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科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方面要用到大气压的知识,认识大气压,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是学习大气压有关知识的基础。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平时感也觉不到大气压的存在,所以做好演示和学生实验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安排了许多既生动有趣又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大气压就在我们身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让学生所学大气压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
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激发学生求知欲。
(2)通过视频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和结论,知道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以及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和大气压与社会生活
【教具】
塑料片、矿泉水瓶、吸盘、针筒、试管、投影仪、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师讲授、学生讨论、自学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疑提问,引入新课——大气压强
教师引导:(将一个装满水且已经扎孔的瓶子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老师手中这个瓶子,通过你的观察,请问,这个瓶子有孔么?我们找个同学验证一下。
经过挤压,水从孔中流出,说明瓶子是有孔的,但是为什么没有流出来呢?经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可以很容易的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设计目的:通过与逻辑相违背的现象,引起学生对于水流不出来的原因的求知欲,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
二、教学过程
(1)类比讲解,学习新知——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教师引导:我们前面学习了液体压强,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浸在内部的物体具有压强,看这幅图片,这是我们美丽的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空气受到重力么?且具有流动性么?
空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对浸在大气内的物体具有压强,这就是大气压强。
但是我们却没有体会到大气压的存在,老师先来做一个实验来体验下大气压是否存在。
(设计目的:大气压强是对前面所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建立类比思想,巩固新知。
)
(2)分组实验,小组展示——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教师演示:覆杯实验。
由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大气向各个方向都具有压强,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实验和身边的一些简单器材,分组讨论,也来做几个体验大气压强存在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展示实验过程。
(设计目的: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实验现象体验出来,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也是联系实际的过程,既体验大气压存在,又对大气压与生活实际有了模糊认识,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3)师生互动,接受新知——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引导:历史上第一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我们先简单的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然后做一个模拟实验。
师生互动:将两个马桶刷对齐后挤出里面的空气,由学生拉开马桶刷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设计目的:由互动的体验入手,激发兴趣,印象深刻,知识点明确。
)
(4)观看视频,练习加深体验——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引导:马德堡半球实验发现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大气对半球产
生很大了的压力,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呢?在17 世纪,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利用水银测量了大气压的数值,由于水银有剧毒,不宜课上演示,我们视频了解下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讲解:通过观察发现,水银下落到760mm 高度时便不再下落,这是由大气压强引起的,此时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应该与大气压强相等。
即P0=P 水银,我们一起计算下大气压的数值。
P=1.013×105Pa 。
我们的手也会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假设手掌长20cm,宽10cm,大气压估算做105Pa,此时我们的手会承受多大的压力呢?
学生计算,上台展示。
教师引导:2000N 的压力,质量为多少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会产生2000N 的压力呢?200kg,相当于一头牛的质量。
(设计目的:通过视频,直观观察托里拆利实验的实验过程,并认识托里拆利实
验的原理,然后通过学生自己计算,加深对大气压的大小的认识,)
(5)分析图表,自主学习——大气压与海拔
教师引导:大气压是不变的么?大气层并不像液体一样密度均匀,大气压有可能是改变的,请同学们观看大气压与海拔的关系表,并总结一些特点出来。
学生发现:大气压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小。
教师引导:大气压受海拔影响时是均匀减小么?大气压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并不均匀,在海拔3000m 以内时,海拔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大气压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42 页,
并完成相关学案。
(设计目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分析图表的能力,可以自己分析图标,并经过自己
的学习,获得新知)
(6)小组交流,展示讨论——大气压与社会生活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习了大气压的相关知识,相信很多同学已经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想在一起,请小组间讨论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或应用,一会展示交流。
学生讨论,用知识分析现象
教师演示讲解:我们观察这个矿泉水瓶,当挤压时排除部分空气,扣入水中,在矿泉水瓶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内部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水压入瓶中。
我们吸饮料,钢笔吸墨水等都是利用内外气压差引起的。
同样大气压强对我们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外部气压越小,压入我们肺部的氧气便变少,产生高原反应。
同学们还提到抽水机:我们来看下抽水机的工作过程。
观看视频,了解抽水机。
(设计目的:大气压强与生活的联系是重要部分,通过交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7)自主学习,获得新知——气压计
教师引导:我们生活中需要大气压,有时也需要测量气压,但水银气压计不易携带,常用于实验室和气象站,还有那些气压计可以测量气压呢?阅读课本42 页,完成学案。
学生自学,完成学案。
(设计目的:知识点相对简单,学生有一定能力进行自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
(8)当堂检测
(9)进行小结,巩固所学
(10)作业
【板书设计】
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展示习题
2、大气压强的测量。