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与运用 (共7题;共30分)
1. (2分)找出下列正确的一项()
A . 亘(gèn)古哽咽( yè )污秽(suì)谰(lán)语
B . 呵(hè)责褪(tuì)色晨曦(xī)崎岖(qū)
C . 孵(fū)化报酬(chou)蹂躏(lìng)坍(tān)塌
D . 徜(cháng)徉炽(chì)痛撷(xié)取破绽(zhàn)
2. (2分) (2019八下·沈阳期中) 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束缚(fù)龟(guī)裂熙熙然周尔复始
B . 追溯(sù)欺侮(wǔ)暖融融销声匿迹
C . 狩(shǒu)猎严竣(jùn)柳林铺天衣无缝
D . 缄(qiān)默殒(yǔn)石马前卒叹为观止
3. (2分) (2019八下·县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 这道题我给小明讲了好几遍,可他还是执迷不悟,做不出来。
C .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D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4.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害是没有国界的。
B .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 他与其去网上聊天,也不愿和同学们打个招呼。
D . 通过综合性学习,使我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2分) (2018八上·鱼台期中)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准确的一项是()
①百般不能排解恩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 ①③④⑤②
B . ③⑤①②④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⑤①③④②
6. (7分)我们都爬过高高低低的山,每一座山都各有姿态。
班里开展“大山的召唤”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下面三种字体,请你选出正确的一项()
A . 依次为小篆、甲骨文、隶书。
B . 依次为甲骨文、小篆、隶书。
C . 依次为甲骨文、隶书、楷体。
D . 依次为小篆、甲骨文、宋体。
(2)同学小罗跟父母去白石山旅游了,向班主任请过假,但是着急走请假条忘记给老师了。
请你转交给班主任,并简单陈述请假事由。
7. (13分) (2017八上·泉港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________,把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
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4) ________。
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高峰入云,________。
________,五色交辉。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小石潭记》中描写翠蔓依附岩石生长的优美形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________,________,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艾青《我爱这土地》)
二、阅读欣赏 (共6题;共79分)
8. (5分) (2020九下·江南月考) 现在人们常常用“李鬼”一词特指故意冒充他人、混淆视听的人,也可以指假冒商品等。
“李鬼”本来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水浒传》中的“李鬼”。
9. (10分)(2020·自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释】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
曾中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
后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又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未受重用。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
①首联写春望之景,用“东风”“却望”“千门”照应题目。
②“草色闲”中的“闲”字精巧,与诗人愁情形成对比。
③颔联写春望之思,间接抒发了诗人思乡望归之情。
④尾联写春望之感,表现感时伤乱、归隐田园主题。
⑤全诗虚实结合,浅吟低唱,让人读后产生情感共鸣。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并概括画面特点。
10. (10分)(2020·长春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以光先帝遗德/仿佛若有光
B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 . 悉以咨之/已而之细柳军
D . 每与臣论此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参照示例,分析“诚”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示例:“诚宜开张圣听”中,“诚”是确实、的确的意思,强调了广开言路的必要性,引起刘禅重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诚”是确实、的确的意思,强调了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有利条件。
B . 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贤远佞。
C . 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
D . 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信任他们。
11. (20分)现代文阅读,回答1-4题。
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
(加拿大)普林格尔
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才开始突破自身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
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
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
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
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
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
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
”这是创造力起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的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的远祖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
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
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的平均脑容量是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
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有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
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
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
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
“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
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
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
“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
⑧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
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
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
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
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
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
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
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
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却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的人,越有可能学到新发明。
伦敦大学考古学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发现,认为由于大约7.1万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长而带来了技术复兴,并得出结论“像病毒一样,文化创新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加以推动”。
这是创造力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
(1)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创造力的起源问题?
