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黑龙江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黑龙江卷)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考生须知: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24 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阔绰.(cuò)聒噪.(zào)侥.幸(jiǎo)前仆.后继(pū)
B.亵.渎(xiè)惊骇.(hài)冠免.(miǎn)根深蒂.固(tì)
C.箴.言(zhēn)虚妄.(wàng)应.酬(yìng)自惭形秽.(huì)
D.拜谒.(yè)端祥.(xiáng)中.伤(zhòng)抽丝剥.茧(bē)
2.(2分)下面文字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是()
A.新学期,无数莘莘学子
....带着希冀,载着梦想,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

B.娄底市高新区通过多元手段让人才各得其所
....,迸发出创新活力,尽展其长。

C.大国重器“千眼天珠”正式建成,声势咄咄逼人
....,媒体争相报道。

D.在文化艺术节上,少男少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个个神采奕奕。

3.(2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呢?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可谓是一支盼望祖国统一、感人至深的异乡游子的心灵悲曲。

D.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4.(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学习诗词,他可能读过屈原的《离骚》,可能读过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行路难》。

B.艾青,原名蒋海澄。

他因创作《向太阳》《火把》两首长诗,从而被称为“太阳与火把”
的歌手。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不同,豆蔻、弱冠、而立、知命、耳顺是按照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5.(2分)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
从浅陋走向优雅。

②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③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④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⑤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
6.(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7.(4分)名著阅读:
(1)(2分)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B.《水浒传》中的好汉,大多具有打抱不平的性格。

如号称“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的鲁智深,宣称“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的武松。

C.《艾青诗选》中《他起来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集中展现了抗战期间多灾多难的壮丽民族史诗。

D.《简·爱》采用自叙形式。

小说依据“我”的经历来安排结构,表现主人公性格成长的不同阶段。

这种方法便于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也缩短了同读者的距离,易于取得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

(2)(2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他为我开列了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他答应让我骑马到保安去,并且给我安排好第二天早晨就动身,国为我可以跟着回到临时首都去的一部分通讯部队同行。

他同意打一个电报给他们,告诉他们我就要来到。

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8~10题,共7分)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实验中学开展了以“大美中华·最美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8.(2分)请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9.(3分)为使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第3题、第4题涉及的除外)
10.(2分)作为校园小记者,你要去采访为家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张叔叔。

见到张叔叔后,你将怎样说?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题~27题,共39 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2~18题。

(共16分)
【诗词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2分)对《望岳》一诗的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B.开篇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阴阳割昏晓”意思是说在不同时间,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南是晴朗的,山北仍是黑沉沉的。

D.第五、六句写出细望所见山间白云涌现,变幻无穷归鸟翱翔,投林还巢。

12.(2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古文阅读】(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①官职,从权制①,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①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
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①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①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

①约:省减,简约。

①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

①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

①物:指人、百姓。

①亚匹:同一流人物。

亚,同类。

13.(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抚.百姓
14.(2分)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
C.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15.(2分)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画两处)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16.(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7.(2分)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广开言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建议也能印证这一点。

(二)阅读《造个芯片这么难》,回答18~20题。

(共7分)
造个芯片这么难
①芯片是怎么被造出来的?为什么我们造芯片难度那么大?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从芯片的工作原理说起。

①众所周知,只要是电子产品,就离不开芯片。

芯片通常分為两种:一种是功能芯片,比如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CPU),就是带有计算功能的芯片;另一种就是存储芯片,比如电脑里的闪存(Flash),是一种能储存信息的芯片。

①这两种芯片,本质上都是载有集成电路的硅片。

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在一片硅片上,按照设计刻出一些凹槽,在凹槽里填充一些介质,从而使硅面上形成许多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让这片硅成了复杂的电路,得以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芯片
放大图上有那么多弯曲、平行的凸起和纹路。

①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可要命。

芯片的诞生分三个步骤,分别是设计、制作和封装,难度依次减弱。

现在全球芯片设计基本
..集中在美国,制作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中国大陆大部分承担的是封装工作,也就是把芯片装到板上拿出去卖。

可以说,在芯片的电路设计这个领域,中国的竞争力远不如美国和韩国。

①设计难,制作也不简单。

我们来看具体过程。

首先,需要提取纯硅,就是把二氧化硅(其实就是沙子)还原成硅单质,把硅打成硅锭切片,就得到了硅片——这相当于芯片的地基。

这个步骤简单,我们的技术做得很不错。

①有了硅片后,就要在上面涂上一层胶,名为“光刻胶”。

这是一种感光胶状物,当用紫外线加透镜去照射某一个部位,胶面会发生变化,之后利用化学原理进行腐蚀,光照过的部分就会被腐蚀掉,留下凹槽。

此时,往凹槽里添加硼、磷等介质,就会出现一个半导体或者电容。

以此类推,我们再涂一层胶,再照,再腐蚀,再掺入……不断重复,像搭房子一样搭出一个复杂的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的核心部分。

