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分析报告——图像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河北中医学院
2016—2017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分析报告课程名称医学图像处理
所属院系中西医结合学院所属教研室影像教研室
所属学期 2016—2017学年
第二学期
考试对象
(年级专业)
医学影像技术2014级
考试时间 2017年6月15日实考人数65
成绩分析考生总体考试情况,成绩分析,应考人数65、实考人数65、平均分80.48、最高分96、最低分58、各分数段学生人数分布及占比情况如下:
50~60分为1人,占比1.54%;60~70分为10人,占比15.38%;70~80分为16人,占比24.62;80~90分为25人,占比38.46%,90分以上为13人,占比20%
试题质量分析试题内容符合大纲要求的标准,主观题总分为85/100,客观题总分为15/100,主客观题分值比为17:3。
试卷考察学生对课程的记忆、理解以及运用情况占比如下:记忆类知识点约占:15%,理解类知识点约占70%,计算类知识点约占15%,试题分布符合本门课程的知识特点。
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
首先,从主观题的答题情况来看,主观题的分值占比较大,考察的范围较广,难度略低于平时课上所讲知识点,所以掌握的情况较好,学生基本掌握了大纲的知识要求。
答题正确率基本符合预期判断。
再次,从客观题的答题情况来看,由于本门课程的知识架构的特点,客观题的考察范围较小。
学生的掌握情况基本满足平时要求。
本门课程对于基础理论和数学的要求较高,学生对于图像的数学模型理解普遍不够透彻,仍需要后续的继续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掌握
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较为简单且着重强调的习题,学生的掌握情况与平时表现基本一致,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良莠不齐,也基本符合预期判断。
— 1 —
存在问题1.课程的知识较为抽象,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本科生而
言,完全理解较为困难,学生对于原理性的知识点掌握度较低。
2.名词解释和程序解释类题目难度较低,尤其是程序解释应
改为程序设计类题目,以此增加试题的灵活性和学生的主观创造性。
3.从平时授课情况来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增加临床过
程中涉及到的医学图片的处理过程的讲解,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改进措施
1.以旧知识做铺垫,发展新知识。
在教学中注意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对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好数学有极大的影响。
2.利用“变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
七年级学生注意力不会太久,教学时应为学生创设新颖的问题,使学生的大脑活动区交换进行,不易疲劳。
“变式”的使用要灵活,要根据情况而变。
比如在同一节课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也可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方法来解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尽情地发挥出来。
3.让学生有成就感,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
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4、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定要精选练习题,新授前的基础性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是为新授做铺垫的;新授后要有针对性较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做文章,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要多设几问,做到大题化小题,分散难点,突破重点;对于可操作的练习题,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任课老师:阅卷人:教研室主任:分析时间:
注:1.此表为参考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内容。
2.此表一式三份,教研室留存一份,所属二级学院(教学部)一份,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一份。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