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肛肠全麻术后恶心呕吐5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肛肠全麻术后恶心呕吐50例王晓霞;高献明;刘娴
【摘要】目的:观察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肛肠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肛肠全麻手术后24h内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单侧臀大肌部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观察组50例,予以甲氧氯普胺双侧足三里分别穴位注射.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氯普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有效缓解肛肠全麻手术后恶心呕吐症状,且起效时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7(026)021
【总页数】3页(P100-101,104)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
【作者】王晓霞;高献明;刘娴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福建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9+5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指术后24 h内的恶心和呕吐,恶心是胃部不舒适感,伴有紧迫欲呕的感觉[1],呕吐是胃内容物从口
腔内强烈排除的过程,PONV是麻醉患者术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
PONV的发生
主要与麻醉药的应用、手术刺激、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
PONV的发生不仅使患
者感觉难以忍受,影响患者舒适度,呕吐时还会引起创面疼痛、呛咳、吸入性肺炎,严重者甚至窒息[2],影响术后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因此,恶心呕吐症状的缓解是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笔者对50例全麻术后24 h内发生
恶心呕吐患者采用甲氧氯普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照组采用常规单侧臀大肌部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996)10mg。
观察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旁
开一横指),每穴注射5mg。
操作方法:操作者在治疗室按无菌技术用2mL注射
器抽吸甲氧氯普胺5mg,排气至针筒乳头处,更换5号长针头,放置无菌盘内,同法抽吸另一支针筒。
患者取仰卧位,足掌平放床上,膝关节屈曲90°,嘱其放松,操作者站在小腿床旁,取穴:拇指循经按压腧穴,询问感觉,有无酸麻胀痛感,确定注射部位。
洗手,注射部位用安尔碘皮肤消毒剂(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沪卫消证字(2003)第0001号)消毒2遍,直径5cm,打开无菌盘,取出注射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握笔式持注射器,针尖对准穴位,垂直迅速刺入皮下,上下提插得气后,抽吸活塞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拔针,棉签按压注射点,同法穴位注射另一侧足三里。
操作前向患者介绍操作方法和作用,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并告知局部注射后有酸胀感属正常现象。
穴位刺入深度:2.5~3.0cm。
注射过程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并
询问患者感受,若出现心慌气急、冷汗、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心悸时,立即拔出针头,停止操作,取舒适体位,保暖,汇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研究[4]表明,全麻术后呕吐发生率约30%、恶心发生率约50%,而一些高危人群中PONV的发生率可达80%。
肛肠全麻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多源于麻醉用药、手术创伤、禁食、情志失调等,其中麻醉用药最为多见,麻醉用药中以阿片类药物用后呕吐发生率最高[5]。
PONV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术后当天,尤其是苏醒后2~16h,以术后2~4h最多见[6]。
目前常规的治疗是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
甲氧氯普胺针剂为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注入人体后,主要作用于延髓中的多巴胺受体,提高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的阈值,从而加强了中枢镇吐作用。
其次,从刺激胃肠道方面,其缓解恶心呕吐,主要是加强食道和胃的蠕动功效,促进幽门、十二指肠及上部空肠松弛,有利于胃肠排空,起到止呕或止吐功效[7]。
但肌肉注射起效时间长,因
为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后必须通过吸收并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后才能出现疗效[3]。
PONV属于中医学“呕吐”范畴。
肛肠疾病手术前需清洁肠道,患者清肠后,加
之禁食,致使脾胃损伤,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阻滞气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呕吐。
胃为阳明之腑,性喜通降为顺,呕吐乃升降失常,故其病机突出在一个气“逆”字。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痰喘呕皆属于上。
”《医学正传·呕吐》中称“治当降气和中”,其基本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
足三里是足阳明
胃经合穴。
针刺足三里具有健脾和胃、扶正祛邪、疏经通络、补中益气、消积化滞、疏风化湿等功效。
穴位注射俗称“水针”,即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物渗透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结合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目的是在针灸治疗疾病的基础上,再结合药理作用,发挥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在起到1+1gt;2的功效。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注入足三里穴位后,穴位的刺激和药
物穴位的渗透作用及针刺穴位的刺激通过经络循行,疏通经气,使气血运行通畅,扶正祛邪,调理脾胃,迅速起到和胃降逆止呕之效。
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将经络、腧穴、药效有机结合,起到协同累加作用,起效时间快,迅速缓解了恶心呕吐,大幅提升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足三里穴位注射PONV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肌肉注射,且起效时间快,恶心呕吐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故甲氧氯普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有效缓解肛肠全麻手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属中医外治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孙兆霞.全麻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发生恶心呕吐的观察与复苏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3):10575-10576.
[3]裘亚君,孙春霞.穴位按摩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
学,2011,23(3):352-353.
[4]Gan TJ,Diemunsch P,Habib AS,et al.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Anesth Analg,2014,118(1):85-113.
[5]谢常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原因分析及早期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0,16(2):205-207.
[6]杨晓红.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11):1749-1751.
[7]闫绍辉.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
药,2014,7(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