(2)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简要概括“文化棘轮效应”产生的条件。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2. (14分) (2019七上·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张家小馆饺子兵
张曼娟
①星期三在学校里有八堂课,中午一小段空挡,我并不很饿,却觉得有进食的必要,于是,便来到大直,走进一家饺子馆吃午餐。
在我想来,既是标举饺子馆,他们的饺子应该很不错。
服务生问我要几个饺子,十个吧,我说,在家里吃饺子,我都能吃十几个的。
饺子上来了,我有点错愕,这……是饺子,不是水煮包子吧?它们的个头还真
大,皮尤厚实,内馅粗糙,我用了好多酱油、醋和辣椒酱,勉强啃完五个,已经弃械投降,谁要再逼我吃完,我铁定和他翻脸。
当我结账时,服务生还追上来问:“要不要打包?”不用不用,我差不多是逃出来的。
一个人缓缓走在秋日街头,忽然觉得感伤了,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没有饺子可吃的。
②说到底,都是国为我家是饺子世家,而传到我这一代,看起来是要彻底失传了。
我家有一个擀面板和一支擀面棍,年纪都比我大,应该是这个家庭则刚组成就来到的,新鲜面条还不好买的时代,父母亲要想吃面条,就得自己和面擀面拉面条。
每当有客人上门,像是父亲的海员朋友,或是母亲的护士同学,小小的屋子挤满最能吃的青年,大家便一起包饺子,每个人都动手做,边包边聊,细密又合作。
所以,从我有记忆以来,包饺子就是最平常的活动了。
③父母亲说在他们黄河流域的老家,通常是过年才包饺子的,而在我们台湾岛上的家里,只要市场有卖韭菜的,就是包饺子的好时节了。
④有客人来我家,常常也指定了要吃饺子。
吃饺子其实并不省事,从一早起床就开始准备,揉面啦、料理饺子馅啦,包心菜洗好切碎之后要用纱布包起来将菜汁挤干:绞肉买回来总还得剩个好几遍才能生黏;细细的韭菜一支支拣干净,再加上虾米之类的配料,可得忙和半天。
所以,每当有客人指定吃饺子,并且顺便加一句:“简单点,就吃饺子吧。
”我总有点不忿,吃饺子哪里简单?等我长大一些,稍稍见过世面才明白,吃饺子确实是可以“简单点”的,而是我们家把它复杂化了。
⑤到底有多少人在我家吃过饺子,已经无法记载,但是,吃完之后最常有的建议就是:“张伯的张妈妈开个张家小馆卖饺子吧”,在那些人丁兴旺的时代里,我家的饺子都是一板一板的堆放着,大锅煮着滚水,要煮好几锅才歇火。
母亲负责擀面皮,父亲负责包饺子,一颗颗皮薄而饱满的饺子,每一颗的大小形状几乎一模一样,端端正正排在板上,直着看,横着瞧,都能成排成列,就像精神抖擞、制服笔挺分士兵,踢着正步从司令台前经过。
朋友有一次惊呼:“哇!好像在阅兵喔。
”从此之后,,只要包饺子,就觉得父亲好像饺子兵团的总司令。
⑥我家过年当然也吃饺子,却是选在大年初五,说是“破五”,把过去一些不好的事都破除掉;又有一说是“扭小人嘴”、吃了初五的饺子便能封住小几的口舌,有几年我的年轻女学生总要在初五赶来吃饺子,像是一种祝福的仪式。
母亲的面皮要揉很久,愈揉愈柔软,再放两个小时,让面醒一醒。
父亲在馅里加入了金黄虾米、拌肉时加入生蛋增加鲜嫩,还有一个秘方,便是自炼花椒油,将花椒在油里炸得快要变黑了,花椒的气味全化进油里。
便将花椒丢弃,等油降温再淋进馅料里,扑鼻的香味喷起来,全体拌匀之后,就可以包饺子了。
⑦我待在家里的星期日,有时还没起床便听见剁馅儿的声音,我知道有饺子可以吃了。
便觉得一整天都让人喜悦。
人口简单的家里只包出一板饺子,我看着头发斑白的父母亲,依然专注地擀面,将包好的饺子排列成兵,觉得上天对我确是特别恩宠的。
(1)文中怎样描述饺子馆的饺子和“张家小馆”的饺子?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2)在文章第④段中,作者指她家把吃饺子“复杂化”。
“复杂化”一词在文中属于哪一类感情色彩的词语?试联系上下文加以说明。
(3)作者在文中花了大量篇幅来详细描述父母做饺子的经过和步骤,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说说你的看法。
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难忘的体罚
[美国]兰妮·麦克穆林
①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
②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③那是一次数学考试。
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
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
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
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
”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④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
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
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
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书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
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⑤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
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
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⑥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
⑦“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
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
“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⑧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⑨她吩咐我们分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
“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
”她说。
⑩ 我(A.哆哆索索 B.慢吞吞)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
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⑪“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
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
我尽管自己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⑫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⑬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
⑭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
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打呀!”
什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
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
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情。
(2)第4段划“”的语句心理描写细致,请结合上下文,揣摩“我”当时的心理。
(3)根据上下文,为第⑩段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语境说说理由。
(4)对于弗洛斯特女士的“体罚”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生活经验或阅读积累具体来谈。
三、作文 (共2题;共10分)
14. (5分)【写法借鉴】《乡愁》一诗中比喻修辞的运用堪称巧妙至极。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
如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片段仿写】仿照诗中比喻的句式,请你借助一种或几种事物,运用比喻的手法,也试着表达一下“乡愁”吧。
(60字左右)
15. (5分) (2017八下·平顶山期中) 作文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①题目:一声问候
②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
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与运用 (共7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7-1、
7-2、
7-3、
7-4、
7-5、
7-6、
7-7、
二、阅读欣赏 (共6题;共79分)
8-1、
9-1、
9-2、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3-1、
13-2、
13-3、
13-4、
三、作文 (共2题;共10分)
14-1、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