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PPT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jīn)不禁 禁
( jìn )禁止
( jué)角逐 角
( jiǎo)角度
羸(léi )羸弱 赢(yíng)输赢
栗(lì )战栗 粟(
罄(qìng)告罄 磬(qìng)钟磬
徒( 徙( xǐ )迁徙
冽( liè)凛冽
意为“冷”
洌( liè)清洌
意为“(水、酒)清”
必记字词 词义理解
战栗:战抖。 凛冽:刺骨地寒冷。 羸弱:瘦弱。羸,瘦。 告罄:指物资用完。罄,尽、空。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请同学根据课文的内容,用生动的语 言来表述“悲剧”与“伟大”之间的联系。
“伟大”与“悲剧”并不矛盾!因为他们虽然 在探险中牺牲了,虽然他们有“死亡之 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 ,但在“悲 剧”中,他们始终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这 “悲”中展示了他们 “伟大”的魅力所在。 所以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
重。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记忆中只容
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
写的,其实并非如此,千百年来,在人类
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许
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
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让我们跟随奥地
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
吧!
大语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
44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2 伟大的悲剧
传记作品更是其创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 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司汤达、弗洛伊德等许多著名人士 作传。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 的性格。代表作有传记《三位大师》、小说 《象棋的故事》等。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1910年6月,英国科学家斯科特带领探险队前往南极。 途中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一支探险 队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地球的秘 密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阿蒙森率领的探险 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 队则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探
3.根据课文内容,用图示的方法画出探险队 的遇难过程。
1月16日
1月18日
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
斯科特一行发 现 挪 威
接受为 对 手 作 证 的 任 务
人已到达南极点
2月17日
3月2日
埃文斯军士牺牲
斯科特一行到达下
3月29日
一个贮藏点,发现 燃料非常之少
3月21日
斯科特三人 爬进睡袋,
斯科特一行到达离下一
大语文课件
17
这里有着湛蓝的天、洁白的雪和艳红的太阳
大语文课件
18
然而,在这能荡涤心灵的纯美景 致之下无处不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 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 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 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敢于登上这里的勇 敢者。
大语文课件
19
南极点附近的平均气温为零下49摄氏 度,寒季时可达零下80摄氏度
3月29日
离下一个贮藏 点只有20公里 的帐篷里
斯科特一 行三人
“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 救他们了……骄傲地在帐篷里等 待死神的来临”“他们爬进各自 的睡袋……”
2.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简要复述 故事情节,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情节。
时间顺序:奔向南极——绝望 而归——带信做证——归途遇 险——壮烈牺牲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体现探险队员们的优秀品质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3):
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却发现 挪威人已捷足先登,只好失望地 返回并为胜利者做证。
第二部分 (4-13):
写探险队员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坚 强抗争,最终悲壮死去的过程。
让 我 们 一 起 来 认 识 作 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 年时代在维也纳 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 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4 年遭纳粹驱逐,先后 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 子双双自杀。
大语文课件
23
纵横密布的冰缝比暴风雪更恐怖
大语文课件
24
这些冰缝深达千米,被称作"地狱之门"
大语文课件
25
这个冰洞看着美丽,其实危险至极
大语文课件
26
一失足成千古恨
大语文课件
27
冰山,虽然美丽壮观,但是对于航行 在海上的船只来说,却是可怕的威胁。尤 其是在大雾迷漫、能见度很差的天气。
大语文课件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 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 作 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 《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 女 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 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 师》、 《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的作品 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 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人看,给人以心灵强有力地震撼,以悲惨 结局结尾的故事。 本文的“悲”体现在斯科特南极一行中 的哪些 方面?
死亡之悲 失败之悲 作证之悲
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请你 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 处,并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在小组内 交流。诚实守信
坚毅、执著、英勇献身的气概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对祖国、对他人无私的爱,对生活的热爱
大语文课件
35
南 极 冰 川
大语文课件
36
积
雪
大语文课件
37
海中冰山
大语文课件
38
帝王企鹅
大语文课件
39
威德尔海豹
大语文课件
40
海 燕
大语文课件
41
南极的夜晚
大语文课件
42
有人说: 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 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大语文课件
43
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
必记字词 字音字形
辜负( gū )凛冽( lǐn )吞噬( ) 毡鞋( z )厄运( è )拯救(z ) 毋宁( wú )羸弱( léi )告罄( qìng ) 忧心忡忡(c )姗姗来迟( ) 怏怏不乐( yàng)海市蜃楼( )
( gān )滑雪杆
杆 ( gǎn )笔杆
( zài )载重 载
( zǎi )记载
第三部分 (14-16):
英雄们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悼念 和敬仰。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记叙了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员 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 灭的过程。
2.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 分别是什么?
