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题型01 化学与STSE-2019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热考题型及破题秘诀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热考题型及破题秘诀
题型1 化学与STSE
◎考点1 物质的组成、类别判断
例1 (高考选项组合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2015·安徽理综,9D)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2015·安徽理综,9B)
C.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013·四川理综,2D)
D.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2014·重庆理综,3A)
解析:A项,SiO2是酸性氧化物;B项,Fe(OH)3胶体为红褐色;D项,浓氨水与FeCl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而不是胶体,故C正确。
【破题秘诀】分清楚两性氧化物、胶体、混合物的概念是关键。
制取Fe(OH)3胶体得操作是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
胶体颗粒大小在1-100nm之间,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和具有聚沉作用。
变式训练1(2015·全国卷Ⅱ,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A项,硅胶疏松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B项,P2O5具有吸水性,吸水生成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的磷酸或偏磷酸,因此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C项,六水氯化钙没有吸水性,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错误;D项,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加工后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
故C错误。
变式训练2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解析:A 项,SiO 2不是复合材料;B 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D 项,氧化还原反应并不都是放热反应,如C
+CO 2=====高温2CO ,属于吸热反应,故选C 。
◎考点2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例2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解析:A 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正确;B 项,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C 项,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D 项,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故选A 。
【破题秘诀】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关键。
物理变化只发生物理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涉及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还要求学生关注和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小常识。
变式训练1(江西省重点中学2017届第二次联考)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
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解析:A、加FeSO4沉降含Cr2O72-废水,是化学方法,选项A错误;B、Na2CO3+Ca(OH)2====CaCO3↓+2NaOH,溶液碱性更强,污染更严重,选项B错误;C、CuSO4不是沉淀,处理措施错误,选项C错误;D、通过微生物代谢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是生物法,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变式训练2(2015·北京理综,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解析:
A项,火药在适当条件下自身迅速燃烧生成大量气体,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B项,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C项,转轮排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D项,铁的冶炼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铁元素还原为铁单质的过程。
故选C。
◎考点3 化学用语
例3 (2015·江苏,2)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17Cl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
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解析:A项,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可表示为3717Cl,错误;B项,Cl-核外有1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错误;C项,氯分子中两个氯原子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从而达到8e-稳定结构,正确;D项,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不能省略,其结构简式为CH2===CHCl,错误。
故选C。
【破题秘诀】用质子数、质量数正确表示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且质子数在元素
符号左下角,质量数在元素符号左上角;正确表示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结构简式。
◎考点4 化学与生活绿色化学
例4 (2015·海南,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
D.漂白粉漂白织物
解析:A 项,明矾净水是利用Al 3+
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能力,错误;B 项,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错误;C 项,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而除去,错误;D 项,因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而用于漂白织物,正确。
故选D 。
【破题秘诀】掌握各应用过程的化学实现原理,要求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
变式训练1 (2015·通州三模)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化钾
B.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
C.Fe 3O 4俗称铁红,常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计算机芯片
解析:A 项,加碘盐中一般添加的是碘酸钾;B 项,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根据人们的味觉,也不是根据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学性质,而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C 项,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
故选D 。
变式训练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B.大力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以缓解能源紧缺
C.研制新型杀虫剂,使它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而对其他昆虫无害
D.工业上用废铜制取胆矾CuSO 4·5H 2O :2Cu +O 2+2H 2SO 4(稀)+8H 2O=====△2CuSO 4·5H 2O
解析:B 项中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大量使用必然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显然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不产生废弃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故选B 。
〖真题回访〗
1.(2016新课标1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不一样的气味,故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正确;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体内将细菌彻底杀死,错误。
故选C。
2.(2016新课标2卷)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解析:A项,温室气体包括CO2、CH4等气体,正确;B项,化石燃料产生大量CO2、SO2等气体,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SO2会造成酸雨,错误;C项,液化石油气中主要含烃类,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清洁能源,所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正确;D项,CO是有毒气体,则燃烧不完全产生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正确;故选B。
3.(2016新课标3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解析:A、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能灭火,故A正确;B、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铜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不能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的强,故B错误;C、次氯酸
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故C正确;D、氟化氢和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可以刻蚀玻璃,故D正确。
故选B。
4.(2016北京卷)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解析: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选B。
5.(2016北京卷)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解析:A项,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正确;B项,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错误;C项,着色剂是给食品添加颜色,与速率无关,错误;D项,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错误;故选A。
6.(2016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
B.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C.Ba2+浓度较高时危害健康,但BaSO4可服入体内,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
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解析:
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原因是铁是活泼金属,能与Pb2+、Cu2+、Cd2+、Hg2+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过滤除去,故选D。
7.(2016海南卷)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
A.谷氨酸单钠 B.柠檬酸 C.山梨酸钾 D.三聚氰胺
解析:
A.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B.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C.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D.三聚氰胺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
故选D。
8.(2016江苏卷)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
( )
A.燃烧煤炭供热 B.利用风力发电
C.增加植被面积 D.节约用电用水
解析:A项,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会产生CO2,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符合题意;B项,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CO2的排放,不符合题意;C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不符合题意;D项,我国的能源主要来自燃煤发电,节约能源,会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
9.(2016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解析:
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B、硅胶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
C、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错误;
D、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B。
10.(2016天津卷)根据所给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
A项,麻黄碱具有平喘功能,常用于治疗气喘咳嗽,正确;B项,醋酸能够与碳酸氢钠反应,降低药效,错误;C项,图示标志为放射性标志,对人体伤害较大,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正确;D项,该标志为可回收物标志,正确;故选B。
11.(2017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解析:
A.PM 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A正确;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C.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氧化钙后,可与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但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12.(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故选A。
13.(2017天津卷)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解析:A、石灰、碳酸钠都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A正确;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B正确;C、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可以加入硫化物生成硫化物沉淀来处理重金属,C错误;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D正确;故选C。
14.(2017江苏卷)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
法应提倡的是( )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解析:A项,设定温度很低时,空调会一直工作,浪费电能,错误;B项,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是浪费资源的行为,错误;C项,少开私家车多乘交通工具,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应该提倡,正确;D项,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浪费资源,错误;故选C。
15.(2018新课标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解析:A项,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正确;B项,漂白粉具有强氧化剂,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正确;C项,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中和过多胃酸,正确;D项,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错误;故选D。
16.(2018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
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
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故选A。
17.(2018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
解析:A项,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氢气的分子式为H2,甲醇低温所制的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项,化学反应研究到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氘、氚用作核聚变,原子发生改变,即核聚变不属于化学反应,正确;C项,偏二甲肼用于火箭燃料,是与N2O4反应生成N2、CO2、H2O,放出大量热量,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项,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作为能源使用,如甲烷的燃烧生成CO2和H2O,发生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
18.(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解析:A项,谷物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酒精中的乙醇被氧化成乙酸,即醋酸,酒精转化成醋酸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不是水解反应,说法错误;B项,(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即属于铜合金,说法正确;C项,制造陶瓷的原料是黏土,说法正确;D项,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此操作是萃取,说法正确;故选A。
19.(2018江苏卷)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 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
精选资料,精品化学专题
解析:A项,光合作用消耗CO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下降;B项,自然降雨时H2O会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2CO3,不会引起CO2含量的上升;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状、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