(P>0.05)。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_1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_1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5T08:16:02.871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0期作者:孙丽雅[导读] 目的:观察与分析输尿管结石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效果孙丽雅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 214024【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输尿管结石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效果。

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择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形成对照组(n=4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n=43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结局。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输尿管结石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可行性、经济性,可以加速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输尿管结石是由输尿管存在狭窄导致肾结石排出困难所致,结石会在输尿管内长大,发病后伴有明显症状,如血尿、肾绞痛等,严重时可发展至肾积水,有危及生命的可能[1]。

在我国,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为0.15~2%,入院后通常需要急救治疗,且病情恢复时间较长,除对症治疗以外,需要规范地提供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协助身体检查等护理服务,但常规护理缺少标准化流程以及规范的护理导向;而临床护理路径目标明确、流程规范,不仅可以使患者参与到护理中,也可以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导向,更好地服务患者,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应用具有可行性[2]。

为此,纳入86例样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择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形成对照组(n=43例)、观察组(n=43例)。

对照组中有28例男性、15例女性,平均年龄(38.85±4.23)岁/(25~71岁),结石平均直径(1.53±0.31)cm/(0.98~2.23)cm;观察组中25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38.47±4.31)岁/(26~74岁),结石平均直径(1.55±0.28)cm/(0.93~2.25)cm。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与效果评价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与效果评价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与效果评价王永权;张恒;鄢俊安;熊恩庆;李龙坤;李为兵【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实施情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285例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单侧)并适合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其中入临床路径组151例,对照组13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疗效、患者认知度和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调查.结果临床路径组在疗效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在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满意度调查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数医护人员认为临床路径可有效增进医患沟通、提高医疗质量.结论临床路径可有效规范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提高效率,值得深入实施和推广.%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clinical pathway for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Methods 285 patients with primary diagnosis of unilateral ureteral calculus who needed ureteroscopic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linical pathway group (15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34 cases). Average hospital stay, hospital costs, clinical efficacy,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awareness of disease were comparative analyzed. Furthermore, clinical workers' assessment assay was conducted. Results Patients who received clinical pathway treatment had shorter mean hospital stay, lower mean hospital costs than non-pathway patients(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rapeutic efficacy (P>0. 05). Most patients and health care workers agreed clinical pathway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Conclusion Clinicalpathway wa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medical quality for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i.【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17)004【总页数】4页(P333-336)【关键词】临床路径;输尿管结石;疗效评估;医疗质量;输尿管镜碎石术【作者】王永权;张恒;鄢俊安;熊恩庆;李龙坤;李为兵【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3.4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上需住院治疗的多数输尿管结石患者(尤其是中、下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以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双盲法的原则,对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

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2天,出现并发症2例,对护理工作满意患者35例;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天,出现并发症11例,对护理工作满意患者28例。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帮助患者及早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护理路径;输尿管结石;护理效果当患者出现输尿管结石之后,其腹部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同时常伴随着盗汗、呕吐等现象。

部分患者通常会服用缓解疼痛的药物,虽然暂时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但是不能对该类病症起到根治的作用[1]。

护理路径,实质是以患者为中心,协助其做好检查,及时给药、加强指导等。

以本院收治的7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例,对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共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76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分布在20~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4岁。

在患者入院之后,经本院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结石。

根据检查结果发现,76例患者当中左侧结石33例,右侧结石38例,两侧结石5例。

所有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均使用钬激光的方式进行碎石治疗。

依照双盲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拥有患者38例。

两组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2 护理方法在对对照组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本院主要采用基础护理的模式进行。

而在对观察组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护理期间,运用护理路径的方式进行。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6-06T08:09:35.9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期作者:李珠[导读] 目的:分析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李珠蓬安县人民医院,637800【摘要】目的:分析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筛选3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文中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人数为15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获得的临床效果。

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显示,观察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和依从性均已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疼痛程度较轻,术后患者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所用时间均明显缩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期间及时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配合度以及提高术后康复效果起着重要性作用。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分析输尿管结石是一种高发的泌尿系统疾病,当前临床上针对该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通过治疗能够将患者输尿管内结石及时清除,但治疗期间常会受到手术创伤性以及患者过度恐慌焦虑情绪等因素影响,加之该手术术后极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从而会增加患者的病痛折磨,延长患者的康复期[1]。

