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物理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物理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是1N
B.洗澡水的温度约是85℃
C.成人步行速度一般约是5m/s
D.我们用的物理课本长约是5dm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篮球由于受到手的推力作用,继续飞行
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
C.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D.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状态不改变
3.如图所示,各图与相应描述相符的是()
A.排球被接起后,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下
B.跳水运动员能够起跳,是因为跳板对她的作用力大于她对跳板的作用力
C.空中飞行的实心球突然不受力时,将继续保持曲线运动
D.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
一对平衡力
4.下列事实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C.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来支承D.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
5.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五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
已知A重4N,B受到的浮力为10N,A、B密度之比为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所受的重力之比为5:1B.A、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1:5
C.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6N D.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6N
6.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转动,则()
A.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B.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
C.顺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D.逆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A、B、C是三个相同的长方体,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F浮C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C.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F A=F B=F C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小于1N
B.2s~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
C.t=5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
D.4s~6s内推力F做功为8J
二、填空题
9.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时,用力顶球,球向外飞出,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同时运动员的头部有疼痛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______,在飞行过程中足球受力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由于受到______力,足球最终将落回地面。
10.汽车在紧急刹车的过程中,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原因是汽车具有______;当雨天路面有水时,在同样车速的条件下,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更______。
11.共享单车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
车的座垫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______对人体的压强,把手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______摩擦力(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
12.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为了________压强(选填“增大”、“减小”);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30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_____N。
14.手握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纸张,如图所示,从两张纸的中间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_______(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此实验表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气体压强越______。
15.如图所示,已知撬棒AD=1m,CD=BC=0.15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最小时,则必须___________(选填“B”,“C”或“D”)为支点时,施加在A点最小的力为____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9~12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______J,t=7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17.如图所示,重为3N的木箱A随平板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木箱A受力的示意图。
18.在图中,杠杆OA在力1F、2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1l为力1F的力臂。
在图中画出力2F的力臂2l和力1F的示意图。
19.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并在绳子末
端用F表示拉力方向。
20.为了选择合适的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杨选了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进行了测试,记录了表一和表二的数据(表一中缺一数据)。
表一:甲弹簧的实验数据
拉力F(N)0123456
弹簧长(cm)57891010.5
表二:乙弹簧的实验数据
拉力F(N)0123456
弹簧长(cm)5 5.56 6.577.58
(1)分析表中数据,表一中拉力F=1N时,甲弹簧伸长了________cm;
(2)如果根据两只弹簧的性能,都将制成的弹簧测力计量程各自做到最大,则甲弹簧制作成的测力计量程比乙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果要制成准确程度较高的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
21.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
(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______力的大小。
(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的关系。
(3)丁图是在甲图的基础上让木块竖放,如果两次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2.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选填:“A”或“B”);
A.此时向右管中加入红墨水直至液面相平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排除故障后,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有关;(3)小强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答:______,原因是:______。
23.如图甲、乙所示,小明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N )、底部固定有滑轮的容器、细线及足量的待测液体,已知木块密度为330.610kg/m ⨯。
(1)他先用测力计在空气中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则木块的重力为2.4N ;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容器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乙力计示数为1.6N ,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
(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容器中的液体换成其它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小明思考能不能直接在弹簧测力计上对应的拉力示数处标上密度值,从而制作一个液体密度测量仪,于是他在1.6N 处标上了33110kg/m ⨯,然后换用不同液体,并使木块浸没在该液体中,逐渐增大所用液体的密度,弹簧测力的示数会改变。
请问:
(a )330.810kg/m ⨯应该标在示数比1.6N ______(选填“大”“小”)的地方; (b )标好刻度以后会发现该“密度秤”的示数是______(选填“均匀的”“不均匀的”);
(c )该“密度秤”的密度测量范围是______(整个过程中不能损坏弹簧测力计)。
24.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阳用同一实验装置,让从斜面上滚下的小钢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硬纸盒,如图甲、乙所示。
请完成以下实验。
(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的 ________ 越大,动能越大。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 ________ 。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所受滑动摩擦力 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果做图乙实验时,硬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硬纸盒损坏,改进图乙实验再与图甲实验对比。
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采用以下 ________ 方法。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
(3)若要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另一因素,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选择两个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 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
(4)小阳在原硬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______ 有关。
25.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A.
B.C.
D.
(1)如图A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右侧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2m,阻力F2=1N,阻力臂l2=0.3m。
甲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______。
(3)图B实验中,小明把两边的钩码同时靠近支点一格,杠杆不再平衡,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
(4)小明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秤,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静止,弹簧秤始终沿竖直方向,如图C所示,此时的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5)当利用图D所示杠杆匀速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的过程中,若使弹簧测力计离支点近一点,杠杆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若使重物离支点近一点,杠杆的机械效率______(右端为支点)
26.如图所示,独轮车是一种新型电动步车,具有小巧、携带方便的优点,适于每日通勤使用或者周末时作为一项休闲运动。
已知:某品牌独轮车质量为9.6kg。
(g=10N/kg)(1)当人提着该车静止时手对车的拉力?
