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4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
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B.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通过计算发现了海王星
C.开普勒第三行星运动定律屮的k值与地球质量有关
D.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2.物体在几个恒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撤去一个恒力,则物体接下來不可能发生的运动
是()
A.匀减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匀变速曲线运动
3.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
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v-t图线
B.◎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C.B时刻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为£
D.2S吋刻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
4.在同一点0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
度V A、V B> V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A、S、tc的关系分别是(
A.V A>V B>V C t A>tB>tc
B. V A=V B=V C t A=tB=tc
C. V A<V B<V C t A>t B>tc I). V A>V B>V C t A<t B<tc
5.如图所示,圆盘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和B,当圆盘和物块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物块与圆
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A.物块A不受摩擦力作用
B.物块B受5个力作用
C.当转速增大时,A受摩擦力增大,B受摩擦力减小
D.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转轴
6.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
最高点时,由于球对杆有作用,使杆发生了微小形变,关于杆的形变量与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Z
0亠
A.形变量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B.形变量越大,速度一定越小
C.形变量为零,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为零,可能无形变
7.a、b、c, 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
于P, b, 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轨道位于同一平面.某时刻四颗人造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B.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C.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D.a、c存在相撞危险
8.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 • “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颗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Z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一定点0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叫:m尸3: 2,则可知()
m2
A.nu、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Z比为2: 3
B.口、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 3
31
C.叫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半
5
D.ilk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5
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
Bflb 89c
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失重状态
B.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
C.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度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
11.据报道,我国数据屮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速度大于7. 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2.如图所示,在发射某地球卫星的过程中,首先将卫星从A点发射进入椭圆轨道I运行,
然后在B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预定圆轨道II上运行,则()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小于11.2km/s
B.卫星在椭圆轨道I运行的过程屮,经过A点的线速度小于经过B点的线速度
C.卫星在椭圆轨道I上的周期大于卫星在轨道I【上的周期
D.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卫星在B点的加速度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叭角速度3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两个变速轮塔通过皮带连接,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轮塔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秤的挡板对钢球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红白相I'可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如图是探究过程中某次实验时装置的状态.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关系时,要保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
A. 3 和r
B. 3 和m
C. m 和r
D. m 和F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所示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的关系.
A.质量m
B.半径r
C.角速度3
(3)若图中标尺上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 9,与皮带连接的两个变速轮塔的半径Z比为____________ •
A.1: 3
B. 3: 1
C. 1: 9
D. 9: 1
(4)实验得到的“向心力大小F与质量叭角速度G)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表达
式:____________ .
14.某同学在一个未知星球上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悬点0正下方P点处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现对小球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拍下了小球在做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多张照片,经合成后,照片如图乙所示.a、b、c、d为连续四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10s,照片大小如图中坐标所示,又知该照片的长度与实际背景屏的长度之比为1: 4,贝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信息,可知a点(选填“是”或“不是”)小球的抛出点;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及图示信息,可以推算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及图示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
(4)由以上及图示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是m/s.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岀数值和单位・)
15.“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三号” 经过几次成功变轨以后,探测器状态极其良好,成功进入绕月轨道.12月14 口21时11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血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设“嫦娥三号”探测器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1)探测器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
(2)探测器绕月球运动的周期为多大.
16.质量m=lkg的小球在长为L二lm的细绳作用下在竖直平血内做圆周运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 max=46N,转轴离地高度h=6m, g=10m/s2.试求:
(1)若恰好通过最高点,则最高点处的速度为多大?
(2)在某次运动中在最低点细绳恰好被拉断,则此时的速度为多大?
(3)绳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如图所示,求落地水平距离x.
— X H
17.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力传送带装运麻袋包的示意图.传送带长l=20m,倾角0=37°,麻袋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1=0.8,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R相等,传送带不打滑,主动轮顶端与
货车底板间的高度差为h二1.8m,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二加/s.现在传送带底端(传送带与从动轮相切位置)由静止释放一只麻袋包(可视为质点),其质量为100kg, 麻袋包最终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到达主动轮时随轮一起匀速转动.如果麻袋包到达主动轮的最高点时,恰好水平抛出并落在车厢底板中心,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37° =0.6, cos37° =0.8,求:
(1)主动轮的半径R;
(2)主动轮轴与货车车厢底板屮心的水平距离x
(3)麻袋包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4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B.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通过计算发现了海王星
C.开普勒第三行星运动定律中的k值与地球质量有关
0.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应黨握:
1、牛顿首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开普勒通过对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运动观测记录的数据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3、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3、海王星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一颗行星.
