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复习情况调研(五)试题(语文pdf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岗区2016语文中考五模调研测试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第7题每空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撷.取(xié)匆遽.(cù)憧.憬(chōnɡ)
B.称.职(chèn)滞.销(zhì)殷.红(yīn)
C.濒.临(bīn)蜷.伏(quán)谄.媚(chǎn)
D.纤.维(xiān)寒颤.(chàn)诘.责(jié)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相形见拙刚愎自用黯然失色
B.翻来覆去苍海桑田断壁残垣
C.高屋建瓴鞠躬尽瘁无可质疑
D.老骥伏枥获益匪浅根深蒂固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
下去。
去掉“通过”
B.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删掉“永久”
C.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删掉“显示出”或者“可见一斑”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
急。
去掉“能否”
4.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爱——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简爱》)
B.白骨精——三戏唐三藏(《西游记》)
C.吴用——独劈罗真人(《水浒传》)
D.庞统——巧授连环计(《三国演义》)
5.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甲乙两人同丙一起去公园照相。
丙长得漂亮,就是脖子稍短些。
一次甲给丙照相的时候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更显得缩脖子了,不如平拍好。
”丙听到乙的嘀咕,很敏感,找个机会悄悄问甲:“他刚才说我什么?”甲说:“”
A.他说,你脖子太短,俯拍出来难看。
B.他说,俯拍会显得你脖子短。
C.他说:平拍会显得你脖子长。
D.他说,换个角度更能表现出你的美。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发出了金色的霞光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上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缕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般贯穿整个树林
7.按课文原文填空
⑴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⑵,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⑷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⑸青青园中葵,。
(汉乐府《长歌行》)
⑹杜甫在《望岳》诗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8—11题。
(8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明日,徐公来,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昳丽:(2)间:
9.(4分)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0.(2分)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
(二)阅读《按时间吃水果,对吗?》,回答11—14题。
(11分)
按时间吃水果,对吗?
⑴关于吃水果,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早上金水果,中午银水果,晚上铜水果”,还有一个版本是,“上午的水果是金,中午到下午3点是银,3点到6点是铜,6点之后的则是铅”。
吃水果真的有时间限制吗?
⑵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指出,提倡早餐吃点水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早上吃比晚上吃营养价值更高的说法没有道理。
这是因为,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进食的时间并没有多大关系。
消化吸收主要与消化液的分泌状况和胃肠蠕动的能力有关。
也就是说,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消化系统对水果的吸收其实没有区别。
相反,与肉类、酒类等相比,水果较清淡,容易消化,很适合作为晚上的食物,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⑶还有人担心空腹吃水果不好,必须饭后吃,主要是怕水果的酸味和甜味刺激胃酸分泌过多,或担心水果中的其他物质与胃酸结合生成结石。
实际上,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来说,空腹吃酸度高的水果可能有害,同时,过涩(主要是单宁过多)的水果,比如柿子,空腹吃可能与胃中的黏蛋白发生作用而导致不适。
但是绝大多数水果如苹果、梨、桃、西瓜、橘子、草莓等,空腹吃是没有问题的。
⑷总之,对于健康人来说,吃水果并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只要保证合理的摄入量即可。
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量,成年人每天吃200~400克水果,相当于一两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不过,对于需要控制体重、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来说,餐前食用水果可以提供大量的膳食纤维和钾元素,同时还可以减少正餐的摄入量。
相反,那些瘦弱、营养不良的人如果饭前吃很多水果,可能影响正餐食欲。
(《生命时报》2015年4月16日,有改动)
11.(3分)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2.(2分)根据第②③段内容看,人们在吃水果方面存在哪两个误区?