为更好的提升该病患者的治疗效率,此篇文章中详细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详情已在文中阐述。

1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中病例筛选为我医院接收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0例,病例筛选时间段为2018年7月-2021年7月,将所有患者分成15例观察组和15例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为10/5例,平均年龄值为(58.0±2.2)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4例,年龄均值(58.5±2.3)岁。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10-30T08:06:11.10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8期作者:蔡燕燕[导读] 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蔡燕燕平阳县人民医院浙江省温州市 325400【摘要】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例数均等,一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一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输尿管结石;应用效果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治疗办法就是应用外科治疗方式进行碎石,临床中常用激光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等偏于微创的疗法,虽然碎石的手段越来越完善,碎石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患者的碎石效果取得明显的进步。

但是作为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术期间的临床护理工作不可忽视,优良的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帮助输尿管患者更加安全的渡过围术期,加强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预后。

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应用,对其效果开展下列探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7~62岁,年龄均值(43.62±5.27)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25~64岁,年龄均值(44.29±5.08)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指导用药、定期查房、交代注意事项等基础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5T02:59:28.9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王成芳[导读] 探究临床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

王成芳武胜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400【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

方法:116例患者,抽签法分成58例对比组、58例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临床护理。

对比出院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

结果:对比对比组,组间差异显著,实验组的出院时间更早(t=12.888/10.693,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X2=4.640,P<0.05)。

结论: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的康复速率,减少风险因素,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输尿管结石;应用效果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疼痛感较为剧烈,不适感也较为强烈,其对患者生活有较大影响,可显著降低患者生活水平[1]。

临床护理路径为优质护理措施,该项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术后风险因素,提高患者恢复速率[2]。

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差异,证实该项护理措施的意义和优点,现如实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时间:2020年07月-2021年11月。

对象:11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

分组方法:抽签法,分成58例对比组、58例实验组。

纳入标准:符合输尿管结石诊断标准和手术标准;手术耐受性高;知情;同意研究;心肝等功能正常;无其他严重疾病。

排除标准:凝血障碍;兼并其他结石疾病;配合度较低;神志异常;退出者;资料缺失;不同意研究。

两组基础资料类似(P>0.05)。

见表1。

表1基础资料(x±s)1.2方法1.2.1护理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钬激光碎石术。

对比组:常规护理,调整患者饮食结构,让患者清淡饮食,术前安抚患者情绪,术后指导患者多摄入水分,以加快尿液排泄。

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1)入院指导,在患者入院前2天,带领患者及其家属熟悉病房环境,告知患者病房制度和医院相关固定,协助患者家属完成相关手续,根据患者文化程度进行恰当的疾病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程度,并多次告知可能发生的不良症状和护理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做好相应准备,了解患者情绪状态,通过交谈了解情绪来源,在交流过程中,应注重倾听,给予患者尊重和理解,安抚患者情绪或采取针对性心理措施以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提醒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让患者学会自主疏导不良情绪,维护患者心理健康,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鼓励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2)手术准备,讲解术前注意事项,协助患者术前1d禁食禁水,做好备皮等手术准备,并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以训练床上排泄方法,在术前嘱咐患者注意休息,维持良好的手术状态,以保证患者处于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3)术中护理,协助医生并关注患者体征,出现异常及时上班;(4)术后护理,嘱咐患者每日摄入2L左右的水量,体征稳定后尽快下床活动以加快胃肠蠕动等,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详细讲解可能发生的兼并症状和处理方式,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如进行呼吸训练等,以恢复身体素质,当患者进食或饮水时,应不要进行咳嗽等训练,以免发生风险,采取正确方法缓解患者疼痛,通过正确饮食指导,合理控制患者各类食物的摄入比例,减少便秘等不良事件;(5)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在生活过程中应增加饮水量,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有效降低体内结石形成概率。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析在输尿管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患有输尿管结石8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4例。