①然而,以上说的只是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还会涉及波长等问题。

光刻最主要的器械就是光刻机,这项技术长期被荷兰、日本、德国垄断,一台机器要花七八亿元人民币,而且他们只优先提供给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大客户。

中国大陆也有自己的光刻机,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比,差距还很大。

①现在看来,中国要真正做出自己的芯片,顶层设计和光刻技术是两大难题。

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以中国的科研实力和技术积累,突破这两个难关只是时间问题。

18.(3分)造芯片有三步:设计、制作和封装,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芯片的制作过程。

19.(2分)文章的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分)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基本”能否删去?为什么?
现在全球芯片设计基本
..集中在美国,制作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中国大陆大部分承担的是封装工作,也就是把芯片装到板上拿出去卖。

(三)阅读《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回答21~23题。

(共7分)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①“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陪伴无数人实现人生价值。

英模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即便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事迹、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①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必能为构筑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强健民族气魄提供丰厚滋养。

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名22岁的解放军战士何以成就传奇?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为何久久传颂?答案就在于雷锋以短暂的生命书写了壮丽的人生,树起了一座不朽的思想道德丰碑。

在部队的熔炉中百炼成钢,在日常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在生活的点滴中无私奉献,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彰显了“不乱花一分钱,不乱买一寸布,不掉一粒粮”的道德素养,展现出“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意志品质。

雷锋,已从一个名字升华成一种标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用“一个人、一匹马,孤独坚守30多年”的为民服务,唱响“党的领导指引我,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休后在当时山秃水枯的大亮山播撒一片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在雷锋精神的赓续传承中,一代又一代人始终坚持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的扶贫干部,到投身新冠疫情防控的无数志愿者,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不断涌现,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①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无论是谁,再普通的善行,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通的壮举;不管在哪儿,再平凡的岗位,恪尽职守也能成为不平凡的楷模。

当无数
涓涓细流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汇聚成的必是澎湃不息的大江大河。

今天,阔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尤需强化思想道德建设,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

我们必须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回望过去,雷锋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更多雷锋式的时代楷模。

展望未来,雷锋精神一定能为我们创造新的伟业提供精神启迪、凝聚强大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27日第4版)21.(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3分)文章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3.(2分)根据第①段的内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下面。

(四)阅读《等待》,回答24~27题。

(共9分)
等待
①看着父亲的背影,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父亲还在整理母亲的遗物,佝偻的脊背越来越弯,花白的头发也变得稀疏了。

印象中那个把他背在背上,一口气能走几公里的父亲,一去
不回了。

他鼻子一酸,悄悄退出了父亲的房间,把想说的话生生咽了下去
...........。

①母亲在的时候,他还不太担心,老两口相互能有个照应。

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看到父母吵过架。

母亲身体不好,这次母亲病危,他接到电话立刻赶了回来,可还是晚了,和母亲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①以往都是母亲打扫,而今天父亲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尤其是母亲的书桌,他擦得一尘不染。

仿佛他还能看到母亲坐在那张书桌前,批改学生作业的身影。

母亲是一位优秀教师,她是一个认真的人,更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父亲擦桌子不是做家务,是思念母亲的一种方式。

①“爸,出来吃饭吧。

”他轻声说,生怕惊扰了父亲。

①父亲擦桌子的手停了一下,又继续着缓慢的动作。

“好好,马上来。


①他给父亲盛了饭,还夹了父亲爱吃的菜放在碗里。

父亲说:“我自己来,你吃你的,多吃点,都瘦了。

”说完,端起碗,用筷子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拉着饭,没一会儿就吃完了。

放下碗,擦擦嘴说:“你慢慢吃,都吃完啊,我吃饱了。


①“爸,你吃得少……”他轻声叫着。

①“我吃饱了,你吃,你吃。

”父亲边说边起身,生怕儿子再拉他吃饭一样。

①他收拾完厨房,走进房间。

看到电视机开着,父亲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报纸,可是报纸拿反了,父亲也没有发觉,眼睛却一直盯着窗外发呆。