(1)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2)鲍尔斯—英国海军上尉 (3)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4)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5)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问题探究
1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 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一悲壮的一幕
2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人类伟大的悲剧还有吗?给大家 讲一讲。
斯科特海军上校
伟大的悲剧
大语文课件
12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 作者的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
3、下几个贮藏点的燃料很少,奥茨为了不拖累大 家,他选择了死亡。
4、3月21日起,天气异常恶劣,燃料、口粮告急, 他们和死亡坚持斗争了八天;3月29日,他们对生 存不再抱任何希望,斯科特记下了最后的日
整体把握
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人是谁? 读一读有关段落,并说说让你
感动的原因。
伟大的悲剧
悲剧 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撕碎给
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大语文课件
13
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是? 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是? 世界上风速最大、风暴最频繁的大陆是?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是?
大语文课件
14
你 了 解 南 极 吗
大语文课件
15
南极图片欣赏
大语文课件
16
对于人类来说 南极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2月17日夜 “屠宰场营地” 英国海军 “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
里1点钟
军士
时间 3月2日
地点
人物
下一个贮藏点 斯科特一 行四人
事件
“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 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3月21日 离下一个贮藏点 斯科特一 只有20公里了 行三人
“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 指在零下40摄氏度”
课文感知
填空
1、文中主要人物是由
员,共
,他们于
达了南极点。
率领
探险队队 (时间)到
2、他们的对手是
(国家)
等人。
3、这次竞争的结果是
赢了,他们早到了 星期。
根据提示进行复述“接 龙”:
1、1912年1月16日,启程去极点;中午,发现挪 威人留下的痕迹;1月18日,到达极点。
2、回程的天气恶劣,埃文斯精神失常、去世。
等待死亡
个贮藏点20公里的地方,
奥茨牺牲
燃 料 告 罄 。 被暴风雪所
阻,无法继续前行
大语文课件
20
气候极其恶劣,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 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
大语文课件
21
晴天时光照极强,如果忘记戴墨镜, 时常被积雪的反光刺痛眼睛,肿胀、流泪, 甚至失明。这种现象叫做“雪盲”。
而白雾蒙蒙时,天地之间浑然一片, 人、车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
大语文课件
22
白雪由软变硬时,结成厚厚的冰凌, 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
险队胜利而归,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 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 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 茫冰雪之中。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 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文学想象,写下了这篇 传记。
必备知识 知识链接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手法, 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
28
夏季气温较“高”时, 随时会有雪崩和冰山崩塌
大语文课件
29
南极洲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酷寒 狂风 干燥
高纬度 高海拔 强反射
大语文课件
30
南极南纬90度的 科学实验站叫:
阿蒙森-斯科特站
大语文课件
非洲
31
南极地区范围
西经00东经
900W
900E
66.50
600 西经1800东经
大语文课件
包括南极大陆 及其沿海岛屿 和陆缘冰,还 包括南太平洋、 南大西洋和南 印度洋的一部 分。
32
南极洲的面积
大语文课件
33
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海拔高度(米)
欧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北美洲 非洲 亚洲 南极洲
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冰
大语文课件
层平均厚度1720米。
34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请你根据下列图表和文字描述概括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 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扬扬得意: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梳理探险队的遇难过程,看看哪些段落打 动了你,体会其中展现出的精神力量。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勾画出文 中表明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 的关键性语句,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1月16日 1月18日
地点
人物
事件
斯科特一 “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
白色雪原上 行五人
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南极极点
斯科特海 军上校和 他的四名 伙伴
“到达极点”“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 常的东西”“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 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浏览的阅读方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 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品味意味深长 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 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必备知识 走近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为 人正直高洁,一生著作颇丰。起初,他 以写诗和翻译作品作为步入文坛的“敲门 砖”,一俟进入到小说领域,他那过人的 文学天赋就立刻光芒夺目。同样使他蜚 声文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