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A.狭隘./谥.号偌.大/承诺.舟楫./作揖.六艺经传./师道流传.
B.召.唤/招.呼跬.步/鲑.鱼驽.马/奴.仆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C.拔.草/跋.涉彻.悟/沏.茶诞.生/涎.水间.不容发/挑拨离间.
D.骐骥./羽翼.阿谀./丰腴.狙.击/阻.止锲.而不舍/生死契.约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房地产市场不仅火不起来,而且惨淡经营
....,“跌跌”不休。

B.著名篮球杂志《HOOP》发布了一份“过去十年最佳阵容”的10人名单,“新时代的迈克尔·乔
丹”科比自然首当其冲
....入选,因为在这个时代科比基本上已经做到了我们能够想象的一切。

C.第七届园博会主场馆已于4月22日封顶。

竣工后的场馆果然不孚众望
....,处处使用节能高科技,“一场两馆”的靓影尽显王者风范。

D.综合全国农村的情况,把有限的50亿元补贴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地惠
农,在眼下这个阶段无可厚非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才”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颗奉献于国家,为人民谋取福祉的心,即使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不会被人民接纳、社会看重、时代铭记。

B. 表现纪检干部事迹的话剧《瑞雪长歌》,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所有故事都取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进行创作。

C.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B.对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
D.吾未见其明.也明:明达,聪明
5.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吾未见其明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微斯人,吾谁与归D.不拘于时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B.小学而大遗.(遗:丢弃)
C.圣人无常.师(常:平常的)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经传:经书和传记。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句读:泛指文字的诵读。

C.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百工:各种工匠。

D.古之学者
..必有师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遗留,留下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C.今之众人
..众人:一般人
D.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惑之.不解
B.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二、语言文字运用题(10分)
1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6分)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鲜艳热烈,绚丽多姿;,,;
,,;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它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12. 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4分)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卫生部9日收到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有关“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申请材料,将提请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则进行讨论,再最后作出是否禁用的决定。

据介绍,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材料中指出,由于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及面粉加工工艺改进,要求在面粉加工过程中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中,具有改善面粉色泽和焙烤质量的作用,被人们俗称为“面粉增白剂”。

三、古诗文阅读(24分)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非学无以致.疑致:招致,取得
B.忌.之而不愿问焉忌:避免戒除
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轻:轻视
D.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度:揣测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问焉以.求一得问之人以.试其能
B.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C.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好学而.不勤问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15.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是()(2分)
①非问无以广识②《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③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④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⑤智者千虚,必有一失⑥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⑥D.④⑤⑥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分)
译文:
(2)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3分)
译文:
(3)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3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月上瓜州·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州。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4分)
(2)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州”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这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⑵羽扇纶巾,谈笑间。

故国神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⑶,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⑷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课内阅读部分(8分)
①生命如四季。

②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

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③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④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19.在播种的过程中,作者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从整个节选部分来看,他又是如何面对的?(第二问答案不超过6个字)(4分)
20.画线的句子给我们怎样的启示?(4分)
六、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
黄河一掬余光中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

我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

一路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

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

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郭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

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

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

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我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

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

但沙泥也更湿软,
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

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

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

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

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

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

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

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

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

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

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

他的情人灵箫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

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

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

我默默,只觉得不忍。

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

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

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有删改)21.第二段中介绍“水色有点浑,水势倒不小。

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从全文结构来看画线句有什么作用?(4分)
22.结合全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意。

(6分)
⑴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⑵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23.本文第三段和第五段分别写出了黄河怎样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又有何不同?请概括回答。

(4分)
24.探究作者将名片投入黄河这一举动的意蕴。

(6分)
七、作文(70分)
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

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

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

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

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

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