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试卷青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试卷青岛版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
元试卷青岛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一、判断题
1、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首先看最高位上的数。

( )
3、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
4、最小的七位数比最大的八位数少1。

( )
5、用5、7、9、0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705。

( )
6、17500050读作一千万七百五十万零五十。

( )
7、一个数字占有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 )
8、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9万,这个数最大是94999。

( )
二、用万或亿作单位求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886500 9324500 394000
000 9998543 98005005 1943009546
496000003000 89457005900
三、按要求写数。

(1)、用两个0和三个8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只读出一个0的数是( ),两个0都读出来的数是( ),两个0都不读出来的数是( )。

(2)、由0、2、9、7、4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是( ),最小的
五位数是( )。

(3)、一个数有三个亿、八千零三个万和四百二十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约是( )万。

(4)、把6、9、0三个数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共有( )个。

按从小到大排列为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四、聪明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将两个数分别四舍五入到万位,都近似地等于5万,而
且这两个数只相差5,其中一个大于5万,一个小于5万,这两个数各是什么?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