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予以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评分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72.73%是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的90.91%(P<0.05)。

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护理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同时还能将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伴随人们饮食不规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提高,输尿管结石病症的发生率每年都以上升趋势递增,而且近几年还逐渐向年轻化趋势发展,若此类病症患者不能加强对该疾病的重视,则会对其身体健康带来威胁,降低生活质量[1]。

手术方法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对病症的认识较为缺乏,使其很容易出现焦虑、焦虑等,对此,为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相应护理干预的实施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探究在输尿管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先做出如下报道内容。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输尿管结石88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对其分组。

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22-74岁,(46.4±2.8)岁;11例双侧结石者,19例右侧结石者,14例左侧结石者。

实验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龄23-75岁(47.3±2.6)岁;10例双侧结石者,21例右侧结石者,13例左侧结石者。

把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位置、年龄和性别等临床资料对比(P>0.05),组间数据资料情况可比较。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2]①纳入标准:被选患者均与输尿管结石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无严重脏器病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签署同意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症的增加或减少。临床路径是由循证医学发展而 来的临床疾病诊疗标准,但并非一成不变,临床路 径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以达到 真正做到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和合理用药,让医 务人员的工作规范化,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医疗 质量和病人的医疗安全,从而缓解了“行医难” 的问题。 临床路径的实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满 意度由93.16±0.78分升为98.05±0.31分。临床路 径的实施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提高诊疗过程的透明 度,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同时,还规范 医疗行为,优化医疗环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 强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从而达到减少医患纠 纷,提升医护工作者形象的目的。 临床路径中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项目能明 显降低结石复发率。复发率由10.19%降为0.84%。 饮食因素是输尿管结石易复发的重要因素,输尿管 结石临床路径不止规范了治疗过程,其结石成分分 析项目对出院后疾病预防的饮食指导更能体现出 其重要的社会效益。 3.4展望 实施临床路径是为了促进各专业的协作 配合,确保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使患者得到最佳 服务:同时能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减少医 疗风险. 增加患者满意度, 保证资源合理有效使用, [6] 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缩短住院时间 。新医改方案 发布以来,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工作方案, [7,8] 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就是其中一项重大举措 。近几 年来. 我国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问题日益突出。 “单 病种付费”的医疗改革已逐渐深入人心。将临床路 径应用到临床,与“单病种限价”相结合,能提高 服务质量、节约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促进 [9] 医院发展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医院信息化的进展,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完善,临床
·22· 时间7.52±0.18天与对照组8.67±0.24天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33,P<0.05)。观察组能缩 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医院的床位周转率, 详见表2。 2.2 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 观察组平均住院 费用6752.09±169.21元与对照组7892.63±377.33 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75,P<0.05)。 观察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节约卫生 资源,提高社会效益,详见表2。 2.3 患者术后对医护满意度的影响 观察组满意 度98.05±0.31分与对照组93.16±0.78分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t =62.61,P<0.05)。观察组通过
满意度( x s ) 98.05±0.31 93.16±0.78 62.61 n/a <0.05 并发症(%) 6(5.00) 7(6.49) n/a 0.0032 >0.05 复发率(%) 1( 0.83) 13(12.04) n/a 12.38 <0.05
表 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满意度、并发症和复发率的比较 平均住院费用( x s ) 6752.09±169.21 7892.63±377.33 32.75 n/a <0.05
注:“n/a”(Not applicable)代表“不适用”
3 讨论 3.1 临床路径的意义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 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以循证医 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 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 [4] 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由于临床路径既可缩短 住院天数, 节约费用, 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重视,目前在美国约有60%的 [5] 医院已有应用 。 3.2 临床路径信息化的实施 本研究一大特点是 运用电子化临床路径,大大简化了实施的操作性以 及提高了医护使用的积极性,同时更为方便和全面 进行临床路径实施的管理。实施了全电子化临床路 径管理以来,无论是路径病种数,还是实施临床路 径管理的患者人数,均较前有了明显的增加。 3.3 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临床路径实施能缩短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平 均住院时间由8.67±0.24天缩短为7.52±0.18天。 通 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可以避免低效及无效的住院, 提高效率,并且降低医疗费用。在有限的医疗资源 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的今天,可以充分发挥利 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从而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临床路经实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费 用 。 平 均 住 院 费 用 由 7892.63 ± 377.33 元 降 为 6752.09±169.21元。这主要是减少了不必要、不 合理的诊疗行为,包括不必要、不合理的检查和用 药, 规范了疾病相关必要的检查、 抗菌药物的使用, 避免了过度辅助用药和附带用药等。节约卫生资 源,提高社会效益,从而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 临床路径的实施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与对照组6.49%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只要严格按照入径标准进行,即 使手术准备时间较对照组短也不会影响到手术并
