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平行线的性质 配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向学生渗透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堂活动
一、学前准备
1、预习疑难:
2、平行线的判定:
二、探索与思考
(一)平行线性质
1、观察思考:教材思考
2、探索活动:完成教材探究
3、归纳性质:同位角。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a∥b(已知)
∴∠1=∠5()
∵a∥b(已知)
∴∠3=∠5()
∵a∥b(已知)
∴∠3+∠6=180°()
(二)证明性质的正确性:
1、性质1→性质2:如右图,
∵a∥b(已知)
∴∠1=∠2()
又∵∠3=∠1(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2、性质1→性质3:如右图,
∵a∥b(已知)
∴∠1=∠2()
∵()。

∴。

三、应用
(一)例 (教材)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1、分析①梯形这条件说明∥。

②∠A与∠D、∠B 与∠C的位置关系是 ,数量关系是。

(二)练一练:教材练习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