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房价过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政策角度和数据角度来探究这些调控措施对房价的影响。
一、历史回顾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比较混乱,国有企业、政府部门
和个人房屋一起混杂在市场中。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
2001年,房地产税被废除,使房价开始快速上涨。
2004年至2013年,房价累计上涨了超过100%,其中大部分的上涨发生在2009年至2013年。
针对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的调控政策。
例如,2010年,中国首次推出了房地产税的试点,但一直未能全面实施。
2011年,政府开始严格
限制购房者的购房资格,例如要求购房者必须提供至少一年的社保或纳税证明,或在当地连续缴纳一定个月数的税款等。
二、政策分析
1.调控政策的类型
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售、限价、征收房产税、提高首付要求等。
限购政策旨在限制购房人群,例如只有本地户口或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才能购房;限售政策则是指房产出售后需要一定时间内才能再次交易;限价政策旨在控制房价的上涨速度,例如规定开发商不能超过规定价格出售房屋;房产税则是指根据房屋估价征收税款。
2.政策实施的效果
调控政策的实施对房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2010年,北京市发布了限购政策,要求购房者必须提供连续5年及以上的社保证明,或者连续2年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清单。
此时,北京的房价还在快速上涨,但随着政策的实施,房价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
2013年,宁波市出台了类似的政策,对购房人进行限制,房价也开始
慢慢回落。
这两次政策的实施,都说明了政策可以有效控制房价上涨速度。
然而,实施调控政策不仅有利,也有弊。
例如,限购政策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
活力,一些开发商的销售受到了影响。
由于不同城市、不同时间所出台的政策各有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市场,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三、数据分析
1.价格调节效应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限购、限售、限价等调控政策会导致房价的下跌。
例如,2011年,政府出台了部分城市开始实施的限购限贷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
抑制了房价上涨。
另外,在杭州市、苏州市等地,也实施了限购、限价政策,房价明显下跌。
2.预期效应
房价的预期效应是指,当政府实施调控政策,市民们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也会发
生变化。
如果市民预计房价将会持续上涨,那么他们便会争相购房,从而使得房价上涨更快。
因此,调控政策的实施将改变市民对房价的预期,使得市场逐渐恢复理性。
3.资产价格效应
当政府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可能会导致房产市场的买卖双方调整自己的资产
配置,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等其他市场的走势。
例如,2009年至2011年,当政府实
施限制银行贷款、提高首付要求等调控措施时,中国股市和债市的收益率都在上升。
四、结论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政策调控方面,限购、限售、限价、征收房产税、提高首付要求等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房价上涨速度。
其次,调控政策的实施不仅对房价产生直接影响,而且有着预期和资产价格方面的影响。
预期方面,规模化的调控是使市场逐渐恢复理性的积极因素。
资产价格方面,当房产市场遇到调控,可能会引发资金流向股市和债市,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等市场的走势。
总的来说,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实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调控政策的实施
效果。
然而,由于政策的选择、实施和时间参差不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房价变化和政策影响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考虑采取何种调控措施时,必须因地制宜、精准实施,以达到最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