①“您看什么呢?爸。

”他走过去坐在父亲身边。

①“儿子,你是不是像你妈一样,也很担心我啊?”父亲回过头看着他说。

他没有说话,只轻轻地点了点头。

①父亲指着窗外院子里的一棵树苗说:“儿子,你知道那是什么树吗?”他定睛看看,摇了摇头。

①“枣树啊,你妈刚栽没多久。

”父亲说。

①他怕触动父亲的伤心处,没有接话,他也实在不知道现在能说什么,但他知道能默默陪伴在父亲身边,照顾好他,才是最好的安慰。

①父亲也不在乎他说不说话。

自言自语地说:“那个老婆子啊,临走前,没说别的,就说让我照看好这棵枣树,说等枣树结了枣,挑最大的给她放在坟头,她就满意了。

还说千万不能让她的枣树死了,那样她在地下也不会原谅我的。


①他听完鼻子一酸,差点没掉下泪来,他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

①父亲点了一支烟,父亲夹烟的手有些抖,烟雾从父亲指间慢慢升腾。

①“放心好了,我没事儿。

你看,你妈没走,这棵枣树就是她。

我得好好活着,等着这棵枣树开花结果呢!”他知道,枣树已不只是一棵树了。

①他一直沉默着,手放在父亲的肩上。

父亲也没再说话,时间像凝固了一般。

①“走吧!”父亲拉长着声音,终于又说话了,那两个字透着无限的疲惫。

㉑“爸,我……”他说不下去了。

㉒“儿子,我知道你很为难。

我也知道你放心不下我,我真没事儿。

不过,记得明年你妈的祭日,回来给她上柱香就行。

”父亲说完勉强给他一个微笑,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却湿润了。

㉓他深深地给父亲鞠了一躬,转身回自己的房间去收拾行囊,眼里的泪却再也忍不住了,一直流。

㉔他不得不离开,他知道,在遥远的大山里,还有一群孩子。

那群孩子,会在日历上画
个圈图,等待着他。

24.(2分)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加点句“想说的话”具体指什么?为什么“生生咽了回去”?
25.(3分)文章①—①中,父亲嘱咐“他”多吃饭,自己却吃得又少又快,还反复说自己吃饱了。

对于父亲的这些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26.(2分)细读第①段,说说为什么“枣树已不只是一棵树了”?
27.(2分)如何理解小说题目“等待”的含义?
四.写作(第28题,共50分)
28.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推开门,你看到的也许是秀丽的风光,也许是广博的知识,也许是精美的艺术,也许是高尚的灵魂……门的后面,有很多未知的美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品味……
请以“推开那扇门”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计划。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草野丛中。

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确定恰当的目标才能利于成事;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正视现实,笑对人生。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黑龙江卷)
语文·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考生须知: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24 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阔绰.(cuò)聒噪.(zào)侥.幸(jiǎo)前仆.后继(pū)
B.亵.渎(xiè)惊骇.(hài)冠免.(miǎn)根深蒂.固(tì)
C.箴.言(zhēn)虚妄.(wàng)应.酬(yìng)自惭形秽.(huì)
D.拜谒.(yè)端祥.(xiáng)中.伤(zhòng)抽丝剥.茧(bē)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阔绰.(cuò)——chuò;
B.冠免——冠冕,根深蒂.固(tì)——dì;
D.端祥——端详,抽丝剥.茧(bē)——bō;
故选C。

2.(2分)下面文字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是()
A.新学期,无数莘莘学子
....带着希冀,载着梦想,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

B.娄底市高新区通过多元手段让人才各得其所
....,迸发出创新活力,尽展其长。

C.大国重器“千眼天珠”正式建成,声势咄咄逼人
....,媒体争相报道。

D.在文化艺术节上,少男少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个个神采奕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莘莘学子:意思是指众多的学生。

与前面的“众多”语义重复,使用不当;
B.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

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

使用正确;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本局用来形容大国重器“千眼天珠”正式建成的声势,使用不当;
D.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

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句中形容少男少女,使用不当;
故选B。

3.(2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呢?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可谓是一支盼望祖国统一、感人至深的异乡游子的心灵悲曲。

D.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断定”和“大概”语义矛盾,删去“大概”;
故选D。

4.(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学习诗词,他可能读过屈原的《离骚》,可能读过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行路难》。

B.艾青,原名蒋海澄。

他因创作《向太阳》《火把》两首长诗,从而被称为“太阳与火把”
的歌手。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不同,豆蔻、弱冠、而立、知命、耳顺是按照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相关文学常识。

C.“莫泊桑,英国作家”表述错误。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故选C。

5.(2分)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
从浅陋走向优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