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I;iijMN kMNijMN<lm?@2AB
◇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 王国栋
1.高考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专题的考查
近几年课标卷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的考查也有涉及。

试题多以漫画、表格等的形式考查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建设成就,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前(1949—1956年),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近5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频率较高,预计在未来高考的考查中仍重点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

高考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专题的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



·
·考点
考题示例分值考查角度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
的起步与社会
生活的变迁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
文综卷Ⅱ第31题
4分“一五”计划时期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减少折射的实质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
文综卷Ⅱ第41(2)题
10分“一五”计划时期的矿业发展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
文综卷Ⅰ第31题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
文综卷Ⅰ第31题
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学习苏联经验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
文综卷Ⅱ第41(2)题
10分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的调整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
文综卷Ⅲ第31题
4分年画对劳动的宣传与歌颂毛泽东思想的
新发展与人民
教育的奠基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1题4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扫盲教育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应抓住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即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五”计划完成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时期,要从生产


力的角度,把握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工业化)的成就;从国家经济体制的角度,认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同时,文化的发展深刻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注意从时代特点入手,理解科技、教育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

同学们应抓住本专题核心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如“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公私合营、新民主主义经济、和平“赎买”等。

同学们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趋势,从政权性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国际地位等角度,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刻变化;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时期各类民主政权建设的史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形势,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民主实践与探索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角度,认识“一化”和“三改”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1949年、1952年和1956年的国民经济状况,了解恢复国民经济和“一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建设成就。

2.典例精析
【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解析:新中国是在经济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
工业化建设的,1953年开始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
展工业,并把重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第一个五年计
划期间,由于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大批建设项目
建成投产,直接推动了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
制造业和发电设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建立,许多重要
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也有了大幅度增长。

虽然中国工业建
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整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所以,中国工业落后面
貌有所改变,但仅仅是开始,B项正确。

“一五”计划只是为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初步完成”表述错误,排除A项;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底,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前,C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
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是农轻重协调发展,D项错误。

易错警示:本题误选A项的考生相对较多,主要原因是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概念理解不正确。

到1957年,尽管工
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主义工业化仅仅具备了初
步的基础,还远未达到初步完成的程度。

可见,社会主义工
业化即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需要一个
长期过程,一个落后的中国在五年时间内是不可能初步完
成的。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