13.(2分)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⑴与肉类、酒类等相比,水果较清淡,容易消化,很适合作为晚上的食物,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⑵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量,成年人每天吃200~400克水果,相当于一两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
14.(4分)除水果易消化适合晚上吃外,专家还对吃水果提出哪些建议?请用自己的话概
括。
(三)阅读《我只有一束鲜花》,回答15—19题。
(15分)
我只有一束鲜花
陈炜
“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
我们全家人都在他们的盯视之下。
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做事,连走路都轻轻的。
父亲平时要被喊到离我们家五六华里的一个小村去做活,因为他没有资格在园艺场做工。
父亲如果早一年回来,我上学的事肯定会化为泡影。
上学前,妈妈和外祖母一遍遍叮嘱我:千万要听话啊——听各种人的话,无论是谁都不要招惹啊。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这是我必须记住的,即在外面千万不能提到父亲。
就这样,我心里装着一大堆禁忌,战战兢兢背上了书包。
可能因为我太沉默了吧,从第一天开始,学校里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我。
我每时每刻都是拘谨的,尽管我总是想法遮掩它。
我试着对同学和老师微笑,或者至少对他们说点什么才好——试了试,很难。
从学校出来,一个人踏上那条灌木丛中的小路时,我才重新变成了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同学和老师知道我们家的详细情况,但我想校长可能知道,因为他的镜片后面有一双好奇的、诡秘的眼睛。
我于是像躲避灾难一样躲避着他。
就在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了一个奥秘:校园里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孤单。
我敢肯定,这个人大概也像我一样,暗暗压着一个可怕的心事。
这不仅是当时,以至于后来一生,我都会从人群中发现那些真正的孤单者。
她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
她来这所学校已经一年多了,她与所有老师都不一样,我觉得她那温柔的眼睛抚慰着每一个同学,特别是投向我的时候,目光中竟然没有歧视也没有怜悯,而仅仅是一份温煦、一种滚烫烫的东西。
当时离学校十几里外有一处小煤矿,每到了秋末全班就要去山上捡煤,以供冬天取暖用。
因为雨水可以把泥中的煤块冲洗出来,所以越是下雨就越要爬到山上。
大家都穿了雨衣,可是“黑子”几个故意不穿,故意溅上满身满脸的黑泥,像恶鬼一样吆吆喝喝。
我好不容易才捡到的煤块,一转眼就被他们偷走了。
有一次“黑子”走过来,狞笑着看我一会儿,然后猛地喊了一句父亲的名字。
雨水像鞭子一样抽打我的脸。
我吐出了流进口中的雨水,攥紧了拳头。
“黑子”跳到一边,接着往前一拱,把我撞倒在斜坡上。
坡很陡,我全力攀住一块石头。
这时几个人一齐踢旁边盛煤的篮子、踢我的手。
我和辛辛苦苦捡到的煤块一起,顺着陡坡一直滚落下去。
我的头上、手上、全身上下都被尖尖的石棱割破撞伤,雨衣撕得稀烂。
我满脸满身除了黑泥就是渗出的血,雨水又把血水涂开来……有几个同学吓坏了,他们一嚷,班主任老师也跑过来,他只听“黑子”几个说话,然后转脸向我怒吼。
我什么也听不清,只任雨水抽打我的脸。
正在我发木的时候,有一只手扶住了我:音乐老师!她不声不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她领我直接去了场部医务室。
我的伤口被药水洗过,又包扎起来。
场医与她说了什么,我都没有听清。
离收工还有一段时间,她领我去了宿舍。
我今生第一次来老师的住处:天啊,原来是如此整洁的一间小屋,我大概再也看不到比这更干净的地方了。
一张小床、一个书架,还有一张不大的办公桌——我特别注意到桌旁有一架风琴;床上的被子叠得整齐极了,上面用白色的布罩罩住。
屋里有阵阵香味儿:水瓶中插了一大束金黄色的花……
她要把我衣服上的泥浆洗掉、烘干,我只得在这儿耐心地等下去。
天黑了,她打来饭让我一起吃。
这是我一生中所能记起的最好的一餐饭。
我的目光长时间落在了那一大束花上……我想起我们家东篱下也有一丛金黄色的菊花。
第二天上学,我折下最大最好的几枝,小心地藏在书包里。
我比平时更早地来到了学校……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后来的日子我就像有了一个新的功课:把带着露珠的鲜花折下来,我用硬纸壳护住它们,这样装到书包里就不会弄坏。
如果上课前没有找到老师,就得小心地藏好。
我看到她急匆匆往办公室走去了——她如果在课间休息时回宿舍就好了,那时我就会把花儿交给她。
我倚在门框上,咬着嘴唇等待。
第一节课下了,她没有返回,我只好等第二节课。
课间操时她终于回到了宿舍,可我又要被喊去做操。
我知道,我的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大
蓬颤颤的、香气四溢的鲜花——比起我无尽的感激,这只是一份微薄的礼物。
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大束鲜花。
15.(2分)我庆幸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同学和老师知道我们家的详细情况,事实是这样吗?文中哪句话可以证明?
16.(4分)按要求回答以下两题。
(1)从文中画线语句中可以看出音乐老师是怎样一个人?(答出两点即可)
(2)“她不声不响
....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体会加点词语,说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17.(2分)我为什么要送给音乐老师鲜花?
18.(3分)“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这句话运用了什
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9.(4分)文章题为“我只有一束鲜花”,为何要详细写了黑子和别的同学以及班主任老
师对我的伤害?