(2)周末小明带着哥哥的独轮车来到汇川体育馆400m的跑道上练习使用。
在某一次练习中前半圈以2m/s的平均速度行驶,后半圈以4m/s的平均速度行驶完。
则此时小明运动一圈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7.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
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有3
5
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
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
(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2)物块A受到的浮力;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拉力F。
28.如图所示,光滑带槽的轻质长木条AB可以绕支点O转动,木条的A端用竖直细线连接在地板上,OB长为0.5 m,在木条的B端通过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240 g、高为30 cm的均匀圆柱体木块,B端正下方放一盛满水的溢水杯。
现将木块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当木块底面浸到水下10 cm深处时,从溢水口处溢出1.0 N的水,此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不考虑细线的伸长)。
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若将一质量为100 g的小球从B点沿槽向A端匀速运动,经4 s的时间,系在A端细绳的拉力恰好等于0 N,则小球的运动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
m=100g=0.1kg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F=G=mg=0.1kg×10N/kg=1N
故A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5℃,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一般是1.4m/s,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为26cm左右,即我们用的物理课本长约是2.6d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B
解析:B
【详解】
A.抛出去的篮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惯性,此时篮球不受手的推力作用,故A 错误;
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水杯和桌面相互挤压产生的,是弹力,故C错误;D.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方向改变,则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 错误。
故选B。
3.A
解析:A
【详解】
A.排球被接起后,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作用,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A符合题意;B.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运动员给跳板一个向下的力,跳板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跳水运动员能够起跳,是因为跳板对她的作用力大于她的重力,故B不符合题意;
C.空中飞行的实心球突然不受力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实心球将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大小并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解析:A
【详解】
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来支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解析:D
【详解】
A.A、B密度之比
ρA∶ρB=1∶5
AB体积相同,体积之比
V A∶V B=1∶1
由
G=mg=ρVg
可得A、B所受的重力之比
G A∶G B=ρA V A g∶ρB V B g=ρA∶ρB=1∶5
故A错误;
B.已知A、B的体积相同,设均为V,A有五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则A排开水的体积V排
A=4
5
V,B排开水的体积V排B=V,A、B所受的浮力之比F浮A∶F浮B=ρ水V排A g∶ρ水V排
B g=4
5
V∶V=4∶5
故B错误;
C.由题知,B受到的浮力F浮B=10N,A受到的浮力
F浮A=4
5
F浮B=
4
5
×10N=8N
A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
F拉=F浮A-G A=8N-4N=4N
故C错误;
D.因为
G A∶G B=1∶5
且G A=4N,所以
G B=5G A=5×4N=20N
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底对B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B对容器底的压力
F压=F支持=G B-(F浮B+F拉)=20N-(10N+4N)=6N
故D正确。
故选D。
6.A
解析:A
【详解】
如图
连接OA,此时OA是最长动力臂;已知阻力(物重)不变,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知:在F阻l阻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以OA为动力臂时,动力F最小;由图可知:当绳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力F先变小后变大。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力F变大。
故选A。
7.D
解析:D
【详解】
A.由图可知,长方体A悬浮,长方体B和C漂浮,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完全相同三长方体的重力相等,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F浮C 故A错误;
BD.由图可知,三长方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甲>V排乙>V排丙
由F浮=ρ液gV排可知,三液体的密度
ρ甲<ρ乙<ρ丙
因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所以,由p=ρ液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p丙
甲、乙、丙三个容器完全相同,三个长方体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三容器液面相平,由图知液体的体积
V甲<V乙<V丙
所以由m=ρV可知,三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m甲<m乙<m丙
液体的重力
G甲液<G乙液<G丙液
则容器及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
G甲<G乙<G丙
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于总重力,所以
F甲<F乙<F丙
故D正确,B错误;
C.长方体A悬浮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不为0,长方体B和C漂浮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0,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所以,A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浮力,B和C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
F A>F B=F C
故C错误。
故选D。
8.C
解析:C
【详解】
A.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又由F﹣t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N,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是1N,故A错误;
B.由速度﹣时间图像知道,在2s~4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F﹣t图像知道,此时的推力等于3N,但是推力不等于摩擦力,即物体所受摩擦力不等于3N,故B错误;
C.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在4s~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等于2N,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也等于2N,即t=5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故C正确;
D.由图乙的v﹣t图象可知,在4~6s内物体前进的距离s=vt=4m/s×2s=8m
故这段时间内对物体做的功
W=Fs=2N×8m=16J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9.运动状态相互惯性不平衡重
【详解】
[1]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时,用力顶球,球向外飞出,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同时运动员的头部有疼痛感,说明头部给球施力的同时,球也给头部施力,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足球具有惯性,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向前运动。
[4]在飞行过程中足球在重力和阻力作用,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
[5]力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重力的作用,足球最终会落回地面。
10.惯性 长
【详解】
[1]因为汽车在刹车之前是向前运动的,当刹车时,汽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2]当雨天时,路面会有水,路面变光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
