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07学年淄博博山区第二学期初三期中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度淄博市博山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思想政治试题
注:本次考试设卷面分,书写工整美观、卷面整洁者适当加分,书写潦草、不规范、有错别字适当扣分,并计入总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填入第三页表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07年2月2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小麦育种专家”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A.李振声B.袁隆平C.王选D.叶笃正
2.3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严重违纪被查处。

充分表明,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陈良宇B.郑筱萸C.王怀忠D.程维高
3.下列能说明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有关的是
A.现在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
B.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C.现在人们吃得营养健康,穿得舒适漂亮,住得宽敞明亮
D.人们法律意识增强有利于依法治国
4.据统计,近三十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20世纪初,需要20~30年,60~70年代激光与半导体从发现到应用只不过用了两三年,而现在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只有十几个月。

这主要说明
A.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
B.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们根本无法预见科技发展的趋势
5.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以、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A.计算机科学、网络B.信息科学、生命科学
C.航天科学、生物技术D.信息技术、制药技术
6.当前在不少地方存在着诸如电脑算命、测算八卦、预测中考和高考等活动,这些活动的
危害有
①现代迷信是愚昧无知的产物,是与科学根本对立的
②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③阻碍科学的发展
④骗钱害人,麻痹人们的思想,动摇人们的信念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大作用,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增强科技意识
②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③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④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状况,提高科学素养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科学的本质就是
A.发展B.人才C.创新D.实践
9.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A.信息技术不断创新B.与时俱进科技进步
C.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科技进步不断创新
10.2005年8月,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我国大力鼓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是因为
A.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创新意识
B.科技创新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C.奖励创新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D.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1.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A.发现B.兴趣C.好奇D.观察
12.著名的发明家瓦特在童年的时候,有一天看见壶里的水开了,蒸汽把壶盖顶得“噗噗”
发响。

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小瓦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使瓦特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这说明
A.好奇心需要正确把握,否则会对我们的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
B.生活中,好奇心人人都有,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发明创造
C.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D.只要有好奇心就能成功
13.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是创新的先导。

A.求异思维;想像
B.求异思维;善于观察、见微知著
C.想像;善于观察、见微知著
D.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想像
14.蒋锡夔教授因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而获得停开4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密时,这位古稀老人的脸上却透着顽皮的纯真:“好奇,使我对科学产生了极大兴趣。

”对于好奇心,我们的正确理解是
①有好奇心的人都能成为科学家
②好奇心要正确把握,否则也会对人们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
③好奇心就意味着成功
④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志趣,进而大胆设想、锲而不舍,才能最终有所发明创造,
打开成功的大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15.近代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对被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理论提出质疑,证明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这说明
①求异思维是创新的重要条件
②进行创新必须摆脱思维定势
③大胆想像,积极实践,就一定能成功
④伽利略善于观察、见微知著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6.创新没有捷径,先有“厚积”,而后才能“薄发”。

其意思是说
①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②只有当知识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灵感才可能在某一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进发
③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越多
④由生疑到存疑,到质疑,到新发现、新发明,这往往是各种创新活动的共同经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社会主义制度18.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③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④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19.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③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④宪法是国际交往中的最高行为准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在我国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各级人民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8分)判断对错(你认为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①千百年来人类最基本的追求是丰衣足食,舒适的住行。

( )
②科技进步是第一生产力。

( )
③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公民的科技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强盛和社会的进步。

( )
④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

( )
⑤人人都有好奇心,所以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 )
⑥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

( )
⑦在我国人民法院行使立法权。

( )
⑧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决不允许特
殊人物存在。

( )
⑨违宪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

( ) 22.(8分)材料: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在全国青少年中弘扬“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你从“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中读懂了什么?(2分)
(2)你打算怎样做到这一点?(6分)
23.(14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三:我国1982年宪法是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进行投票表决的,结果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2)上述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6分) 24.(20分)材料: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

他在肝胆外科中,创造了很多个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

他创立了肝胆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研究的新领域。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吴孟超院士创造的多个“第一”,谈谈你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8分)
(2)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怎样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