(四)阅读《看点看不懂的东西》,回答20—23题。
(11分)
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①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
比如芭蕾舞、交响乐,都可以作如是观。
这是洋的,再看中国的。
以文学为例,先不说《诗经》《楚辞》,就说“唐宋八大家”的美文,不通古文,断不了句子,就够你懂的。
既不懂又不通,欣赏就谈不上。
②不过不要紧,只要你肯学,肯下功夫,慢慢就懂了。
譬如看昆曲、听京剧,开始接触时感觉云里雾里,别人叫好,自己茫然,好像眼睛与耳朵都有问题,经年累月之后,终于玩味出唱腔身段与笙箫管弦的妙处,于是你被熏陶成戏迷,每每跟着板眼摇头晃脑起来。
后来,瘾头上来了,不看不行,不听不行了,有的甚至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意亏了耳朵。
当年越剧《红楼梦》拍成电影,不知多少越剧戏迷老太太,一次又一次地去影院过“红瘾”。
(一)她们一遍遍走进影院,一回回哭出剧场,彼此相见,个个眼睛肿得像铃铛,哭完了,明天还要来看。
哭,还要来看,还要来听,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说到这里,我真心为那个艺术遇到知音的时代喝一声彩。
③从不懂到懂,从不会欣赏到学会欣赏,从无意识地懂得知识与道理,到有意识地进学堂接受传道授业,正是文明的台阶。
审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
④读书亦是如此。
常识还告诉我们,读懂读透一本难懂的好书,特别是读进去一部经典作品,胜读很多本一般的书。
传统的中国教育讲究记诵之学,读私塾要“念背打”。
现在看来,除了“打”可以商榷之外,念书、背书的好处之多就不必多说了。
杨振宁先生在一次演讲中告诉听众,他在中学时曾利用一个假期背下了《孟子》,有些内容当时不会懂得,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加深,慢慢地都懂了。
杨先生特别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好处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教你背诵一些东西,储存起来,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懂得来体会。
”(二)
⑤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审美标准降低到令人寒碜的程度:以电视节目为例,作品必须人人一看就懂,人人一看就笑才能挑大梁。
雅俗共赏的作品当然好,曲高和寡的作品你也不能说不好。
也许正因为有曲高和寡的东西在前面引路,雅俗共赏的作品才能雅得上去。
⑥人们学习知识,懂得欣赏,不正是从学习不会的东西学起,从看不懂的东西学会看懂的吗?小孩出生后天生的技能一个是喝奶,一个是躺着,如果不教他学走路,他永远只会躺着。
(三)一个只会躺着喝奶的人,会有多大出息呢?
20.(2分)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1.(4分)理解文中加点词语。
(1)“寒碜”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曲高和寡”在文中具体指哪些作品?
22.(3分)依次写出文中划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
(二)
(三)
23.(2分)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要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久居喧嚣的城市,少有的亲近大自然的经历总令我们难忘。
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巨大的美感常常带给我们心灵的净化与震撼……
请以“亲近大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⑵给材料作文
最近读到一本书,其中写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去给学生上课中有一段:
满满的礼堂,众人引颈而待。
传说中的陈寅恪来了,布衣,布鞋,布袜,腋下夹一布包裹,打开布包裹,里面几本线装书。
一点风景都没有。
有人就纳闷了,这位号称教授中的教授,怎么没有一点派头,连个装书的皮包都没有?
可他一开讲,语惊四座,连走廊里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教授。
这则名人轶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真才实学来“包装”自己;对于他人的评价,应当更关注他的内在修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语文2016中考五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7题每空1分)
1.C2.D3.B4.C5.D6.B
7.⑴干戈寥落四周星⑵酒酣胸胆尚开张⑶自古逢秋悲寂寥⑷病树前头万木春
⑸朝露待日晞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8—11题。
(8分)
8.(2分)⑴光艳美丽⑵间或,偶然
9.(4分,各2分)⑴能在公开场合议论(君王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受下赏。
⑵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要进谏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0.(2分)要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君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二)阅读《按时间吃水果,对吗?》,回答11--14题。
(11分)
11.(3分)上午吃水果营养价值最高(吸收利用率最好),中午到晚上吃水果营养价值会逐渐降低,晚上吃水果对身体有害。
12.(2分)早上吃水果比晚上吃营养价值更高;空腹吃水果不好,必须饭后吃。
13.(2分)⑴作比较⑵列数字
14.(4分)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要空腹吃酸度高和过涩的水果;健康人吃水果要保证合理的摄入量;需要控制体重、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适合餐前食用水果;瘦弱、营养不良的人不要饭前吃很多水果。
(三)阅读《我只有一束鲜花》,回答15—19题。
(15分)
15.(2分)不是,从“有一次“黑子”走过来,狞笑着看我一会儿,然后猛地喊了一句父亲的名字”可
以看出。
16.(4分)①可以看出音乐老师是一个干净整洁的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有生活情趣,对生活抱有希望也可,)
②无声的行动表现对我的同情、关爱,想要保护我免受更大的伤害,同时也是对伤害我的人
表达自己的不满。
17.(2分)一是知道老师喜欢鲜花,一是用鲜花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18.(3分)神态描写。
表现了音乐老师看到鲜花时的愉悦、欢快;并为“我”的变化而高兴。
19.(4分)详写伤害表明我内心的痛苦(1分);交代前文我们一家小心翼翼生活的原因(1分);也与
音乐老师对我的关爱形成对比,凸显音乐老师的善良,正直(2分)。
(四)阅读《看点看不懂的东西》,回答20—23题。
(11分)
20.(2分)要学会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21.(4分)(1)不光彩、丢人(2)《诗经》、《楚辞》、越剧《红楼梦》
等。
22.(3分)(一)举例论证(二)道理论证(三)比喻论证
23.(2分)示例: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得慢慢熏陶;从看不懂到看得懂,从学习不会的东西学起,是一个
审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