表 1 输尿管结石单病种分组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120 108 性别 男 96 72 女 24 36 平均年龄 (岁) 45.14 44.23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 发症发生率、 复发率、 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分析临床路径应用于行单病种输尿管结石患者的 2 效果。 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χ 检验。 2 结果 2 . 1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 观察组平均住院
基金项目: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201423例和对照组 108 例。 在 228 例患者中, 男 168 例, 女 60 例, 年龄 20 岁~ 70 岁,平均 45.80 岁,上段结石 56 例,中段结石 75 例,下段结石 97 例,结石最小约 4mm×5mm, 最大约 18mm×20mm。通过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 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详见表 1。
《中国病案》2015 年第 16 卷第 11 期
·21·
·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单病种实施电子化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
528200 佛山市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梁耿祺 徐 勋 冯权尧 石 明*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化临床路径对输尿管结石单病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 间输尿管结石单病种228份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复 发率和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7.52±0.18天和8.67±0.24天(P <0.05), 住院费用分别为6752.09±169.21元与7892.63±377.33元(P<0.05), 满意度分别为98.05±0.31 分与93.16±0.78分(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与6.49%(P>0.05),复发率分别为0.84%与 10.19% (P<0.05)。结论 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实施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 量,预防结石复发,提高病人满意度,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单病种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Electronic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Single Diseases of Ureteral Calculus Liang Gengqi,Xu Xun,Feng Quanyao,Shi Ming,Department of Urinary Surgery,Nanhai People's Hospital in Foshan of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clinical pathway on the single disease treatment for ureteral calculus.Methods To choose the patients who suffered the single disease of ureteralcalculi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4,and then divid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finally made comparison analysis on items such as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average expenses,complications,recurrence rate and degree of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7.52±0.18d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8.67±0.24d in control group by contrast (t=38.33,P<0.05).The average expenses was 6752.09±169.21 yuan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7892.63±377.33 yuan in control group by contrast (t=32.75,P < 0.05).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as 98.05±0.31 points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93.16±0.78 in control group by contrast (t=62.61,P<0.05).The complications rate was (5.00%)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6.49%) in control 2 group by contrast (χ =0.0032,P>0.05).The recurrence rate was 0.84%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10.19% 2 in control group by contrast ( χ =12.38,P < 0.05).Conclusion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linical pathway,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ould be shorter,the average expenses would be decreased,the medical treatment quality could be guaranteed,the recurrence of ureteral calculus was lower,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have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and social benefits,which is worth to be promotion in all the hospitals. Key words Ureteral calculus;Clinical pathway;Single disease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行医难”成为我国 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是医疗改革的重点。临床路 径在国外经过近30年的应用研究,证明它既能节约 医疗资源,又能减少费用的支出,是一种高品质、 低费用的全新临床医疗服务模式。患者在住院期间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既可以避免康复的延迟又可以 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是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 [1] 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随着对临床路径研究的不 断深入,临床路径的实施不仅限于适应医疗保险预 付制度,也逐渐扩展为一种医院质量管理的有效工 具和疾病诊疗及评估标准,并且其应用的广度和深 度也逐渐扩大,其应用的范畴也由急性病向慢性 病、从外科向内科、从一期医疗服务向二、三期医 [2,3] 疗服务扩展 。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 年 8 月至 2014 年 8 月泌尿外 科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取石术后患者的信息进 行分析,符合卫生部临床路径入径要求的输尿管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