摩擦力减小,汽车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运动距离变长。
11.减小 增大
【详解】
[1]车的座垫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人体的压强。
[2]把手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12.减小 增大
【详解】
[1[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通过增大与雪地的接触面积的方法,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入松软的雪中,故目的就是减小压强。
[2]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
13.F
解析:10
【详解】
从图可知,有三段绳子在拉物体,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 为摩擦力的三分之一,所以水平拉力F 为
1130N=10N 33
F f =
=⨯ 14.互相靠拢 小
【详解】 [1]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互相靠拢。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越小。
15.D 63N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的变形公式可得,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
臂l1越大,动力F1越小。
【详解】
[1]要使施加在撬棒A 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
解析:D 63N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1=F 2l 2的变形公式2211
F L F L =
可得,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l 1越大,动力F 1越小。
【详解】
[1]要使施加在撬棒A 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 1最大;当以D 为支点,在A 点施加垂直AD 向上的动力时,动力臂
l 1=AD =1m
即动力臂为最大值,则动力为最小。
[2]当以D 为支点时,此时阻力
F 2=420N
阻力臂
l 2=CD =0.15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得,施加在撬棒A 点的力
2211420N 015m 63N 1m F l F l ⨯=== 16.6
【详解】
[1]9~12s 内,由图丙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 ,由图乙可知,
推力大小力6N ,对物体做的功为
W=Fs=Fvt=6N×3m/s×3s=54J
[2]9~12s
解析:6
【详解】
[1]9~12s 内,由图丙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 ,由图乙可知,推力大小力6N ,对物体做的功为
W =Fs =Fvt =6N×3m/s×3s=54J
[2]9~12s 内,由图丙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为6N ,7s 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相等,也为6N 。
17.【详解】
木箱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作用;木箱A 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得:;木箱与小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木箱在水平
解析:
【详解】
木箱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作用;木箱A 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得:3N F G ==;木箱与小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木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从木箱A 的重心沿重力与支持力的方向作出两力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8.【详解】
过支点作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的力臂;过动力臂的末端作垂直于的直线,与杠杆的交点为的作用点,为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的方向向右上方,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标出动力,如下图 解析:
【详解】
过支点O 作2F 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2F 的力臂2l ;过动力臂1l 的末端作垂直于1l 的直线,与杠杆的交点为1F 的作用点,为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1F 的方向向右上方,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标出动力1F ,如下图
19.【详解】
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20.小甲
【详解】
(1)[1]由表格一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是一个定值,所以
解得
拉力为1N时,甲弹簧伸长量为
L=1cm
(2)[2]由表格数据知,当甲弹簧受到的拉力为6N时,拉
解析:小甲
【详解】
(1)[1]由表格一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是一个定值,所以
1N2N
L
2cm
解得
拉力为1N时,甲弹簧伸长量为
L=1cm
(2)[2]由表格数据知,当甲弹簧受到的拉力为6N时,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不成正比,即此时弹簧发生的形变不是弹性形变,那么它能受到的最大拉力为5N,即此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0~5N,而乙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N,即此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0~6N,那么甲弹簧制作成的测力计量程比乙的小。
(3)[3]甲弹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也增加1cm,而乙弹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为0.5cm。
则甲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可更小,刻度线可更清晰。
那么甲制成的测力计准确度更高。
21.匀速直线滑动摩擦力压力粗糙程度相等
【详解】
(1)[1] [2]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
解析:匀速直线滑动摩擦力压力粗糙程度相等【详解】
(1)[1] [2]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3]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 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5] 丁图是在甲图的基础上让木块竖放,如果两次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不变,拉力也不变,所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22.B 深度 不可靠 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详解】
(1)[1]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液面应是相平的,若U 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
解析:B 深度 不可靠 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详解】
(1)[1]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液面应是相平的,若U 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U 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重新安装,这样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相等(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故选B 。
(2)[2]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所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
(3)[3][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 形管左右液面差增大,没有控制深度相同,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
故他的结论不可靠。
23.小 均匀的
【详解】
(1)[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动木块,拉力是1.6N
解析:小 均匀的 330.610kg/m ⨯~331.8510kg/m ⨯
【详解】(1)[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动木块,拉力是1.6N ,木块的重力为2.4N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G +F =24N+1.6N=4N
(2)[2]木块浸没在水中,木块的体积
43334N 410m 110kg/m 10N/kg
F V V g ρ-====⨯⨯⨯浮排水 液体密度是0.8⨯103kg/m 3时,木块浸没在液体中,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33430.810/m 10N /410m 3.2N F gV kg kg ρ-==⨯⨯⨯⨯=''浮
排 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3.2N 2.4N 0.8N F F G ''=--=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