【解答】解:A、开普勒通过对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运动观测记录的数据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故A错误.
B、英国科学家牛顿首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海王星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一颗行星, 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但不是牛顿发现的.故B错误.
C、开普勒第三行星运动定律中的k值,与太阳的质量有关,与地球的质量无关.故C错误.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D正确.
故选:D.
2.物体在几个恒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撤去一个恒力,则物体接下來不可能发生的运动是()
A.匀减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匀变速曲线运动
【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分析】曲线运动中合力与速度不共线;物体不受力或者合力为零时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力总是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
【解答】解:物体在儿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某一个力而其余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其余力的合力与撤去的力等值、反向、共线,合力是恒力;
A、直线运动中合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是可能的;
B、当合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是可能的;
C、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力总是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时刻改变;故C是不可能的;
D、曲线运动屮合力与速度不共线,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D是可能的;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C.
3.平抛运动
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樂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v-t图线
B.B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C.寸刻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为号
D.时刻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A、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速度图线可知运动情况.
B、□时刻可知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相等,通过分速度关系可知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
C、根据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可以求出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根据两个分位移的关系可得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D、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可知道2b时刻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关系,根据该关系,可以求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解答】解:A、图线2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图线2表示的是竖直分运动.故A 正确.
B、b时刻可知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相等,则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45°・故B 错误.
C、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b时刻竖直方向的位移与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为1: 2,所以S时刻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为号.故C正确.
I)、2仏时刻竖直方向的位移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相等,所以2t】时刻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故D错误.
故选AC.
4.在同一点0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A、VB. V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A、5、tc的关系分别是()
C. V A<V B<V C t A>t B>tc
D. V A>V B>V C t A<t B<tc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把平抛运动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去研究,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市落体运动,两个方向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解答】解:三个物体都做平抛运动,取一个相同的高度,此时物体的下降的时间相同,水平位移大的物体的初速度较大,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V A V VB V VC,
市gt2可知,物体下降的高度决定物体运动的时间,所以t.A>tB>tc,所以C正确.
故选C.
5.如图所示,圆盘上壳放着两个物块A和B,当圆盘和物块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物块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A.物块A不受摩擦力作用
B.物块B受5个力作用
C.当转速增大时,A受摩擦力增大,B受摩擦力减小
D・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转轴
【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物块和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圆周运动,A靠B对A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B靠A对B的静摩擦力和圆盘对B的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解答】解:A、A物块做圆周运动,受重力和支持力、静摩擦力,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A 错误.
B、B对A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则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对知B受到圆盘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还受到重力、压力以及圆盘的支持力,总共5个力.故B正确.
C、A、B的角速度相等,根据F刊2?知,A、B的向心力都增大.故C错误.
D、因为B对A的摩擦力指向圆心,则A对B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心.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
点时,由于球对杆有作用,使杆发生了微小形变,关于杆的形变量与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关
系,正确的是()
A.形变量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B.形变量越大,速度一定越小
C.形变量为零,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为零,可能无形变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
【分析】题FI的关键点:“由于球对杆有作用,使杆发生了微小形变”,杆模型与绳模型不同,杆子可以提供支持力,也可以提供拉力.所以杆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是向下的拉力,也可以是向上的支持力.
【解答】解:AB屮、①当杆子对小球的作用力N是向下的拉力,小球还受重力,
2
由牛顿第二定律的:G+W収
L
所以此时形变量越大,此吋向下拉力N越大,则速度v越大.
②当杆子对小球的作用力是凡向上的支持,小球还受重力,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F L归
L
所以此时形变量越大,此时向上的支持力氏越大,合力越小,则速度V越小.
市以上可知,同样是杆子的形变量越大,小球的速度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小,所以AB均错.
2
C、当杆子形变量为零,即杆子作用力为零,此式G+N二归
所以速度一定不为零,故C正确.
2
D、当速度减为零时,G-F、二匹一
变为:G=F N所以速度为零时,杆子由作用力,杆子一定有形变.故D错误故选:C.
7. a. b、c, 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屮a、c的轨道相交于P, b, 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轨道位于同一平面.某时刻四颗人造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B.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C.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D.a、c存在相撞危险
【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分析】由图可知,a、c的轨道半径相同,b、d的轨道半径相同,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答】解M、根据吃详哙二砒八
比较线速度、角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
,4、C的轨道半径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由于4、c的轨道半径大于b的轨道半径,则a、c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b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大于d的线速度,故A正确,B、C错误.
D、a、c的轨道半径相等,角速度相等,周期相等,所以3、c不会相撞.故D错误.
故选:A.
8.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屮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颗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而瓦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Z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一定点0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尸3: 2,则可知()
m2 *
A.1山、叹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Z比为2: 3
B.m,> n)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Z比为2: 3
31
C.叫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半
5
D.叫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5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
【分析】抓住双星围绕连线上的0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因此两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由此展开讨论即可.
【解答】解:A、双星闱绕连线上的0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彼此间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可知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相等.故A错误.
CD、令星叫的半径为「则星盹的半径为L-r,贝U有:
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G ID ] ITI2
---- z—=iiiir 3 2=m2 (L - r) w2,
L2
即时二m2 (L - r)
质量之比为叫:m2=3: 2,
2
所以W L
5
则星盹的半径为辛L,故C错误,D错误.
5
B、乂因为v二匸3可知,两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Z比等于半径Z比为2: 3,故叫、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Z比为2: 3.故B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
【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分析】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时刻改变,一定是变速运动,一定具有加速度,合力一定不为零;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共线.
【解答】解:A、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只受重力,是曲线运动.故A 错误;
B、物体在一变力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故B错误;
C、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共线,与合力是否是恒力无关,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故C正确;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时刻改变,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故D正确.
故选:CD.
10.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fla Mb fflc
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失重状态
B.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0,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
C.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度圆周运动,则在A、
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人小相等
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
【考点】向心力.
【分析】分析每种模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相关的物理量,进行分 析即可.
2
【解答】解:A 、汽车在最高点有工 ,则F N Vmg,故汽车处于失重状态,故A 正 确;
B 、如图b 所示是一圆锥摆,由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F=mgtan 0 =m G )2r ;
C 、根据受力分析知两球受力情况相同,向心力相同,由F 二m3)-知r 不同,角速度不同,故 C 错误;
D 、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大于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则外轨对外轮缘会有挤压作用,故D 错误.
故选:AB
11.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

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 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行速度大于7. 9km/s
B. 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 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同步卫星.
【分析】研究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表 示出线速度的大小.
知道7. 9 km/s 为第一宇宙速度.
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相同.
二,故增大e,但保持圆锥的髙h 不变,角速度不
变,故B 正确;
GMn mv 2
【解答】解:A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根据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找出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卜•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 即线速度V 随轨道半径t 的增大而减小,V 二7.9km/s 为第一宇宙速度,即闱绕地球表面运行
的速度;
因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很多,因此其线速度应小于7.9 km/s,故A 错误; B 、因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即T 、3相同,因此其相对地面静止,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力得:
h —定为定值,故B 正确;
C 、因同步卫星周期T 冋=24小时,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T 月二27天,即T 冋<'打,由公式— 得3同>3月,故C 正确;
D 、同步卫星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具有共同的角速度,由公式a^r <o 2,可得:
12. 如图所示,在发射某地球卫星的过程屮,首先将卫星从A 点发射进入椭圆轨道I 运行, 然后在B 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预定圆轨道II 上运行,则( )
A. 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小于11. 2km/s
B. 卫星在椭圆轨道I 运行的过程中,经过A 点的线速度小于经过B 点的线速度
C. 卫星在椭圆轨道I 上的周期大于卫星在轨道1[上的周期
D. 卫星在A 点的加速度大于卫星在B 点的加速度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GMin
(R+h) 2 ・R,因G 、M 、3、R 均为定值,因此 8同 ◎
R+h
故选BC.
因轨道半径不同,故其向心加速度不同,故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